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鉴定了两种新出现的蜱媒出血性病毒的动物模型

【字体: 时间:2021年12月07日 来源:PLoS Pathogens

编辑推荐:

  蒙大拿州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ebecca Broeckel及其同事12月2日发表在开放获取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辫尾猕猴是引起公众健康关注的两种出血性疾病的候选模型生物:Kyasanur森林病和Alkhurma出血性疾病。

  
   

Scientists identify animal model for two emerging tick-borne hemorrhagic viruses    

图:Kyasanur森林病病毒(红色)感染抗体产生细胞富集区域的淋巴结(绿色)。

资料来源:落基山实验室,NIAID/NIH, CC-BY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蒙大拿州国立卫生研究院的Rebecca Broeckel及其同事12月2日发表在开放获取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辫尾猕猴是引起公众健康关注的两种出血性疾病的候选模型生物:Kyasanur森林病和Alkhurma出血性疾病。

蜱传播的黄病毒,如印度的Kyasanur森林病病毒(KFDV),以及其近亲阿拉伯半岛的Alkhurma出血性疾病病毒(AHFV),在人类中引起严重的出血热,感染可致命。它们的日益流行和地理传播构成了公共卫生威胁,但由于缺乏接近的动物模型,阻碍了研究,目前,针对这些蜱传播病毒的疫苗的效力有限。为了寻找用于临床研究的精确灵长类模型,研究人员给8只雌性长尾猕猴(Macaca nemestrina)接种了KFDV,给4只长尾猕猴接种了AHFV,发现它们和人类一样,在2到4天内出现了食欲减退、脱水和出血症状。受感染的猕猴还表现出血液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水平降低,肝酶水平升高——人类KFDV感染的标志症状。在胃肠道中发现了传染性病毒,与人类患者常见的呕吐、腹泻、出血等症状一致。接种后0、2、6天的全血转录组RNA测序显示,KFDV感染导致凝血因子基因表达下调,这可能解释了该疾病比AHFV更严重。

本研究首次对辫尾猕猴感染KFDV或AHFV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这组作者说,辫尾猕猴的症状与人类的相似,以及它们在临床研究中的可用性,使得该物种成为未来针对这些公共卫生关注的疾病的疫苗和抗病毒研究的强有力的候选物种。

“Kyasanur森林病病毒(KFDV)是一个新兴的公共健康威胁在印度引起出血热在人类感染蜱虫咬后,但还不清楚这种病毒引起的疾病,”作者补充道。“我们的工作描述了一种新的动物模型近似人类的KFDV出血热疾病。这项工作揭示了疾病的特定机制,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严重感染。”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