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olecules | 公共卫生学院张新宇团队发现胆红素被中性粒细胞降解的...

【字体: 时间:2022年11月15日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编辑推荐: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新宇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杭州未来科技城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研究中心侯尚伟团队及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汪午团队,在Biomolecules发表了一篇题为“A new product of bilirubin degradation by H2O2and its formation in activated neutrophils and in an inflammatory mouse model”的论文,发现胆红素被H2O2氧化降解产生血红素酸(hematinic acid)和另一种新产物,命名为BHP2

  

胆红素是血红素降解终产物,是一种强生理抗氧剂,可显著降低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胆红素可被活性氧氧化降解,产生多种产物,一些产物可能参与了某些疾病的进程。然而,胆红素氧化降解的生理机制目前尚未明晰。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新宇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杭州未来科技城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研究中心侯尚伟团队及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汪午团队,在Biomolecules发表了一篇题为“A new product of bilirubin degradation by H2O2and its formation in activated neutrophils and in an inflammatory mouse model”的论文,发现胆红素被H2O2氧化降解产生血红素酸(hematinic acid)和另一种新产物,命名为BHP2。这两种产物可在与胆红素孵育的小鼠中性粒细胞中检测到,且浓度相当高,说明中性粒细胞可有效降解胆红素。使用H2O2特异性的荧光探针证明胆红素孵育的中性粒细胞内产生了高浓度H2O2,提示中性粒细胞对胆红素的降解可能是由H2O2介导的。

中性粒细胞是参与炎症反应的一种关键细胞,发生炎症时大量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并激活,因此可以预计胆红素降解将会发生于炎症部位。为此,作者建立了一种皮下发炎并伴随出血的小鼠模型,发现发炎/出血部位皮肤中血红素酸和BHP2含量分别达到正常皮肤的6倍和36倍,验证了上述推测。

为研究降解产物的生理活性,作者使用线虫动物模型检测了两种产物的神经毒性,结果表明BHP2在100 nM时即显示了明显的神经毒性,而血红素酸则没有神经毒性。

胆红素是恒定存在于体内的一种内源性化合物,因此本文发现提示胆红素被中性粒细胞降解可能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炎症情况下的病理生理过程,降解产物因而有可能作为炎症标志物,也可能参与疾病进程。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俞菲菲和上海交通大学-杭州未来科技城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研究中心袁尧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新宇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杭州未来科技城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研究中心侯尚伟研究员和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汪午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