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最新文章指出H7N9越来越适应人体

【字体: 时间:2013年05月1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今年爆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引发了多方关注,至今已经有超过上百人感染这种病毒,各方面数据表明这种病毒的感染与环境病毒来源存在密切的关联。来自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近期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解析了H7N9病毒新出现的一些特征,指出其中的一种氨基酸置换也许将对病毒空气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生物通报道:今年爆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引发了多方关注,至今已经有超过上百人感染这种病毒,各方面数据表明这种病毒的感染与环境病毒来源存在密切的关联。

来自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近期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解析了H7N9病毒新出现的一些特征,指出其中的一种氨基酸置换也许将对病毒空气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杭州,以及数据库中的人感染H7N9病毒序列,并与H7型流感病毒进行了比对,发现了病毒序列与其环境来源相关病毒最为接近的两例患者样品,而另两例则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在杭州出现了几种H7N9病毒。但还不确定杭州H7N9的多样性,是否导致了病毒宿主适应性,或者说是在传染给人类之前出现的。

目前虽然在动物模型中已经发现了病毒的一些变异形式,但是关于新型H7N9病毒在人类起源的发病机理,至今还不清楚。这篇文章指出在新发病毒的血凝素氨基酸序列中第226位,出现了异亮氨酸对甲谷氨酰胺的替换。

前者与亮氨酸具有相似的特征,而亮氨酸正是禽类和人类受体结合的一种关键氨基酸,也许会对病毒空气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H7N9这一位点上的这种置换是首次观察到,也许这表明了H7型病毒一种适应宿主的新特征。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新型H7N9病毒正在快速进化中,此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表明,造成这次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的重配病毒,主要由4个不同来源的流感病毒重配而成。

其中病毒的表面抗原血凝素(HA)基因很可能来源于我国长江三角地区的鸭群中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而这种病毒很有可能是由在东亚迁徙线路上的候鸟传入我国长三角地区鸭群中。另一个表面抗原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最可能来源是经过我国的迁徙候鸟,而鸭群很可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宿主将野鸟的病毒传入家禽。从HA和NA基因进入我国鸭群的时间来看,HA基因要早于NA基因。另外6个内部基因片段来源于在我国家禽中(主要是鸡群)流行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这6个基因片段并非单一来源,其中非结构蛋白基因(NS)更可能来源于江苏周边的鸡群,而其他5个片段来源于上海、浙江附近的鸡群。造成6个内部基因片段多样性的原因很可能与家禽的运输有关。

同时,病毒基因的系统演化和蛋白质一级结构分析表明,这次暴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至少有2个不同的分支,它们在病毒的受体结合特性、“达菲”耐药性等方面有不同的表征。该研究成果对准确判断病毒来源、切断病毒重配与传播途径、有效控制病毒扩散、预判禽流感病毒暴发的潜在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检索:

Li J, Yu X F, Pu X Y, et al. Environmental connections of novel avian-origin H7N9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and virus adaptation to the human. Sci China Life Sci, 2013, 56(6), 485-492. doi: 10.1007/s11427-013-4491-3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