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科研速递|复旦上医2024年10月科研成果一览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编辑推荐:
复旦上医2024年10月科研成果一览
近期,复旦上医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突破。敲黑板!一起看看2024年10月的科研成果吧
以下成果据学校、上海医学院官网等整理。
胡晋川课题组发现新的转录偶联修复核心因子STK19
2024年10月2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胡晋川课题组在《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题为“STK19 is a transcription-coupled repair factor that participates in UVSSA ubiquitination and TFIIH loading”的研究论文,证明了STK19是一个新的转录偶联修复核心因子并揭示了它参与修复的分子机制。
论文地址:https://doi.org/10.1093/nar/gkae787
李英霞课题组合作发现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p300溴结构域抑制剂
2024年10月2日,复旦大学药学院李英霞课题组与临港实验室黄洵研究员课题组、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许永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CZL-046 with an (S)-3-Fluoropyrrolidin-2-one Scaffold as a p300 Bromodomain Inhibi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Myelom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p300溴结构域抑制剂CZL-046并研究了抗多发性骨髓瘤的活性和作用机制。
论文地址: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4c01984
杨力等撰文讨论RNA功能研究面临的挑战
2024年10月3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杨力研究员、魏茨曼科学研究所Igor Ulitsky教授、耶鲁大学Wendy V. Gilbert教授、北京大学伊成器教授、伦敦国王学院Jernej Ule研究员、以及德国癌症研究中心Ma?wen Caudron-Herger研究员,应邀在《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的Focus on RNA专刊上发表题为“The challenges of investigating RNA function”的评论(Voices),深入探讨了RNA功能研究领域的现状,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论文地址:https://doi.org/10.1016/j.molcel.2024.08.019
余发星团队报道胸膜间皮瘤基因治疗新策略
2024年10月4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儿科医院余发星团队在《细胞报告医学》(Cell Reports Medicines)上发表了题为“Gene therapy for diffuse pleural mesotheliomas in preclinical models by concurrent expression of NF2 and SuperHippo”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腺相关病毒(AAV)的胸膜间皮瘤基因治疗新策略,并通过小鼠胸膜间皮瘤的遗传肿瘤模型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论文地址: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2666379124004932
黄荷凤团队发现高龄父亲引起子代神经炎症风险加剧
2024年10月4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黄荷凤团队在《神经炎症杂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发表了题为“Advanced paternal age exacerbates neuroinflammation in offspring via m6A modification-mediated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的文章。该研究解析了m6A修饰在高龄父亲所致子代认知障碍和自闭症样行为发生中的代际传递机制。明确衰老父亲精子中m6A阅读蛋白Ythdc1显著升高是高龄父亲所致子代认知障碍发生的关键物质基础。精子Ythdc1的过度表达会传递至子代,并触发子代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中关键RNA如Nr4a2的转录抑制,进而使其过度激活导致子代认知障碍及自闭症样行为的发生。
论文地址:https://jneuroinflammation.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74-024-03248-8
杨力课题组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分析框架实现RNA测序数据直接鉴别RNA编辑与DNA突变位点
2024年10月8日,《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在线刊登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杨力课题组题为“DEMINING: a deep learning model embedded framework to distinguish RNA editing from DNA mutations in RNA sequencing data”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布了一套新型计算分析框架——DEMINING,可以从RNA测序数据直接鉴别RNA编辑与DNA突变位点。
论文地址:https://doi.org/10.1186/s13059-024-03397-2
韩俊斌团队研发出首个基于5T4癌胚抗原的临床核素探针
2024年10月8日,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韩俊斌青年研究员、华山医院谢芳教授和基础医学院应天雷教授在核医学期刊《欧洲核医学与分子成像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发表题为“Preclinical evaluation and pilot clinical study of [68Ga]Ga-NOTA-H006 for non-invasive PET imaging of 5T4 oncofetal antigen”的文章。该研究全新开发了一种以纳米抗体为载体的5T4靶向放射性探针,并开展了首个以5T4为靶点的放射性诊断药物临床研究。此外,该研究也被2024年第37届欧洲核医学协会年会(EANM) 选为Top Rated Oral Presentation。
论文地址: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59-024-06941-1
王鹏飞/孙蕾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朱轩等团队揭示:SARS-CoV-2 JN.1凭何成为全球主流毒株?
