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蛋白质饥饿”导致暴饮暴食和肥胖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来源:Obesity
编辑推荐:
一项新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据,表明超加工食品的消费正在推动肥胖的流行,导致人们为了应对身体对蛋白质的强烈需求而过量进食。
一项大规模人口研究显示,“蛋白质饥饿”会导致暴饮暴食。
一项为期一年的对9341名澳大利亚人饮食习惯的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精加工和精炼食品是西方国家肥胖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这项新研究基于澳大利亚统计局(ABS)进行的一项全国营养和体育活动调查,进一步支持了“蛋白质杠杆假说”。这项研究由悉尼大学的查尔斯·帕金斯中心(CPC)进行,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Obesity》杂志上。
蛋白质杠杆假说于2005年由劳本海默教授和斯蒂芬·辛普森教授首次提出,该假说认为,人们过量摄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因为身体对蛋白质的强烈需求,而人体对蛋白质的偏好高于其他任何东西。因为很多现代饮食都是由高度加工和精炼的食物组成的,而这些食物的蛋白质含量很低,因此人们被迫食用更多能量密集的食物,直到满足蛋白质需求。
“随着人们消费更多的垃圾食品或高度加工和精炼的食品,他们稀释了饮食中的蛋白质,增加了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我们知道这增加了患慢性疾病的风险,”CPC和该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阿曼达·格雷奇博士说。
“越来越清楚的是,我们的身体吃东西是为了满足蛋白质目标,”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营养生态学莱昂纳德·乌尔曼主席大卫·劳本海默教授补充说。“但问题是,西方饮食中的食物蛋白质越来越少。所以,为了达到你的蛋白质目标,你必须摄入更多的蛋白质,这有效地提高了你每天的能量摄入。
“和许多其他物种一样,人类对蛋白质的胃口比提供主要能量的营养物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更大。这意味着,如果我们饮食中的蛋白质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稀释,我们就会摄入更多能量来获得身体所需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体内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蛋白质,它们被用来修复细胞或制造新细胞;据估计,人体需要超过一百万种形式的蛋白质才能正常运作。蛋白质来源包括肉类、牛奶、鱼、鸡蛋、大豆、豆类、豆类和一些谷物,如小麦胚芽和藜麦。
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的科学家分析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的数据,该调查对9,341名成年人的营养和身体活动进行了调查,名为“全国营养和身体活动调查”(Nation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survey),于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进行,平均年龄为46.3岁。他们发现,英国人的平均能量摄入量为8671千焦耳(kJ),其中蛋白质的平均能量摄入量仅为18.4%,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能量摄入量为43.5%,脂肪为30.9%,纤维和酒精的平均能量摄入量分别为2.2%和4.3%。
然后,他们绘制了能量摄入与消耗时间的关系,发现这种模式与蛋白质杠杆假说所预测的一致。那些在一天的第一餐中摄入较少蛋白质的人在接下来的几餐中会增加他们的总体食物摄入量,而那些摄入推荐量蛋白质的人则没有——事实上,他们一整天的食物摄入量都在减少。
他们还发现,在一天的第三顿饭之前,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那些在一天开始时从蛋白质中获得更高比例能量的人,一天的总能量摄入量要低得多。与此同时,那些在一天开始时食用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的人会继续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这表明他们正在寻求以更高的整体能量消耗来补偿。尽管第一餐是两组中最少的一餐,消耗的能量和食物最少,而最后一餐是最多的。
第一餐蛋白质摄入比例低于建议的参与者在一整天中摄入了更多可自由选择的食物——高饱和脂肪、糖、盐或酒精的高能量密集食物,而推荐的五类食物(谷物;蔬菜和豆类;水果;乳制品和肉类)。因此,他们在每次用餐时间的饮食总体上更差,即使他们的自由食物摄入量增加,他们的蛋白质能量百分比却在下降——科学家们称之为“蛋白质稀释”。
劳本海默教授和他的同事在十多年前的其他研究中,包括随机对照试验中,就发现了这种效应。
“随机对照试验的问题在于,它把饮食当作一种疾病,而实际上并不是,”格雷奇博士说。“实验室研究可能不能说明人们在人口水平上实际吃什么和做什么。所以这项研究很重要,因为它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上,表明人们确实需要蛋白质。研究证实,在人口水平上,随着饮食中蛋白质所占能量比例的增加,人们摄入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会减少。”
悉尼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虽然有很多因素会导致体重超标,包括饮食习惯、身体活动水平和睡眠习惯,但人体对蛋白质的强烈需求,以及对精加工和精炼食品的缺乏,是西方世界能量过度消耗和肥胖的主要驱动因素。
劳本海默教授说:“研究结果支持了对肥胖的综合生态和机械解释,即低蛋白质、高度加工的食物导致了更高的能量摄入,以应对由对蛋白质的主要胃口导致的营养失衡。它支持蛋白质在肥胖流行中发挥核心作用,对全球健康有重大影响。”
为了了解蛋白质如何驱动人类营养,劳本海默教授还研究了一些最偏远地区人们的饮食,从刚果到喜马拉雅山脉。“食欲中的蛋白质机制是一个革命性的见解,”他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它们都是由饮食引起的,我们必须利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控制它们。”
“Macronutrient (im)balance drives energy intake in an obesogenic food environment: An ecological analysis” by Amanda Grech, Zhixian Sui, Anna Rangan, Stephen J. Simpson, Sean C. P. Coogan and David Raubenheimer, 2 November 2022, Obe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