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部分)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0年09月21日 来源:生物通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269671项,经初审及复审后共受理267541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管理办法以及专家评审意见,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第19次委务会议决定资助面上项目14773项、重点项目737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77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含港澳)625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7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260项、部分联合基金项目(NSAF联合基金、天文联合基金和大科学装置科学研究联合基金)180项,合计32486项。
高校与研究机构部分结果:
新疆大学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揭晓
9月18日,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已正式揭晓,我校获批70项。日前,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已公示,我校拟获批20项。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基金的申报工作,在接到通知后,科学技术处和社会科学处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积极动员、认真组织。在申报过程中,各二级学院采取多种方式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努力提高申报书质量。
截至目前,我校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天文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2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2项,资助经费总额居全疆第一。从各学院获批情况来看,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化学学院的立项数及资助经费排名前三。
拟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项、青年项目2项、西部项目8项,立项数及资助经费总额均居全疆第一。从各学院获批情况来看,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立项数及资助经费排名前三。
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取得历史性新突破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集中接收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山东师范大学共83个项目获准立项,项目直接经费3184万元,项目资助率为23.9%,高于全国平均资助率12.05%(不含医学部项目)。项目立项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0.3%,立项数量居省属高校首位,取得历史性新突破。
山东师范大学集中立项项目包括青年基金项目51项、面上项目31项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其中,生命科学学院高金珉教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是继2014年之后山东师范大学再次获批该类项目,标志着山东师范大学在青年人才类项目立项中再次取得突破。
本年度获批项目共涉及7个学部,其中数理科学部22项,化学科学部11项,生命科学部16项,地球科学部10项,工程与材料科学部3项,信息科学部17项,管理科学部4项。学校8个学院和1个研究院均有项目获批,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19项,生命科学学院12项,数学与统计学院11项,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10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0项,地理与环境学院10项,心理学院5项,商学院3项,环境与生态研究院3项。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科技处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形式对项目申报工作积极部署、广泛动员、科学调度,制定详细基金申报计划,编写申请书形式审查要点一览表,对本年度项目申报书累计修改多达上千次,确保申报工作有序推进。期间,各相关学院精心动员谋划,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申报,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山东师范大学提交的项目申请书全部通过基金委初审,为项目立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学校将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施策,持续提升学校科技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实现国家一流学科和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突破贡献力量。(通讯员:张化祥 魏强 巩固)
中国农业大学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7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
9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期部分项目的评审结果。我校共获资助各类项目227项,直接经费合计约1.24亿元,资助率26%。获资助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项。
