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新民课题组提出探讨生物学性状和环境交互调控物种入侵新方法

【字体: 时间:2024年10月26日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编辑推荐:

   图1 整合多年多点原位调查和控制实验,研究生物学性状与环境交互调控物种入侵和群落动态变化的新框架 上述成果于近期发表于国际经典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 和New Phytologist

  

如何精准预测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是目前入侵生物学领域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伴随物种生物学性状数据库的构建,生物学性状逐渐被用于外来物种入侵风险预测。物种生物学性状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和环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条件下存在较大变异。然而,外来物种生物学性状与其入侵性(如发生面积、群落中持续发生概率和相对发生量等)是否相关?如果相关,这种关系是否稳定等基础科学问题目前尚缺乏严谨论证。

有鉴于此,卢新民课题组首先选取120余种我国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外来和本土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种子、苗期和成株18个重要生物学性状,剖析了这些性状与外来种在我国发生面积的耦合关系。结果发现:1)植物各生长阶段生物学性状及其组合主要受种间亲缘关系影响,而与物种地理(外来或本土)来源无关;2) 伴随与本土物种亲缘关系疏远,这些外来物种在我国的发生范围逐渐增大。这些外来种在我国的发生面积与各生物学性状及其组合均不相关。

此外,课题组选取64种常见外来和本土物种开展控制实验,比较了单独发生和混发时植物生物学性状及其对外来种相对发生量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现:1) 仅在混发时,外来物种生物量高于本土物种;2) 仅混发时获得的生物量和株高能够有效预测次年田间物种发生概率和相对发生量。

上述发现暗示现有研究框架难以准确剖析物种生物学性状和外来种入侵性的耦合关系,尤其是忽视了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两者耦合关系的影响。据此,课题组提出了整合多年多点的原生境调查和田间控制实验,探讨生物学性状和环境交互调控物种入侵和群落动态变化的新方法 (图1

1 整合多年多点原位调查和控制实验,研究生物学性状与环境交互调控物种入侵和群落动态变化的新框架


上述成果于近期发表于国际经典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EcologyNew Phytologist。课题组博士生刘珍和朱彪分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Evan Siemann教授参与了论文的修改,卢新民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上述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专项和中央高校基础科研经费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

http://doi.org/10.1111/1365-2745.14432

https://doi.org/10.1111/nph.20160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