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新基因

【字体: 时间:2014年03月1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目前,由德国波恩、曼海姆和瑞士巴塞尔的科学家带领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联的两个新基因,此外,他们还确认了另外三个嫌疑基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3月11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生物通报道:先是在世界的顶端,然后在绝望的深渊——这就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极端情绪变化。双相情感障碍,又名狂躁抑郁症、躁郁症,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DSM-IV中将双相障碍分为两个亚型,双相I型指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双相II型指有轻躁狂及重性抑郁发作,无躁狂发作。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目前,由德国波恩、曼海姆和瑞士巴塞尔的科学家带领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与这种普遍疾病关联的两个新基因,此外,他们还确认了另外三个嫌疑基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3月11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约有1%的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经受一种名副其实的情绪过山车:在极端变化期间,他们经历有妄想症的狂躁期,内驱力增加和睡眠需求减少,以及严重情绪低落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爆发。

这种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理解,但是,除了心理诱因之外,遗传因素发挥很大的作用。巴塞尔大学医院人类遗传学系主任Sven Cichon教授指出:“没有一个基因对躁郁症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显著相关的基因有很多,这些基因以一种复杂的方式,与环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

来自24,000人的遗传学数据
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解码几个与双相情感障碍有关的基因。2010年,由台湾26家医学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1型躁郁症致病基因:华人学者Nature子刊发现躁郁症基因

在进一步对遗传风险区域的探索中,研究人员与波恩大学医院的Markus M. Nöthen教授、曼海姆精神卫生研究中心的Marcella Rietschel教授和巴塞尔大学医院的Sven Cichon教授一起,对来自一个国际研究合作的空前数量的患者:来自2,266名抑郁症患者和5,028名对照者的遗传数据,结合现有的数据集合分析。总的来说,研究人员将9747例患者的遗传物质数据,与14,278名健康人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对于参与躁郁症基因的研究,犹如大海捞针。Sven Cichon教授指出:“单个基因的贡献很小,因此,我们通常无法在遗传差异的‘背景噪音’下发现它们。只有来自大量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DNA与相同数量健康人的遗传物质进行比较时,才能从统计学上证实存在的差异。”


发现两个新基因和确认三个已知区域
研究人员通过对24,045名患者和对照者样本的230万个SNP进行研究,呈现了来自目前最大的B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在5个染色体区域发现了56个全基因组显著SNP,包括以前报道的风险位点:“ANK3”、“ODZ4”和“TRANK1”,以及5号染色体上的“ADCY2”基因和6号染色体上的“MIR2113-POU3F2”区域。其中两个区域是新发现的:“ADCY2”基因和 “MIR2113-POU3F2”区域。曼海姆心理健康中心研究所的精神病教授Marcella Rietschel称:“我们目前的研究从统计学上更好地证实了这些基因区域。”

研究人员对于新发现的“ADCY2”基因区域特别感兴趣。它编码一种酶,这种酶参与信号到神经细胞的传导。波恩遗传学教授Markus Nöthen解释说:“这非常符合我们观察到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脑某些区域中的信号传递受损。”在他们对基因区域的寻找过程中,研究人员逐渐明确了躁狂抑郁症的原因。他们的目的是寻找新疗法的出发点。(生物通:王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reveals two new risk loci for bipolar disorder
Abstract:Bipolar disorder (BD) is a common and highly heritable mental illness an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 have robustly identified the first common genetic variants involved in disease aetiology. The data also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for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additional risk loci, each contributing a relatively small effect to BD susceptibility. Large samples are necessary to detect these risk loci. Here we present results from the largest BD GWAS to date by investigating 2.3 million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in a sample of 24,025 patients and controls. We detect 56 genome-wide significant SNPs in five chromosomal regions including previously reported risk loci ANK3, ODZ4 and TRANK1, as well as the risk locus ADCY2 (5p15.31) and a region between MIR2113 and POU3F2 (6q16.1). ADCY2 is a key enzyme in cAMP signalling and our finding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BD.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