本次共获批面上项目127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5项,重点项目6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3项等。获批项目分布在七个科学部,其中,生命科学部171项,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项,地球科学部17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量居前三位的学院是资源与环境学院、生物学院和农学院;获批项目数居前三位的学院是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动物医学院,数量分别为25项、25项和21项;资助率居前三位的学院分别为土地学院42 %、植物保护学院40%、农学院34%。
部分项目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我校公示建议资助5项)、联合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部分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医学部项目等仍处于评审或审批阶段,结果暂未公布。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近日也公示了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我校获批8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青年项目4项。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部分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西安交通大学获批147项
9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首批获资助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147项项目获得资助,较2019年同期增长24.6%。其中,面上项目81项,青年基金5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点项目4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项,联合基金项目2项。
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项目申请269671项,合计资助各类项目32486项,总体资助率12.05%。在本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接收期期间,经过申请人和校院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校申请数量再创新高,达到670项, 较2019年同期增长19.6%。
由于面向因抗击疫情延误申请的一线科研人员定向开放申请,医学领域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部分联合基金项目、重大项目等其他类型项目正在评审或审批过程中。
浙江财经大学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学校共立项22项,其中面上项目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7项。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校入选名单
青海师范大学喜获2020年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保持历年良好成绩的基础上,今年又取得新的突破,共有12项研究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地区科学基金7项,批准直接经费共计404万元。2020年我省申报了519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1项,我校获批项目位列全省第二位。
今年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的稳步增长,标志着学校科技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储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的整体实力和科研水平正在不断攀升,也展现了学校日渐浓厚的科研氛围、广大科研教师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这对于进一步带动和激励广大教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提升青海师范大学科研整体实力、支撑青海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和办学水平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5项
发布时间:2020-09-20
9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集中受理期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在申报限项政策紧缩和项目支持额度降低的情况下,华东师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共有165项获得资助,获批直接经费9733万元。获批项目包括面上项目10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重点项目6项。其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创我校历史新高,重点项目获批数较去年同期也有明显增长。我校还有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在公示中,此外,医学领域绝大部分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正在评审或审批过程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本次公布获批项目数占集中受理期申请总量的12.14%,我校获批项目数占全校申请总量的25.86%。
我校传统学科继续保持优势,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立项数并列各实体院系榜首;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获批经费总量位列实体院系第一名;生命科学学院斩获优青项目3项, 杰青项目公示1项,并实现了我校在医学领域优青项目的突破;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连续获批重点项目;经济与管理学部、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等相关的文理交叉学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首次获批优青项目。学校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优青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重点项目2项。
