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科院最新Science发布突破性成果

【字体: 时间:2014年07月0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心脏内壁的冠状动脉血管是出生前由已存在的,心脏外壁中的胚胎血管通过一个称为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的过程完成。但是最新一项研究指出,冠状血管中很大一部分是伴随着新生儿快速生长的心脏组织生成的,而且通过小鼠实验也表明,这些血管的来源与之前认为的并不相同。

  生物通报道: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心脏内壁的冠状动脉血管是出生前由已存在的,心脏外壁中的胚胎血管通过一个称为血管生成angiogenesis的过程完成。但是最新一项研究指出,冠状血管中很大一部分是伴随着新生儿快速生长的心脏组织生成的,而且通过小鼠实验也表明,这些血管的来源与之前认为的并不相同。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4日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周斌(Bin Zhou)研究员,周斌研究组主要研究方向为寻找在心血管疾病病理过程中调控心肌细胞增殖分化和冠状动脉血管新生的靶点,通过调控这些信号通路来改善病理过程,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冠心病居全球因疾病死亡之首,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研究冠状动脉的形成过程和发育机制,有助于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供给心肌泵血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当冠状动脉堵塞时心脏病发作,可导致心肌死亡。之前的研究表明在发育过程中,冠状动脉起源于静脉窦(只存在于胚胎中的一个心腔)细胞或心外膜细胞。

而在最新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出生后几周内快速生长的冠状血管,实际上是来自于心内膜endocardium,或者说是心腔最内层组织。

研究人员利用特殊的分子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这些细胞能形成心内膜,然后对小鼠胚胎,以及小鼠出生后一周内观察这些细胞的变化。结果他们发现源自心脏小梁(trabeculae)——一种薄薄的,位于心内膜和心脏外层之间的网格状结构——的一组细胞变成了内壁血管。

这一发现提出了产后冠状动脉血管生长的一种新观点,也为理解心脏疾病以及心脏再生医学提出了新的内容。同期Science杂志中,另两位学者C. Geoffrey Burns何Caroline Burns从其它的角度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

此外,周斌研究组此前还曾首次成功构建的AplnCreER基因敲入小鼠模型,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进行遗传标记谱系示踪,发现心外膜下内皮细胞是心脏发育过程中心肌内冠状动脉血管的主要来源,既能够迁移到胚胎心室的致密心肌层形成冠状动脉,也能够在心室表面形成冠状静脉。

这些心外膜下内皮细胞主要来源于静脉窦和心房的心内膜,是心脏发育过程中冠状动脉和静脉共同起源。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谱系建立的研究工作为心血管发育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物通:万纹)

原文标题:

De novo formation of a distinct coronary vascular population in neonatal heart

作者简介:

周斌 博士 研究员 心脏发育与再生研究组组长

个人简介:
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系,2006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6年至201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受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

研究领域: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发育受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的精细调控。在成体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病理过程中,许多在心脏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行为和信号转导通路发生重构。本实验室主要研究关键转录因子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探索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分子机理,以及心肌细胞再生。主要实验方法学包括转基因动物模型、基因芯片技术、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利用这些方法寻找在心血管疾病病理过程中调控心肌细胞增殖分化和冠状动脉血管新生的靶点,希望通过调控这些信号通路来改善病理过程,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