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史前草原丝绸之路气候变化方面取得进展

【字体: 时间:2023年06月13日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编辑推荐:

  研究成果以“阿尔泰山全新世中晚期适宜气候促进中亚草原带史前人类扩张(Prehistoric population expansion in Central Asia promoted by the Altai 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于2023年5月29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

  

图 温暖适宜气候驱动中亚草原带史前人群扩散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91251、41571182)等资助下,兰州大学黄小忠教授团队与国外合作者在史前草原丝绸之路气候变化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阿尔泰山全新世中晚期适宜气候促进中亚草原带史前人类扩张(Prehistoric population expansion in Central Asia promoted by the Altai 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于2023年5月29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8828-4#Sec13。

  中亚草原之路对史前东西方文明交流有重要意义。阿尔泰山地区是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也是亚洲中部草原丝绸之路的关键区域和早期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考古学和遗传学证据发现,青铜时代早期颜那亚(Yamnaya)人群在约5 ka(ka=千年前)从东欧草原东南部迁徙至南西伯利亚地区以及阿尔泰山西侧,发展为阿凡那谢沃(Afanasievo)文化(图)。该时期人群远距离迁徙的驱动力有多种假说,包括农业和语言的扩散和传播、马的驯化以及乳制品等次级动物产品的使用等。然而,区域人群扩散的气候背景因素研究还不够深入。全新世温度变化具有较大的争议,气候代用指标与气候模式模拟的结果呈现相反的趋势,被称之为“全新世温度之谜”。近期较多研究尝试用气候代用指标的季节性偏差、指标的多解性和全新世温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等去解释这个谜题,但仍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兰州大学黄小忠教授团队以位于阿尔泰山南坡的喀纳斯湖和临近的铁外克湖为研究对象,利用喀纳斯湖沉积物硅藻硅同位素(δ30Sidiatom)和生物硅含量等指标揭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温度变化历史。结果发现,在6.5-3.6 ka时段,阿尔泰山地区气候总体温暖,喀纳斯湖硅藻生长繁盛,期间在4.7-4.3 ka气候异常温暖,湖水显著分层,硅藻硅同位素明显偏重。结合铁外克湖钻孔孢粉、碳氮同位素等指标,并与区域湿度记录对比,显示在6.5-3.6 ka期间阿尔泰山地区的气候适宜。而在约5 ka左右,在里海水位降低显示区域干旱,在该区域生活的颜那亚人群迁移到西伯利亚南部及阿尔泰山地区,在更温暖的4.8-4.7ka时,颜那亚人迁徙到高海拔的高加索地区以及纬度更高的北欧地区(图)。这项研究为中亚地区史前人口扩张的驱动力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证据。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