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首席科学家Cancer Res癌症研究新发现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04月03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日来自第三军医大学、中山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一条对于肺腺癌干细胞样细胞自我更新和致瘤潜能维持至关重要的信号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28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第三军医大学、中山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一条对于肺腺癌干细胞样细胞自我更新和致瘤潜能维持至关重要的信号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28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卞修武( Xiu-wu Bian)教授。其专业特长是神经肿瘤病理诊断,在脑肿瘤尤其在胶质瘤血管生成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并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2000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在我国,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肺癌,在各类癌症引起的死亡中高居榜首。肺腺癌是肺癌的各种亚类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每年全球确诊的新增肺癌病患中约占40%。不同于鳞状细胞肺癌和未分化癌,肺腺癌的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由于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确诊时多属于中晚期。对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与干细胞之间关系的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理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除白血病外,乳腺癌、肾癌、脑肿瘤等实体瘤也存在肿瘤干细胞。自2005年,研究人员从小鼠非小细胞肺癌模型最初阶段分离到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ASCs)后,陆续有文献报道从肺腺癌、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发现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ancer stem-like cells ,CSLCs),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于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潜在机制仍不是很清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切取自肺腺癌患者的新鲜样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证实在肺腺癌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高表达与癌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ALDH1A1的表达呈正相关。IGF-1R激活通过PI3K/AKT/GSK3β/β-catenin级联反应,促进了人类肺腺癌干细胞样细胞上的POU5F1表达。POU5F1随后与β-catenin和SOX2形成一种新复合物,结合到Nanog启动子上调控转录,从而维持了肺腺癌干细胞样细胞自我更新。
研究人员证实,遗传和药物抑制IGF-1R可破坏肺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的体内自我更新和致瘤能力。在一个体内异种移植肿瘤模型中,他们证实抑制IGF-1R或POU5F1,可以抑制人类肺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的致瘤潜力。通过分析切取自200名肺腺癌患者的病理学样本,研究人员发现高表达的IGF-1R与β-catenin、POU5F1共定位,这预示着不良的预后。
新研究证实IGF-1R介导POU5F1表达,与β-catenin和SOX2形成一种复合物,对于肺腺癌干细胞样细胞自我更新和致瘤潜能至关重要。临床综合检测IGF-1R、β-catenin和POU5F1的表达,对于预测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生物通:何嫱)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β-catenin/POU5F1/SOX2 transcription factor complex mediates IGF-1 receptor signaling and predicts poor prognosis in lung adenocarcinoma
Cancer stem-like cells (CSLCs) are crucial in tumor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for the self-renewal of cancer cells remains undefined. In the study,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specimens freshly excised from patients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 (LAC) showed that high express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IGF-1R) in LAC cell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s of cancer stem cell markers, CD133 and ALDH1A1. IGF-1R activation enhanced POU5F1 expression on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stem-like cells (LACSLCs) through PI3K/AKT/GSK3β/β-catenin cascade……
作者简介:
卞修武
男,1965年生,安徽寿县人,博士,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第三军医大学病理学研究所所长、病理学教研室主任、西南医院病理科(全军临床病理专科中心)主任,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得者。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总后“科技银星”、“优秀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第一批高校创新团队“肿瘤血管生成分子机制与抗癌新药研究”学术带头人,重庆市首期“两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时还担任国际神经病理学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理专业组委员、全军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担任《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和《J Med Coll PLA》等8种统计源期刊编委、常务编委或特邀编委,担任过科技部"973"项目评委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