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四烯酸会促进放射性肠损伤发生

【字体: 时间:2023年09月18日 来源:AAAS

编辑推荐:

  根据近日发表在《氧化还原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国科学院合肥物理科学研究院(HFIPS)韩伟教授领导的团队首次发现,膳食中的花生四烯酸(AA)促进了辐射性肠损伤(RIII)的发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健康所韩伟团队发现,膳食中的花生四烯酸会促进放射性肠损伤发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期刊Redox Biology 

  放射性肠损伤(Radiation-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是腹盆腔及腹膜后肿瘤放疗常见的肠道并发症(发病率约80%),严重时可能导致放疗中断并危害健康,目前临床尚无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方法。因此,确定放射性肠损伤的发病机制,是发展放射性肠损伤治疗策略的重要前提 

  团队对存在放射性肠损伤症状的小鼠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该现象可能与小鼠体内铁死亡相关。同时,存在放射性肠损伤症状的小鼠肠组织中也检测到了铁死亡标志物——4-羟基壬烯醛和丙二醛的水平显著上升;而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能有效缓解放射性肠损伤小鼠的死亡和肠道纤维化在细胞、小肠类器官和小鼠模型中,科研人员均发现Omega-6型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是放射引发铁死亡的关键因素。外源性花生四烯酸能诱发放射导致细胞铁死亡。机制研究发现:放射后STAT1-IRF1活化正向调控ACSL4表达,会促进放射后铁死亡的发生;而AMPK信号通路受AA激活,对放射诱导的铁死亡起一定负调控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STAT1-IRF1-ACSL4AMPK信号通路有望成为放射性肠损伤防治策略研发的潜在分子靶点。人体膳食中的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是铁死亡介导放射性肠损伤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该研究表明在放疗中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膳食营养管控,有望缓解放射性肠损伤。 

  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健康所孔培中博士和博士生杨苗苗,通讯作者为韩伟研究员。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肥物质院院长基金、合肥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入库项目和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edox.2023.102857 

铁死亡介导放射肠损伤机理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