在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过程中,学校与院系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有效的方法努力推进。
在项目申报管理方面,学校和院系积极动员、认真组织和规划,依据项目类型、学科举办了多场基金申请动员培训会。在集中受理期,我校共申报项目638项,较去年同期增长12.8%,其中重点类项目的申报较去年增长了27.5%,组织申报过程也是学校理工类实体科研单位科研指标体系实施运用的有益实践。
在项目质量提升方面,学校专门组织专家对重点和人才类项目进行预评审,邀请专家近150人次,举办预答辩会议30余场,对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一对一的提升指导。
在精细化服务方面,学校注重加强科研秘书的专业化水平提升,除常规校内业务培训外,还邀请校外科研管理专家与科研秘书交流申报审核经验;学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协助提升审查效率,创新使用个性化形式审查工具,协助教师针对自己申报的项目情况高效完成形式审查,提高审核效率。
今后学校将继续按照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中对科研工作的规划部署,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努力提升科研竞争力,实现学校在新时代的新使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2项
9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集中申报期部分项目评审结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2项,较去年同期增长7项,获批直接经费7721万元。
从项目类型情况看,获批青年项目63项,面上项目107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专项项目1项。从项目所属科学部情况看,数理学部获批3项,化学学部获批5项,生命学部获批110项,地球学部获批32项,工材学部获批16项,管理学部获批5项,信息学部获批1项。从各学院获批项目情况看,2020年有8个学院获批项目数超过了10项,其中水保所获批22项,植保学院获批19项,生命学院获批18项,资环学院获批14项,园艺学院获批13项,动医学院获批13项,动科学院获批11项,水建学院获批11项。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今年申报动员会吴普特校长出席会议讲话,钱永华副校长主持会议并做工作部署。科研院负责人深入学院,与学院一起召开多种形式的申报工作动员会。各学院通过层层动员,充分调动科教人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申报项目数量;通过组织科研团队内部预评审、学院现场预评审、邮件预评审、视频预评审等多种形式的项目预评审,提高项目申请书质量。下一步,科研院将和学院一起,进一步深入分析存在问题,针对每个学院具体情况找准发力点,针对每类项目的具体要求找准主攻方向,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0年国家自然基金获批项目清单 | ||||
序号 | 项目负责人 | 所在单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1 | 张志新 | 草业与草原学院 | 生物炭对旱区饲用玉米-苜蓿系统水资源利用的调控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 | 刘金隆 | 草业与草原学院 | 蒺藜苜蓿叶绿体蛋白SYL1调控硫素平衡与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3 | 何树斌 | 草业与草原学院 | 紫花苜蓿与糜子保护播种中公共菌根网络(CMNs)碳氮转运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4 | 许岳飞 | 草业与草原学院 | 硫化氢对高羊茅耐荫性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5 | 张伟 | 草业与草原学院 | 黄土高原恢复草地土壤团聚体氮转化及功能微生物对N2O排放的协调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 | 吴朗 | 动物科技学院 | 诺氟沙星和双酚A对鱼类骨骼早期发育的传代毒性效应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7 | 王喜宏 | 动物科技学院 | 山羊BMPR1B基因区大片段缺失影响多羔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8 | 王禹 | 动物科技学院 | 多组学解析超细羊绒形成的分子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9 | 郑以 | 动物科技学院 | LncRNA-106504875介导ZBTB16调控猪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0 | 孙健 | 动物科技学院 | 高脂通过HIF1-α双向调控ATGL诱导草鱼脂肪细胞增大和增生的分子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1 | HOJAT ASADOLLAHPOUR NANAEI | 动物科技学院 | The goat and the Silk Road:trading adaptation genes in local goat breeds from the Fertile Crescent to China |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
12 | 吴江维 | 动物科技学院 |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ASGR1基因敲除猪作为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的研究 | 面上项目 |
13 | 邓露 | 动物科技学院 | 胱氨酸调控mTORC2信号通路的机制和功能研究 | 面上项目 |
14 | 陈玉林 | 动物科技学院 | 利用现有基因编辑羊模型探究FGF5基因促绒毛生长的分子机理 | 面上项目 |
15 | 姚军虎 | 动物科技学院 | 胆汁酸肠肝循环介导日粮瘤胃可降解淀粉调控奶山羊乳脂合成的微生物学机制 | 面上项目 |
