Nature Cities | 公共卫生学院冉进军/全球健康学院韩乐飞团队发现大气低...

【字体: 时间:2024年11月29日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编辑推荐:

   11月15日,上海交通大公共卫生学院冉进军副研究员和全球健康学院韩乐飞助理研究员联合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沈沉教授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ities发表了题为 “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benzene and brain disorders among urban adults”的研究成果

  

11月15日,上海交通大公共卫生学院冉进军副研究员和全球健康学院韩乐飞助理研究员联合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沈沉教授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Cities发表了题为 “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benzene and brain disorders among urban adult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长期暴露于大气低浓度苯环境会显著增加痴呆、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通过脑神经影像学分析,进一步阐明了苯暴露与多个关键脑区之间的密切关联,为系统评估低浓度大气苯暴露的健康风险提供了重要人群证据,同时为苯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或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

大气环境中的苯作为城市环境特殊的有毒空气污染物(Urban Air Toxics, UAT),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城市大气中苯的主要来源包括汽车尾气、汽油挥发、工业生产以及家庭燃烧等。尽管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大气环境苯浓度控制在所谓安全范围以内,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担心,低浓度苯的长期暴露可能会有累积效应,并不存在安全阈值。在全球人口老龄化和大规模城市化的背景下,长期低浓度苯暴露环境与其他环境风险因素的协同或者交互作用,可能进一步加剧城市的脆弱性,阻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系统评估大气低浓度苯暴露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加强环境苯监测,并在城市环境中推动绿色政策与清洁空气行动,对于建设健康且可持续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中城市居民信息,评估了长期大气低浓度苯暴露对大脑健康的潜在危害。研究团队与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合作,结合大气排放清单、监测数据及交通流量等信息构建的污染气候映射(PCM)模型,评估大气环境苯暴露的年均浓度值。通过Cox回归模型分析,研究探讨了大气苯暴露与六种脑部疾病(痴呆、帕金森病、癫痫、偏头痛、抑郁症和焦虑症)之间的关联,并使用自然样条回归模型绘制暴露-反应关系曲线。此外,研究结合神经影像学数据、外周炎症和糖脂代谢指标,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生物学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大气环境苯浓度每增加0.30 μg/m3,痴呆症、重度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发病风险分别升高18%、9%和16%,这种影响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更加明显。这些发现为长期大气低浓度苯暴露对公共健康构成的威胁提供了新的证据,强调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加强对苯的及时监测并制定相关政策控制苯的排放的重要性。

神经影像学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大气苯暴露与多个关键脑区的体积缩小密切相关。尤其是在额叶、颞叶以及皮层下结构中的杏仁核和丘脑等区域,这些结构与认知功能、记忆和情绪调节有着紧密的关系。其中,丘脑被认为是信息传递的关键枢纽,而颞上回则与情感和决策过程密切相连。此外,研究团队还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苯暴露可能通过大脑结构、炎症和代谢途径影响脑健康的潜在机制。这一发现为了解苯暴露如何影响脑健康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并为进一步研究相关机制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从大规模人群层面系统揭示了长期低浓度环境苯暴露对脑健康的潜在威胁,为优化现行空气质量标准,尤其是苯浓度控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这一发现不仅凸显了加强环境苯监测和排放治理的紧迫性,更为推动健康城市建设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的健康福祉(目标3)和可持续城市与社区(目标11)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研究团队呼吁全球重视长期低浓度大气苯暴露对脑健康的隐性风险。在城市化和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应加强苯的环境监测和综合治理,推动更严格的空气质量监管政策,并通过优化城市规划、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健康干预措施,减少低浓度苯暴露对城市居民脑健康的威胁。同时,这项研究进一步呼应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促进脑健康”行动框架的倡导,为创建支持脑健康和健康老龄化的可持续城市环境提供了重要指引。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低水平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其他潜在影响,为全球健康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前沿科研成果。

上海交通大公共卫生学院22级研究生李永璇和鲍宇佳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公共卫生学院冉进军副研究员和全球健康学院韩乐飞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其他作者包括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医学院沈沉教授,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韩哲申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邓晓蓓副教授、周婧琪副研究员、周艳秋助理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李媛媛主治医生、仲敏博士研究生,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球健康学院22级研究生强讷。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上海市科委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的经费支持。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