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Cell:生命之初就是如此简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大多数细菌都具有细胞壁结构,不过许多细菌也能转变为缺乏细胞壁的L型状态,这时的细菌结构就与原始细胞很类似。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揭开了L型细菌分裂和增殖的详细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生命之初的细胞增殖,也为应对细菌的抗生素抗性带来了新启示,文章于二月二十八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在大约四十亿年前,我们的星球逐渐冷却下来,出现了最早的生命。那时,原始细胞能够在没有蛋白机器和细胞壁的情况下,仅依赖一层薄薄的脂质膜进行复制和分裂。现在科学家们终于可以解释,这些缺乏重要结构的原始细胞是如何进行增殖的。
大多数细菌都具有细胞壁结构,不过许多细菌也能转变为缺乏细胞壁的L型状态,这时的细菌结构就与原始细胞很类似。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揭开了L型细菌分裂和增殖的详细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生命之初的细胞增殖,也为应对细菌的抗生素抗性带来了新启示,文章于二月二十八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
“令我感到惊奇的是,这一机制非常简单,不需要任何以蛋白为基础的复杂装置,”文章资深作者,纽卡斯尔大学的Jeff Errington说。“这很可能就是进化之初原始细胞的增殖方式。”
主要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结构围绕在细胞外,负责提供保护和维持细胞形态。已知的所有主要细菌种系都具有细胞壁,这些细菌的共同祖先很可能也具有细胞壁结构。这种结构对于细菌非常重要,许多抗生素就是以细胞壁为攻击目标的。不过,也有不少传染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转变状态成为L型菌,并以此抵抗抗生素。
L型细菌中最显著的事件是,细菌的增殖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依赖精密而复杂的细胞分裂机制。在增殖时,L型细菌的形态变得不规则,并且形成细胞表面突起,这些突起解离后就成为子代细胞。尽管已经鉴定了一些与细菌L型状态有关的基因突变,但人们对L型细菌增殖的分子机制还不甚了解。
现在,纽卡斯尔大学的新研究解决了这一问题。Errington及其团队确定了L型细菌增殖必需的两个遗传学改变,其中一个突变提高了细胞膜中脂肪酸的产量,并由此增大了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研究显示,上述引发膜过量合成的突变,足以驱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进行L型分裂。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人工增加细胞表面积,的确可以在野生型原生质体中,诱导L型形态改变和细胞分裂。由此他们提出,L型细胞分裂背后的机制,是一个简单的生物物理学改变,即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不平衡。
“我们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L型细菌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它们引发疾病和抵抗抗生素的机制,” Errington说。“这项研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系统模型,可用于解析约四十亿年前原始细胞的增殖机制,那时我们的星球上甚至还没有出现细菌。”
(生物通编辑:叶予)
生物通推荐原文摘要:
Excess Membrane Synthesis Drives a Primitive Mode of Cell Proliferation
The peptidoglycan cell wall is a hallmark of the bacterial subkingdom. Surprisingly, many modern bacteria retain the ability to switch into a wall-free state called the L-form. L-form proliferation is remarkable in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normally essential FtsZ-based division machinery and in occurring by membrane blebbing and tubulation. We show that mutations leading to excess membrane synthesis are sufficient to drive L-form division in Bacillus subtilis. Artificially increasing th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