16 | 吉红 | 动物科技学院 | DHA通过PPARγ-NIX/BNIP3信号轴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调控草鱼脂肪细胞凋亡的机制分析 | 面上项目 |
17 | 田慧彬 | 动物医学院 | 奶山羊C/EBPα基因调控乳腺脂肪酸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8 | 贺鑫 | 动物医学院 | 冻存致猪精子铁死亡的机理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9 | 陈鸿 | 动物医学院 | 脂滴与线粒体互作参与奶山羊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的调控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 | 李娜 | 动物医学院 | Y-eIF2γ通过转录调节功能促进奶山羊雄性生殖干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1 | 刘海金 | 动物医学院 | 新城疫病毒HN蛋白干扰唾液酸受体引起超感染排斥的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2 | 刘军 | 动物医学院 |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1元件编码的Gag蛋白调控山羊早期胚胎发育的功能和机制 | 面上项目 |
23 | 华进联 | 动物医学院 | 基于单细胞转录组学解析猪iPSCs分化为PAM的分子机制 | 面上项目 |
24 | 彭莎 | 动物医学院 | 褪黑素对热应激条件下山羊精子发生障碍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25 | 张仕强 | 动物医学院 | 决定非洲猪瘟病毒细胞嗜性的宿主转录因子鉴定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26 | 赵光辉 | 动物医学院 | 宿主ciRS-7作为ceRNA调控细胞凋亡影响隐孢子虫胞内生存的机制 | 面上项目 |
27 | 赵宝玉 | 动物医学院 | 基于糖苷酶介导的糖蛋白糖基化修饰在苦马豆素致疯草中毒的作用机制 | 面上项目 |
28 | 路浩 | 动物医学院 | 疯草棘豆蠕孢菌合成苦马豆素催化酶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 面上项目 |
29 | 马保华 | 动物医学院 | 雌激素膜受体GPR30与PI3K/AKT/mTOR介导的雌激素对山羊卵泡体细胞与卵母细胞互作的调控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30 | 吉文丽 | 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 胡萝卜状根对莎草科植物功能性状的调控与生态策略响应 | 面上项目 |
31 | 张越 | 化学与药学院 | 基于POSS单层纳米结构的药物蛋白分离纯化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32 | 帅琪 | 化学与药学院 | 基于光热干预和微量热优化的脲酶黑色素纳米马达的构建及抗癌研究 | 面上项目 |
33 | 高锦明 | 化学与药学院 | 地衣共生放线菌化学多样性挖掘、抗阿尔兹海默病先导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34 | 李春环 | 化学与药学院 | 四种鼠尾草植物腺毛及其内生真菌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及防御功能研究 | 面上项目 |
35 | 陈雨 |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 面向药罐液体晃动和质量时变的喷雾机底盘悬架减振机理及控制方法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36 | 黄智 |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 射频杀菌过程非均匀效应产生机制及调控方法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37 | 张道军 | 经济管理学院 | 植被恢复“潜力-实现”视角下生态政策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基于空间统计建模 | 面上项目 |
38 | 淮建军 | 经济管理学院 | 新冠疫灾与气象灾害耦合作用下黄土高原农户应对多重风险的生计恢复研究 | 面上项目 |
39 | 丁吉萍 | 经济管理学院 | 可持续集约视角下的苹果病虫害防治手机应用服务:农户采用行为与效果评估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40 | 张寒 | 经济管理学院 | 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与营林投入结构固化:悖论、形成机制与影响研究 | 面上项目 |
41 | 陈伟 | 经济管理学院 | 高质量发展下工业用地利用转型:演化机制、环境效应与协同优化研究 | 面上项目 |
42 | 席维鸽 | 理学院 | 有向图的谱半径和能量的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43 | 王鹤 | 理学院 | 具有pH反馈的稀土上转换荧光增强设计及其在植物细胞内的应用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44 | 崔二亮 | 理学院 | 重味重子的理论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45 | 周文权 | 理学院 | 多晶石墨烯脆/塑性变形行为的晶粒尺寸效应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46 | 贺敏慧 | 林学院 | 秦岭南坡油松与华山松日际径向生长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47 | 吕闪闪 | 林学院 | 基于“核-壳-壳”结构的木质纤维/聚乳酸相容界面定向构筑及强韧化调控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48 | 徐阳 | 林学院 | 白符跳拒食无毒真菌次级代谢产物黄色镰刀菌素的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49 | 万盼 | 林学院 | 不同经营模式对锐齿栎天然林土壤有机碳及其输入过程的影响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50 | 张正青 | 林学院 | 花绒寄甲肠道微生物与其生长发育耦合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51 | 张钟 | 林学院 | 枣环肽生物碱合成候选基因BURP的功能鉴定与遗传变异解析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52 | 贺虹 | 林学院 | 日本弓背蚁不同品级外分泌腺形态、功能分化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 面上项目 |
