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王应祥团队破解减数分裂交叉干涉的分子机制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3年12月30日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推荐: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所必需,同源染色体间重组是减数分裂的核心事件,既保证了基因组的稳定性又产生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所必需,同源染色体间重组是减数分裂的核心事件,既保证了基因组的稳定性又产生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经典的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修复模型,重组起始于程序化产生的DSBs,断裂的DSB末端进一步切割形成3′单链DNA(single strand DNA, ssDNA),然后RPA(Replication protein A)结合ssDNA防止其降解,RPA接下来被重组酶RAD51和DMC1取代,形成由RAD51/DMC1包裹的螺旋状单链核蛋白纤维,寻找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序列进行配对,入侵形成重组中间体D-loop和随后的double Holliday Junction(dHJ),重组中间体解开产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Crossover,CO)和非交换。
在大部分生物中,CO在染色体上非随机分布。19世纪20年代,Sturtevant和Muller研究果蝇减数分裂发现染色体上紧密相邻CO的数目远低于预测的数量,并且CO之间的距离也比随机分布更均匀,暗示存在影响CO形成和分布的潜在机制。1915年,Sturtevant首次将这一现象命名为“交叉干涉”(Crossover interference),指的是一个CO的产生会抑制染色体上相邻位置形成另一个CO的现象(Sturtevant A H. Zeitschrift für induktive Abstammungs-und Vererbungslehre, 1915, DOI: 10.1007/BF01792906)。然后,100多年来,虽然人们发现了多个蛋白参与这个过程,但是其作用的具体机制一直悬而未决。
随着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进一步认知,研究发现真核生物减数分裂普遍产生两类CO:干涉敏感型(I型)和干涉不敏感型(II型),其在染色体上的数目和分布受到严格的调控。已报到的大部分生物减数分裂产生的主要是I型CO,受到一类保守的ZMM蛋白(Zip1、Zip2、Zip3、Zip4、Msh4、Msh5和Mer3)及MLH1/3调控。植物HEI10是酵母Zip3的同源蛋白,其突变导致I型CO缺失。因其可以特异地在I型CO形成的位置定位,也被作为动植物中I型CO的主要标志物。小鼠和拟南芥中的证据都表明HEI10的量与I型CO的数目正相关,其作用机制不清楚。HEI10蛋白质最显著的结构特征是具有N端保守的RING结构域,可能作为E3泛素连接酶发挥功能,但其直接的底物也仍然不清楚。
基于ZMM蛋白HEI10具有在CO位置聚集的特征,本研究首次通过实验在体内和体外证明了HEI10蛋白质具有发生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的特性,该生化特性依赖于第70位丝氨酸(Ser)。Ser70点突变后与hei10 T-DNA插入的突变体表型一致,我们证明了该点突变可能通过影响蛋白质结构从而导致HEI10无法发生相分离。有趣的是,在烟草中共表达HEI10和其他I型CO蛋白的时候,我们观察到了HEI10可以促进其他I型CO蛋白形成点状的共定位信号,反之其他I型CO对于HEI10蛋白质的聚集也有部分促进作用。但是这种相互促进现象并没有在HEI10和II型CO蛋白之间发生。这就暗示了在减数分裂CO形成的过程中,I型CO相关的蛋白质很可能是通过相分离的机制共同聚集于CO发生的位置,以促进I型CO的形成(图1)。利用这一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交叉干涉”现象,即相分离过程中小的蛋白质液滴逐渐融合成大的condensate,相邻区域几乎不会出现两个CO。这和近期的细胞学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研究者通过超分辨率显微镜观察发现,HEI10蛋白在早期减数分裂染色体上由密集的小点逐渐聚集,随着减数分裂进程,最终形成只定位在I型CO位置的大的点状信号,该研究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提出了HEI10在染色体上逐渐聚集的“粗化模型”。
此外,本研究还证明了拟南芥HEI10的E3泛素连接酶活性,并筛选到了其底物ssDNA结合蛋白RPA1a,并揭示了HEI10的相分离对于RPA1a的泛素化降解具有促进作用。
图1:相分离调控减数分裂干涉敏感型CO形成的模型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揭示了重组蛋白的相变机制,支持了前人对交叉干涉提出的“粗化模型”,为一个多世纪前发现的交叉干涉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由于HEI10以及ZMM蛋白质在物种中的保守性,我们推测这一机制在真核生物中也是保守存在的,这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减数分裂重组形成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王天一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生物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王应祥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王聪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Gregory Copenhaver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华南农业大学尤辰江教授和贾倩副教授也提供了指导和帮助,复旦大学已毕业的王宏宽和连启超博士也参与了该项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生物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和华南农业大学“双一流”建设经费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