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商学院沈艳与合作者在《经济学》(季刊)发?文报道教育减负、家庭教育支出与教育公平

【字体: 时间:2023年09月13日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编辑推荐:

  作者指出,在存在剧烈升学竞争的情况下限制教育供给的政策不仅难以减负,反而进一步凸显了教育公平问题。有效的减负政策需要从加大优质教育供给和减少升学的竞争压力两方面着手,通过“增量”和“提质”两手抓,来实现切实降低教育负担、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日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沈艳教授在《经济学》(季刊)发表题为《教育减负、家庭教育支出与教育公平》的论文(第23卷第3期,2023年5月,841—859页),研究了2005—2018年间教育减负政策的效果。论文的合作者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雷晓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周子焜。此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

《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创刊于2001年10月,是由北京大学主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综合性刊物。该刊发表原创性的理论、经验、综述和评论性的中文经济学论文,是经济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之一,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8.173

一直以来,如何切实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广受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各省和中央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教育减负政策,而政策成效如何呢?

作者系统梳理了2005—2018年间各省和中央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减负政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微观理论模型并推出四个待检验的假说: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升学概率上升,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升学概率下降;高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上升,低收入家庭下降;高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习时间上升,低收入家庭下降;前期家庭教育投资占收入比重低的家庭的教育投资会上升较多;而占比高的家庭上升得较少、不变甚至减少。

作者构造了教育减负政策指数,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从2010年起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4960户家庭共计42,590位个人的调查数据作实证分析以检验上述假说,并评估减负政策对学生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的总体影响。

研究发现,收入处于下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下降了9.3%,教育总开支平均下降了21%,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下降了9.19个小时。而收入处于上10%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平均上升了5.3个百分点,教育总开支平均上升67%,每周学习时间平均上升了10.37个小时。

结果表明,此前的减负政策总体上在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和家庭教育支出方面效果不显著,反而带来了教育产出的分化,使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升入高中的概率上升,而低收入家庭的概率下降。此外,减负政策也带来教育投入的分化:一方面,高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和学生学习时间双升,低收入家庭却出现双降;另一方面,前期高投入家庭会减少家庭教育支出,而低投入家庭会增加教育支出。

基于上述发现,作者指出,在存在剧烈升学竞争的情况下限制教育供给的政策不仅难以减负,反而进一步凸显了教育公平问题。有效的减负政策需要从加大优质教育供给和减少升学的竞争压力两方面着手,通过“增量”和“提质”两手抓,来实现切实降低教育负担、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作者简介

沈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金融、金融大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等,曾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