53 | 奚亚军 | 农学院 | 能源作物柳枝稷人工穗芽成花逆转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 面上项目 |
54 | 李海峰 | 农学院 | 小麦DELAYED GERMINATION 1 基因调控种子萌发和穗发芽的分子机理 | 面上项目 |
55 | 蔡铁 | 农学院 | 弱光制约小麦茎秆木质素代谢的机制及增强茎秆机械强度的调控途径研究 | 面上项目 |
56 | 秦晓梁 | 农学院 | 膜下秸秆条带还田措施对黄土高原春玉米农田土壤碳氮过程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 | 面上项目 |
57 | 张玲丽 | 农学院 | 调控小麦K-TCMS育性转换的长链非编码RNA TaHTMAR的功能解析 | 面上项目 |
58 | 胡凯 | 葡萄酒学院 | 外源氨基酸干预H.uvarum与S.cerevisiae混菌发酵产乙酸高级醇酯的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59 | 李运奎 | 葡萄酒学院 | 红葡萄酒果香酯类物质释放与感知的多酚基质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0 | 鞠延仑 | 葡萄酒学院 | 转录因子VvNAC17调控葡萄耐旱性的分子机理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1 | 张克坤 | 葡萄酒学院 | 茉莉酸通过VvMYC2调控葡萄果实中萜烯类物质合成的分子机理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2 | 王雪飞 | 葡萄酒学院 | 转录因子VvBZR1在葡萄抗灰霉病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3 | 王现行 | 葡萄酒学院 | 中国野生毛葡萄转录因子VqWRKY52抗白粉病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4 | 陈可钦 | 葡萄酒学院 | 干旱诱导VvDREB2A调控葡萄果实着色的分子机理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5 | 刘树文 | 葡萄酒学院 | 基于多组学的酒酒球菌响应酸胁迫代谢网络构建与调控机制解析 | 面上项目 |
66 | 石蕊 | 人文学院 | 贫富差异对短视行为的影响及缓解途径:死亡风险感的视角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7 | 方浩 | 生命科学学院 | 分工协作推拉策略促进人工微生物菌群产葡糖二酸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8 | 谷华玮 | 生命科学学院 |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Fic蛋白诱导细胞丝状化机制及其在细菌竞争中的作用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69 | 南昊 | 生命科学学院 | 杆状病毒LEF-10相分离介导的病毒晚期基因调控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70 | 唐韵佳 | 生命科学学院 | 探究pri-miRNA自然结构多样性在植物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71 | 苗震龑 | 生命科学学院 | 植物全基因组表达谱与复杂性状关联分析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72 | 黄淑华 | 生命科学学院 | 马铃薯StBRI1与PHA2蛋白互作调控块茎形成的机理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73 | 李** | 生命科学学院 | 水稻新卷叶基因RLC3调控叶形态发育的分子机制解析 | 面上项目 |
74 | 安丽君 | 生命科学学院 | 拟南芥非典型小热激蛋白BOB1调控植物根毛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75 | 郁飞 | 生命科学学院 | ARF2-PIF5互作单元在ABS3介导植物衰老途径中的功能研究 | 面上项目 |
76 | 谢长根 | 生命科学学院 | 核糖体小亚基蛋白GMP4/RPSx调控PKS5介导的植物ABA反应的分子机制 | 面上项目 |
77 | 侯锡苗 | 生命科学学院 | 特异解旋酶在G-四链体RNA介导的原癌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机制 | 面上项目 |
78 | 奚绪光 | 生命科学学院 | 整合固态纳米孔和生物膜纳米测序技术研究活体细胞RNA G-四链体形成及RNA-G4解旋酶的分子机理 | 面上项目 |
79 | 赵惠贤 | 生命科学学院 | miR5048-TaMAPK3模块在小麦穗和籽粒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80 | 马猛 | 生命科学学院 | TaCYP78A3调控小麦籽粒大小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81 | 颜霞 | 生命科学学院 | 放线菌新型激发子BAR11诱导苹果植株抗腐烂病的分子靶标及其功能研究 | 面上项目 |
82 | 舒敦涛 | 生命科学学院 | 大豆根际核心微生物功能演变对氮高效利用的驱动机制 | 面上项目 |
83 | 焦硕 | 生命科学学院 | 土壤稀有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生态学机制 | 面上项目 |
84 | 廖明帜 | 生命科学学院 | 基于多组学的动物产前基因组选择计算模型研究 | 面上项目 |
85 | 王丽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智能手机APP的大肠杆菌O157:H7多可视化快速灵敏检测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86 | 王欣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糖谱法研究亚临界水法制备苹果渣果胶多糖结构转化及其特征结构单元解析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87 | 韩林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原儿茶酸通过调控抗氧化酶乙酰化修饰水平改善内皮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88 | 夏寅强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基肽-糖抗污传感器的开发、应用及其机制分析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89 | 陈琳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鸡肉成熟过程中microRNA介导细胞凋亡的嫩度调控机制 | 面上项目 |
