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揭示亚高山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

【字体: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编辑推荐:

      相关成果以“ Variations in the community patterns of soil nematodes at different soil depths across successional stages of subalpine forests ”为题,发表于 Ecological Indicators 期刊

  

 土壤线虫在土壤食物网及地下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评价地下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生物指标。近年来,森林演替相关研究大多关注植物群落、土壤性质或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等的变化格局,但是对土壤线虫群落分布格局却知之甚少。此外,森林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线虫群落产生的影响往往可能由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共同介导,因此,探究土壤性质、微生物量和土壤线虫群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变化的潜在调节机制。 

 基于此,本研究以川西亚高山森林不同次生演替阶段(草地-灌丛-森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各演替阶段0-10cm10-20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并分析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趋于丰富和稳定,食真菌线虫多样性显著升高,而植食线虫多样性显著降低;2)部分线虫属丰度与森林演替阶段显著相关,具有作为不同演替阶段指示生物的潜力,如HelicotylenchusTylencholaimus等;3)森林演替过程中,不同土层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的变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在0-10cm土层,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硝态氮含量和pH值显著调控,而在10-20cm土层,土壤线虫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调控。本研究揭示了川西亚高山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线虫群落的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对深入理解亚高山森林演替的地下生态学过程以及进一步探究亚高山森林演替的地下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成果以“Variations in the community patterns of soil nematodes at different soil depths across successional stages of subalpine forests”为题,发表于Ecological Indicators期刊。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成都生物所博士后刘佳,通讯作者为刘庆研究员。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306453197163731870607)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9363)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1 亚高山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线虫功能群相对丰度 

  2 基于PLS-PM分析土壤性质和微生物量对线虫群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