2024年10月9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复旦大学王鹏飞团队、孙蕾团队携手香港大学朱轩团队、陈福和团队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张宝中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Lineage-specific pathogenicity, immune evasion, and virological features of SARS-CoV-2 BA.2.86/JN.1 and EG.5.1/HK.3”。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SARS-CoV-2 JN.1病毒如何迅速崛起,成为全球主流毒株的秘密,更为我们理解病毒的变异和进化机制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3033-7#Sec10
余发星团队揭示细胞群体迁移调控新机制
2024年10月9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附属儿科医院余发星团队在《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ngiomotin cleavage promotes leader formation and collective cell migr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Angiomotin(AMOT)蛋白切割活化通路在细胞群体迁移中的作用,阐明了AMOT切割产物促进先导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
论文地址: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34580724005410?via%3Dihub
屈前辉课题组报道锌离子转运蛋白ZnT1介导H+/Zn2+交换的分子机制
2024年10月10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屈前辉课题组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报告》(EMBO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human zinc transporter ZnT1 mediated Zn2+ efflux”的文章,揭示了ZnT1依赖H+浓度梯度转运Zn2+的分子机制。
论文地址:https://www.embopress.org/doi/full/10.1038/s44319-024-00287-3
妇产科医院牵头发布《新一代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T2.0临床应用策略专家共识》
2024年10月10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保健分会组织编写、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牵头执笔的《新一代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IPT2.0临床应用策略专家共识》在《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正式发表,该共识系首个针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和单基因遗传病同步无创产前筛查新技术NIPT2.0的临床专家共识,标志着我国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应用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
论文地址:https://rs.yiigle.com/cmaid/1517120
毛颖/花玮/迟喻丹团队携手攻克肺癌脑转移的耐药难题
2024年10月17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花玮教授、迟喻丹研究员团队在《癌细胞》(Cancer Cell)上发表了题为“Overcoming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resistance in lung cancer brain metastasis with CTLA4 blockade”的重要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先进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对肺癌脑转移样本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TKI靶向药物奥希替尼在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机制。研究团队探索了TKI靶向药物与CTLA4单抗联合使用的策略,能够有效激活T细胞的功能,从而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为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论文地址: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4)00360-X
王海杰课题组联合谭玉珍课题组发现GDF11通过激活自噬降低氧化应激引起的内皮祖细胞衰老
10月17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王海杰课题组联合谭玉珍课题组在《干细胞研究与疗法》(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发表了“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 alleviates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senescence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via activating autophagy”的文章,提出在梗死心肌内移植的内皮祖细胞可发生氧化应激性衰老,而通过自组装肽缓释GDF11能够有效地降低内皮祖细胞氧化应激性衰老,显著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梗死心肌修复。
论文地址:https://rdcu.be/dXkcR
黄荷凤团队构建并解析小鼠胎盘发育的时空转录组图谱
2024年10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黄荷凤、吴琰婷、张宇联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高雅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Discovery)发表了题为“A spatiotemporal transcriptomic atlas of mouse placenta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构建并解析了胚胎植入后E7.5-E14.5小鼠胎盘发育的空间转录组图谱。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4-00740-6
邵志敏/王中华/江一舟团队自主研发“多基因模型”,助力“最毒乳腺癌”精准治疗获新突破
2024年10月24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王中华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领衔的一项名为“BCTOP-T-A01”的研究成果在《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正式发表。该研究证实:基于肿瘤医院自主研发的“多基因模型”,针对有“最毒乳腺癌”之称的三阴性乳腺癌,采用“蒽环紫杉”序贯“吉西他滨”联合“卡铂”的精准治疗方案,让高危患者生存率显著提升超过10%,改变了传统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化疗“千人一方”的局面。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4-00740-6
黄志力课题组梳理环境中理化因素调控睡眠觉醒的复杂效应及机制
2024年10月28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志力课题组于《睡眠医学评论》(Sleep Medicine Reviews)在线发表了题为“Ambient Chemical and Physical Approaches for the Modulation of Sleep and Wakefulness”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数十年来200篇研究成果,梳理了环境中各类理化因素对睡眠与觉醒的作用和机制。
论文地址: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447526/
王磊/桑庆团队与合作者发现线粒体呼吸链蛋白COX15缺陷诱导铁死亡导致人卵退化
2024年10月29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王磊、桑庆、张治华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匡延平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COX15 deficiency causes oocyte ferroptosis”的文章,首次发现线粒体呼吸链相关基因COX15的隐性突变通过激活铁死亡通路导致人卵退化和女性不孕,研究进一步利用多个基因敲除及点突变鼠模型揭示了病理机制并探索了潜在干预策略。
论文地址: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06174121
高翔团队最新研究揭示说梦话与卒中风险间的关系
2024年10月30日,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筹)、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翔教授团队联合开滦精神卫生中心于振剑教授团队、哈佛大学等机构,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发表了题为“Prospective Study of Sleep Talking and Risk of Stroke”的研究论文。这项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前瞻性研究发现梦话与卒中风险有关,尤其是说梦话并随梦境手舞足蹈者,风险翻倍。同时,本研究为未来探索睡眠期间大脑活动与卒中之间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论文地址: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4.03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