90 | 樊明涛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多组学技术解析转录因子Spo0A调控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嗜酸耐热的分子机理 | 面上项目 |
91 | 刘学波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热能膳食模式下Muc2黏蛋白介导的肠道菌群与宿主生物节律的交互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92 | 于修烛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浓香菜籽油特征香气形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93 | 江昊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3D打印用途的淀粉凝胶特性及射频改性作用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94 | 丁艳琼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考虑有限断层和频散效应的工程随机地震动物理建模与模拟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95 | 葛茂生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玉米冠层对喷灌水滴动能分布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96 | 刘杰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下根际促生菌和亏缺灌溉对番茄水氮利用的调控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97 | 董玮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考虑平衡孔效应的离心泵泵腔流动特征与轴向力特性动态耦合机理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98 | 吴磊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考虑上下游水力联系的最佳管理措施多目标协同配置—以泾河流域为例 | 面上项目 |
99 | 宋松柏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变化环境下水文非平稳强波动序列随机建模与预测方法研究 | 面上项目 |
100 | 粟晓玲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生态干旱与气象干旱和地下水干旱的互馈机制及生态干旱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 | 面上项目 |
101 | 王文娥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基于多相耦合动力学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灌水器堵塞机理及调控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102 | 李毅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黄土高原干旱时空变异性致小麦和玉米减产机理及影响评估 | 面上项目 |
103 | 何建强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基于综合模型模拟平台的黄土高原地膜覆盖主粮作物生产可持续性研究 | 面上项目 |
104 | 樊恒辉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仿岩溶碳酸氢钙改性分散性土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105 | 韩晓阳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黄土塬区果园-农田镶嵌格局下土壤水分运移过程与模拟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06 | 刘莹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氮沉降与干旱胁迫耦合影响油松生长过程和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07 | 戈文艳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黄土高原典型稳定植被系统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候驱动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08 | 吕肖良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作物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光合作用对环境胁迫的协同响应及多尺度关联机制估算 | 面上项目 |
109 | 王红雷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荒漠区紫穗槐与长柄扁桃混交体系土壤氮素空间配置的微生物学机制 | 面上项目 |
110 | 张加琼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复合指纹识别泥沙来源的精准判别研究 | 面上项目 |
111 | 彭守璋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气候变化下黄土高原潜在植被群落时空演变研究 | 面上项目 |
112 | 蔡耀辉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微孔陶瓷灌水器孔隙结构及动态渗流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13 | 牛文全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滴头堵塞风险评估方法与黄河水滴灌滴头堵塞防治研究 | 面上项目 |
