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Cell新文:脑胶质瘤研究重大突破

【字体: 时间:2018年11月02日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

编辑推荐:

  这项研究阐述了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secondary glioblastoma, sGBM)中发现MET的第14号外显子跳跃(METex14),以及PTPRZ1-MET(ZM)融合基因和METex14等MET基因相关变异可促进脑胶质瘤恶性进展……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江涛教授团队,香港科技大学王吉光教授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樊小龙教授团队合作,发表了题为“Mutational Landscape of Secondary Glioblastoma Guides MET-Targeted Trial in Brain Tumor”的文章,在脑胶质瘤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胡慧敏助理研究员、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保肇实主治医师、刘彦伟医师、香港科技大学母全华博士、陈逸芸博士为并列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江涛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王吉光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樊小龙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这项研究阐述了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secondary glioblastoma, sGBM)中发现MET的第14号外显子跳跃(METex14),以及PTPRZ1-MET(ZM)融合基因和METex14等MET基因相关变异可促进脑胶质瘤恶性进展;基于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团队开展了MET抑制剂PLB-1001(伯瑞替尼)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I期临床试验,为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精准治疗策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恶性成人弥漫性胶质瘤根据组织学特征分为II至IV级。IV级胶质瘤(GBM)可进一步分为原发性GBM(pGBM)和继发性GBM(sGBM)。大部分恶性程度低的脑胶质瘤患者会在十年内恶化为sGBM。

相比其他恶性肿瘤,sGBM样本难以获取,长期随访困难,恶化进展的分子机制难以明确,国内外对其分子标记物相关研究较少,相关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转化极为缓慢。江涛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脑胶质瘤的研究,前期在小样本测序及体外研究中,已初步发现ZM融合基因集中发生于sGBM,可能是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驱动因素,但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ZM的生物学意义能否在体内实验中证实?还有没有其他驱动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遗传学变化?这些遗传学变化能否靶向干预、取得临床转化?因此,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以揭示sGBM的突变情况,并寻求将这些发现转化为临床实践的方法。

江涛教授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王吉光教授团队及北京师范大学樊小龙教授团队合作,对全球最大的sGBM样本队列进行了全外显子、靶向或RNA高通量测序研究,发现MET扩增、PTPRZ1-MET融合基因及MET第14外显子跳跃(METex14)这三种MET基因相关的分子事件均集中发生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中,进一步研究发现METex14通过激活MET通路同时联合ZM融合基因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脑胶质瘤的恶性进展。基于此发现,江涛教授团队与北京浦润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选择了MET抑制剂PLB-1001作为ZM融合基因阳性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的靶向药物,并开展了I期临床试验。

临床实验(NCT02978261)结果显示,PLB-1001不但展现出较高的安全性,而且显示了积极的药物疗效,未发现剂量限制性毒性,并最终确定了该药物的II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

这项研究系统揭示了sGBM的遗传学图谱,阐述了MET基因遗传学变化导致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的初步机制,为开展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分子依据。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结果,为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提供了精准治疗策略,带来了福音。

原文标题:

Mutational Landscape of Secondary Glioblastoma Guides MET-Targeted Trial in Brain Tumor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