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发表权威期刊文章:慢性期内囊中风与脑桥中风的脑结构改变

【字体: 时间:2017年11月15日 来源:天津医科大学

编辑推荐: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影像科的研究人员报道了慢性期内囊中风与脑桥中风的脑结构改变,指出内囊中风患者与脑桥中风患者继发性脑结构损伤及可塑性的模式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可能为不同部位皮层下运动通路中风患者制定更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影像科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lterations in Chronic Capsular versus Pontine Stroke”的文章,报道了慢性期内囊中风与脑桥中风的脑结构改变,指出内囊中风患者与脑桥中风患者继发性脑结构损伤及可塑性的模式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可能为不同部位皮层下运动通路中风患者制定更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影像学领域著名期刊《Radiology》(2016年影响因子7.296,五年平均影响因子7.648)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天津医科大学于春水教授,第一作者为姜琳博士。

中风后,梗死灶的位置往往差异很大,这种病灶位置的差异被认为与患者的功能预后相关。内囊中风与脑桥中风虽然都可能损伤皮层下运动通路,但二者累及的邻近的脑内结构不同。大

量研究证实,中风慢性期继发性脑结构损伤与可塑性是并存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数据,比较慢性期内囊中风、脑桥中风及正常被试继发性脑结构损伤及可塑性,得到不同部位皮层下运动通路中风隐匿性脑损害模式与神经康复机制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内囊中风患者与脑桥中风患者病灶同侧前岛叶皮层灰质体积均下降,而双侧辅助运动区灰质体积较正常明显增加。此外,所有内囊中风患者病灶同侧感觉运动皮层的灰质体积均萎缩,而脑桥中风患者表现为双侧小脑的萎缩。与此同时,实验还发现左侧病灶组脑桥中风患者楔前叶的灰质体积增加,且右侧病灶组内囊中风患者额中回的灰质体积增加。

这一研究的结果说明内囊中风患者与脑桥中风患者继发性脑结构损伤及可塑性的模式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可能为不同部位皮层下运动通路中风患者制定更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原文标题:

Structural lterations in Chronic Capsular versus Pontine Stroke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