114 | 吴普特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路径研究 | 专项项目 |
115 | 王仕稳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旱后复水补偿效应产生的源库响应机制及应用研究 | 面上项目 |
116 | 陈应龙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玉米根系性状和丛枝菌根真菌对镉胁迫的响应及其解毒机制 | 面上项目 |
117 | 安韶山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微生物“碳泵”调控的有机碳形成过程机理 | 面上项目 |
118 | 穆兴民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黄土区地表产流机制变化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 面上项目 |
119 | 赵广举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黄河孔兑流域次降雨事件泥沙源汇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 | 面上项目 |
120 | 焦菊英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道路侵蚀与水文连通性的耦合作用机制 | 面上项目 |
121 | 王文龙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黄土塬植被对沟头溯源侵蚀过程中水力-重力作用的影响机制 | 面上项目 |
122 | 李世清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旱作覆膜农田土壤N2O排放路径及微生物作用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123 | 上官周平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土壤有机碳固持过程的影响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 | 面上项目 |
124 | 王国梁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土壤有效氮通过影响油松根际沉积物和微生物改变根际有机碳分解的机制 | 面上项目 |
125 | 张林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微孔陶瓷根灌枸杞水分利用机理与调控策略 | 面上项目 |
126 | 邓西平 | 水土保持研究所 | 旱后复水对小麦开花后光合同化物的调控机制 | 面上项目 |
127 | 周坤 | 园艺学院 | 苹果MdUGT88F1介导合成的根皮苷干扰氮素积累的分子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28 | 潘玉朋 | 园艺学院 | 黄瓜果形QTL位点CsFS1.2的图位克隆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29 | 李宝华 | 园艺学院 | 拟南芥脂肪族芥子油苷代谢途径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的研究 | 面上项目 |
130 | 杜羽 | 园艺学院 | StMKK1调控马铃薯对晚疫病菌免疫应答的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131 | 邢利博 | 园艺学院 | 苹果MdNLP7转录因子响应不同N素水平调控花芽形成的分子机制 | 面上项目 |
132 | 马百全 | 园艺学院 | MdWRKY126转录因子在苹果果实有机酸积累中的功能和转录调控机制 | 面上项目 |
133 | 刘翠华 | 园艺学院 | MdMYBR9基因调控苹果酯类香气物质合成的分子机制 | 面上项目 |
134 | 李智 | 园艺学院 | 葡萄黑痘病菌关键效应蛋白调控葡萄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 面上项目 |
135 | 张朝红 | 园艺学院 | 华东葡萄VpPUB19泛素化降解VpICEs在冷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 面上项目 |
136 | 杨亚州 | 园艺学院 | 内含子多聚腺苷酸化介导MdMYB1异常转录调控苹果色泽形成的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137 | 宫海军 | 园艺学院 | 细胞分裂素在硅延缓盐胁迫诱导番茄衰老中的作用和机理 | 面上项目 |
138 | 陈书霞 | 园艺学院 | 黄瓜转录因子CsMADS-RIN调控脂氧合酶基因CsLOX09及CsLOX23参与醛类香气形成的分子机理 | 面上项目 |
139 | 李征 | 园艺学院 | CsESR1/2介导的生长素调控黄瓜性型分化的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140 | 雷鹏 | 植物保护学院 | 含单环单萜的异噁唑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41 | 左亚运 | 植物保护学院 | 甜菜夜蛾多杀菌素靶标抗性等位基因多样性检测及代谢抗性基因鉴定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42 | 苗建强 | 植物保护学院 | 新型杀菌剂氟醚菌酰胺的作用靶标和抗性分子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43 | 张荣 | 植物保护学院 | 果生炭疽菌效应蛋白CfCE12靶向MdN2抑制植物免疫分子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144 | 魏琮 | 植物保护学院 | 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蝉科昆虫多样性、物种分化及谱系地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145 | 黄敏 | 植物保护学院 | 东洋区塔叶蝉族系统分类及分布格局演化 | 面上项目 |
146 | 戴武 | 植物保护学院 | 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数据的带纹叶蝉族系统发育研究 | 面上项目 |
147 | 花保祯 | 植物保护学院 | 长翅目幼虫视觉器官构造及其在幼虫进化起源中的意义 | 面上项目 |
148 | 靖湘峰 | 植物保护学院 | 棉铃虫脂肪酶水解植物固醇酯的分子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149 | 毛虎德 | 植物保护学院 | 小麦关键抗旱基因TaDTG1及其功能性遗传变异的鉴定与调控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150 | 赵杰 | 植物保护学院 | 对Yr5致病的小麦条锈菌新菌系的毒性生物学特征、毒性变异与潜在流行风险 | 面上项目 |
