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SCI,只论成就:张亭栋获2015年“求是奖”

【字体: 时间:2015年09月2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四年前的一篇博文,在这篇题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文章中,虽然大家的关注点在于知名科学家饶毅提出值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医药成果上,但是这两位老一辈对中国传统药物的研究应用做出极大贡献的科学家名字我们也都记住了:一位是热衷于砒霜研究的张亭栋(曾入选2011年生物通生命科学十大风云人物)……

  

生物通报道: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四年前的一篇博文,在这篇题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文章中,虽然大家的关注点在于知名科学家饶毅提出值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医药成果上,但是这两位老一辈对中国传统药物的研究应用做出极大贡献的科学家名字我们也都记住了:一位是因青蒿素而闻名天下的屠呦呦,另一位则是热衷于砒霜研究的张亭栋(曾入选2011年生物通生命科学十大风云人物)。

今年,83岁的张亭栋教授又荣获了“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这位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其突出贡献不仅止于43年前在《黑龙江医药》杂志上发表了“癌灵1号”的开创性论文,更多的在于他通过合作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将这种重要方法推广到了全球,使之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也成为了中医药现代化里程碑式的杰出成果。

一个民间秘方

武侠小说和古装片中常提及的“鹤顶红”其实就是砒霜,这种最古老的毒物无臭无味,外观为白色霜状粉末,故称砒霜。砒霜能麻痹毛细血管,造成心、肝、肾、肠充血,仅微量就能夺人性命。

然而一些老中医却用含砒霜的毒药给人治肿瘤,上个世纪70年代,张亭栋教授在一家公社医院就听说了这个事,因为他本身主攻血液病,因此具体的了解了下,这个老中医的药水里,有三味药:砒霜(融入水后为亚砷酸)、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张亭栋与同事们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去除了蟾酥和轻粉后,这种药水的伤肾、头晕等毒副作用小了,但抑癌效果依旧很好。经过几个月的动物实验,他们研制出了“癌灵1号注射液”。

1973年,张亭栋等人在《黑龙江医药》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论文,1979年,张亭栋和荣福祥在《黑龙江医药》又发表了题为《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辩证论治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研究论文。总结了从1973-1978年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共55例,这55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之后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分子机制,同样研究该课题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王振义教授和他的团队邀请张亭栋前往合作攻关。

经过多年努力,他们发现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使癌细胞凋亡,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砷剂对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等也显露出可喜疗效。

1996年12月,全美血液学大会在美国召开,张亭栋和时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陈竺受邀参加。陈竺发言时详细介绍了砷剂治疗复发的白血病症15例,其中14例获得完全缓解,当时,会场轰动了。

1998年,世界最权威的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美国科学家论文,代表国际医学界广泛接受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后成为首选疗法。

三氧化二砷的临床应用

在1997年,张亭栋及其合作者们在临床上都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3型病人活下来的多,这就提示,是不是这种治疗对3型的病人有特异性的作用?另外从临床治疗的缓解率、从长期收获5年的观察看,3型病人存活率也高。

由此张亭栋等人最后确认并清晰的提出,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也就是M3型白血病(即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1957年由瑞典的一位学者首先命名,当时被认为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英文缩写APL,也即AML-M3型,占所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0-25%。

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这种病是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疾病,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病毒可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但还有许多因素如放射、化学毒物(苯等)或药物、遗传素质等可能是致病的辅因子。

不论SCI,只论成就

虽然张亭栋教授发表了有关癌灵1号治疗M3型白血病及其它学术论文上百篇,但他最重要的成果在于奠定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这一重要认知,并将其在临床应用上推广使用。

张亭栋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个病例,1974年,一个叫董秀芝的患者来到医院,怀有7个月身孕的她,牙齿、鼻腔等多处部位出血不止,到医院后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沉重的打击诱发流产。在医务人员的鼓励下,她开始接受砷剂治疗,4个月后能够站立,12个月后顺利出院。两年后董秀芝产下一个健康男婴。

在2011年荣获葛兰素·史克公司颁发的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的时候,张亭栋教授就曾表示过,“国际上出名、得什么奖,对我没啥影响。我是个医生,只是想能治好病人。”

(生物通:张迪)

附:

求是科技基金会1994年由著名实业家査济民创立,至今共有260位在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等科技领域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获得基金会奖励,其中“求是终身成就奖”1位,“杰出科学家奖”24位。

今年的“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在连续三年空缺之后,今年颁给了来自厦门大学的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疫苗研究团队。据了解,该团队经过20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中国疫苗领域重要的创新团队,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应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研制出重组类病毒颗粒疫苗。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文汇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