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释疑:防控埃博拉病毒重在控制传染源

【字体: 时间:2014年08月07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编辑推荐:

  埃博拉病毒疫情在西非愈演愈烈。8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埃博拉病毒已导致826人死亡,比上次报告时的729人足足多了近百人。尽管世卫组织表示中国民众无须对埃博拉疫情恐慌,但疫情还是引起中国公众高度关注。

  回放:埃博拉病毒疫情在西非愈演愈烈。8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埃博拉病毒已导致826人死亡,比上次报告时的729人足足多了近百人。

  尽管世卫组织表示中国民众无须对埃博拉疫情恐慌,但疫情还是引起中国公众高度关注。

  疑问:埃博拉病毒为何具有高传染性?目前是否有疫苗可以注射?会不会在国内大规模暴发?应该如何防范?

  解答: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于20世纪70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近日,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刘富强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说,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国人出行非洲须引起重视。

  刘富强表示,自1976年在非洲中部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暴发流行后,埃博拉病毒已在非洲中部形成地方流行,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很高,严重危害疫区人群健康。

  是什么导致该病毒传染至人体?刘富强解释说,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均可为该病传染源。该病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两种。其中,病人和带病毒的亚临床感染者通过接触,特别是血液、排泄物及其他污染物传播。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气溶胶传播则主要是指吸入感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等。

  他同时表示,目前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亡。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非重症患者发病后两周内可以恢复。

  那么,应如何对涉嫌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进行筛查和确认呢?刘富强介绍说,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资料来自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病人、感染动物接触史。临床表现有起病急、发热、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

  一旦确认被该病毒感染,应该如何治疗呢?刘富强说,该病无特效治疗措施,主要以对症和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继发感染,治疗肾功能衰竭、出血等并发症。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说,北京一直在密切关注埃博拉疫情的动态发展情况,并加强了对病毒的相关检疫和监测,“已对各级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诊疗、实验室技术、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方面的培训”。同时,相关实验室已具备检测该病毒的能力,一旦病例进入北京,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可疑病例。

  “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无疫苗可以预防。因此,控制传染源是预防和控制埃博拉出血热的最重要措施。”刘富强告诉记者。

  他还提醒说,出行非洲的旅客应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及预防措施,在境外应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有症状的人员。如在境外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可向所在国使领馆寻求帮助。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