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Nature子刊:纳米自噬抑制剂治疗实体瘤新进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8年10月26日 来源:上海交大
编辑推荐:
细胞自噬与凋亡、衰老等都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现象,是依赖溶酶体途径对胞质蛋白和细胞器进行降解的一种过程,在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防止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也可能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合作研究发现,纳米金刚石可以用作一种安全高效的自噬抑制剂,显著提高三氧化二砷对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该研究工作以Nanodiamond autophagy inhibitor allosterically improves the arsenical-based therapy of solid tumors为题,于10月1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doi: 10.1038/s41467-018-06749-2)。
细胞自噬与凋亡、衰老等都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现象,是依赖溶酶体途径对胞质蛋白和细胞器进行降解的一种过程,在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防止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也可能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是中国研究者发现可治愈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特效药,其分子机制在于选择性诱导白血病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凋亡)。然而,砷剂药物对于实体瘤的治疗效果较为有限。其原因在于实体瘤细胞中自噬水平较高,与凋亡形成拮抗,阻碍了实体瘤细胞进入程序性死亡。
实验(a)和示意图(b)显示三氧化二砷与纳米金刚石联用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治疗实体瘤。a左:肿瘤组织中砷分布的X射线荧光显微成像图。a右:肿瘤组织电镜图(左)和肿瘤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右)。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樊春海团队(樊春海教授及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诸颖、王丽华等)提出了一种将纳米金刚石与砷剂联用的方案,并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展示出很好的效果。纳米金刚石在进入肝脏肿瘤后,可以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自噬水平。
而同步辐射硬X射线荧光成像技术证明纳米金刚石和砷剂在肿瘤组织/细胞中是分离的,在功能上靶向不同的细胞途径,即自噬与凋亡。两者在肝癌细胞中的代谢耦联显著促进了程序性细胞死亡。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在肝原位肿瘤小鼠模型上的结果显示,肝肿瘤缩小达91%(而单用砷剂药物的对照组仅缩小28%)。联合治疗组小鼠在150天内的存活率为100%,且晚期肝癌并发的症状明显减轻。治疗结束后80%小鼠继续存活20周以上。该工作为扩大三氧化二砷的治疗范围,特别是对实体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原文标题:
Nanodiamond autophagy inhibitor allosterically improves the arsenical-based therapy of solid tumor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6749-2
婵炴垶鎸搁鍫澝归崶顒€违濠电姴瀚惌搴ㄦ煠瀹曞洤浠滈柛鐐存尦閹藉倻鈧綆鍓氶銈夋偣閹扳晛濡虹紒銊у閹峰懎饪伴崘銊р偓濠氭煛鐎n偄濮堥柡宀€鍠庨埢鏃堝即閻樿櫕姣勯柣搴㈢⊕閸旀帡宕濋悢鐓幬ラ柨鐕傛嫹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