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强迫性酗酒的神经环路机制

【字体: 时间:2013年07月26日 来源:生物360

编辑推荐:

  日前,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科学家发现了大鼠强迫性饮酒的神经环路机制。

  

日前,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科学家发现了大鼠强迫性饮酒的神经环路机制。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抑制前额叶和伏隔核之间的神经联系能够降低大鼠强迫性饮酒行为,而前额叶参与到神经系统高级功能如思考,风险评估等;而伏隔核与奖赏和动机等行为相关。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目前已经有多个经 FDA 批准上市的针对该环路的药物,而这些药物将有望能够治疗酗酒行为。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每天给大鼠喂食两种 20% 的酒精,一种是单纯的酒精,另一种混合有苦味剂奎宁。研究人员表示,酒精-奎宁溶液就像未加糖的伏特加,是大鼠强迫性饮酒行为研究的一种常用溶液。他说对于大鼠来说苦味是饮酒造成的负面结果,就像人类饮酒也会产生很多后果一样,诸如有可能因饮酒而失业,家庭破裂,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很多人还是要选择饮酒。

研究人员指出,酗酒大鼠的 NMDA 受体明显升高,该分子能够激活神经系统。注射 NMDA 阻断剂后,大鼠饮用酒精-奎宁溶液的量明显减少,而饮用纯酒精的的量未受影响。换句话说,只有强迫性饮酒行为收到影响。

科学家重点关注于大鼠内侧前额叶和岛叶两个脑区,内侧前额叶在抉择过程中起作用,岛叶与自我意识和情感相关。研究人员解释道,在理性情况下,这些脑区告诉你哪些事物是可能有害的,需要尽快远离这些事物。但是一旦你是强迫性饮酒者,这些脑区就会告诉你再喝一点吧,没有关系的。

科学家采用光遗传技术将一种光敏感蛋白 halorhodopsin 注射到该脑区。通过埋植在大鼠脑中的光纤进行光照来激活 halorhodopsin 蛋白,导致该脑区功能受到抑制。科学家发现抑制该环路明显降低了大鼠摄取酒精-奎宁溶液的量。

研究人员的两种方法都抑制了大鼠强迫性饮酒行为,即采用 NMDA 阻断剂和直接抑制神经环路,从而鉴定出了该行为的相关脑区以及分子机制。

研究人员计算下一步在临床中对强迫性饮酒病人进行试验,测试 NMDA 阻断剂的效果。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强迫性酗酒|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