151 | 梁晓飞 | 植物保护学院 | 果生炭疽菌致病关键效应蛋白CfCE28抑制植物免疫的分子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152 | 程蓬 | 植物保护学院 | 源于四倍体小麦广谱抗条锈基因Yr53的克隆及其抗病机制初探 | 面上项目 |
153 | 徐晖 | 植物保护学院 | 半日花烷型内酯Andrographolide类化合物库构建、关键农用活性片段发掘及构效研究 | 面上项目 |
154 | 闫合 | 植物保护学院 | Lansiumamide B抑菌作用分子靶标研究 | 面上项目 |
155 | 马志卿 | 植物保护学院 | 雷公藤次碱作用于东方粘虫的杀虫分子靶标鉴定与验证 | 面上项目 |
156 | 王勇 | 植物保护学院 | 天然产物枯茗酸抑制西瓜枯萎病菌镰刀菌酸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 | 面上项目 |
157 | 王永红 | 植物保护学院 | 转录调节因子CpxR与OmpR协同调控Xenocoumacin1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 面上项目 |
158 | 王秦虎 | 植物保护学院 | 小麦赤霉菌效应蛋白FgNis1靶向TaVdac1以促进植物感病的分子基础 | 面上项目 |
159 | 刘金成 | 资源环境学院 | 联合无人机-地面摄影测量复杂环境下关键林分因子提取方法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60 | 刘金山 | 资源环境学院 | 石灰性土壤上基于磷素收支平衡施磷肥实现小麦高产的根际过程与机制 | 面上项目 |
161 | 王林权 | 资源环境学院 | 冠层氨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异及其对农田氨挥发的调节效应与机制研究 | 面上项目 |
162 | 李雄 | 资源环境学院 | 非饱和土壤中典型矿物-溶液界面对水盐吸附的影响及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63 | 王浩 | 资源环境学院 |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坡沟系统土壤抗蚀性能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64 | 郑伟 | 资源环境学院 | 苹果园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氨化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及对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65 | 代允超 | 资源环境学院 | 土壤胡敏素对砷氧化还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66 | 王权 | 资源环境学院 | 生物炭辅助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微塑料降解特性及机制研究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67 | 李志 | 资源环境学院 | 黄土区潜水补给的方式、速率与控制因素 | 面上项目 |
168 | 刘京 | 资源环境学院 | 陕西渭北旱塬区耕地格局时空演化机理及优化保护策略研究 | 面上项目 |
169 | 吕家珑 | 资源环境学院 | 冻结与淋洗协同驱动的土壤重金属迁移过程与影响机制 | 面上项目 |
170 | 殷宪强 | 资源环境学院 | 石墨相氮化碳对土壤中铬的价态转换与运移调控机理研究 | 面上项目 |
171 | 孙本华 | 资源环境学院 | 秸秆还田对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 面上项目 |
172 | 贾汉忠 | 资源环境学院 | 光老化微塑料中持久性自由基及活性氧的形成过程与机制 | 面上项目 |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8项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集中申报期项目的评审结果,中国人民大学获得资助78项,立项数比2019年增长47%,创历史新高。
在获得资助的项目中,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4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联合基金1项。
从学部来看,管理科学部获资助项目数为40项,数学物理科学部18项,信息科学部9项,化学科学部7项,其他学部共4项。
从院系分布来看,传统的优势学院获得项目数仍然较多,商学院11项、物理学系10项、信息学院9项;公共管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化学系各获得7项资助;数学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等14个院(系)共获得27项资助。
竞争激烈 成果斐然
在财政“过紧日子”的大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年项目经费预算比2019年缩减7.1%。与此对应的是,2020年全国申报项目数反而比2019年增加了12%,竞争尤为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我校今年的项目立项率高达30.6%,青年科学基金立项率高达52.8%,大幅高于全国平均立项率。
服务与创新是科研工作始终秉承的核心理念。申报伊始,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与理工学科建设处分工合作、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加强了项目申报培训、校内初评、院校审核等环节的把控,有效提高了基金的申报质量和命中率。
中国人民大学
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名单
(分项目类别按照项目批准号排序)
10x Genomics闁哄倹婢橀幖顪渋sium HD 鐎殿喒鍋撻柛姘煎灠瀹曠喓绱掗崱姘姃闁告帒妫滄ご鎼佹偝閸モ晜鐣遍柛蹇嬪姀濞村棜銇愰弴鐘电煁缂佸本妞藉Λ鍧楀礆閸℃ḿ鈧粙鏁嶉敓锟�
婵炲棎鍨肩换瀣▔鐎n厽绁癟wist闁靛棗锕g粭澶愬棘椤撶偛缍侀柛鏍ㄧ墱濞堟厤RISPR缂佹稒鐩埀顒€顦伴悧鍝ヤ沪閳ь剟濡寸€n剚鏆╅悗娑欏姃閸旓拷
濞戞挸顑堝ù鍥Υ婵犲嫮鐭庨柤宕囧仜閸炴挳鎽傜€n剚顏ら悹鎰╁妺缁ㄧ増鎷呭⿰鍐ㄧ€婚柡瀣姈閺岀喎鈻旈弴鐘虫毄閻庢稒鍔掗崝鐔煎Υ閿燂拷
热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2020|大学|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