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重组人源抗体阻击狂犬病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2年06月08日 来源:河北日报
狂犬病,以100%的病死率令人谈之色变。如今,随着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抗体的研制成功,狂犬病的高发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
基因序列全部来源于人,依靠基因重组技术生产,抗体注入人体后有效降低排异反应,达到应急预防目的,弥补了被狗咬伤与注射狂犬疫苗后产生主动性抗体之间时段无抗体的空白。由华药抗体药物研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导,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抗体,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批文并顺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基因重组人源抗体这一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将使成功防治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疾病成为可能。”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段宝玲对成立仅仅两年的华药抗体药物研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颇感自豪:“他们正在以其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体系,为华药产业升级、迈向高端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和强有力推动。
从人血清到重组人源抗体
——— 消除人体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效,用药量仅为原来的千分之一
“重组人源抗体一直是我国抗体技术攻关的主要方向。”5月16日,华药抗体药物研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健,一边带领我们参观一边进行讲解。我们看到,在纯化实验室中,两名“全副武装”的科研人员,正在利用先进的自动层析系统对抗体药物样品进行分离纯化。“重组人源抗体的基因序列全部来源于人体,从而可以最大程度消除人体免疫系统对异源性蛋白的排异反应。”高健解释,就狂犬病而言,目前常用的抗狂犬病毒抗体是来源于人血的抗狂犬病毒血清,从人血浆中提取制备,不但存在异源蛋白的免疫反应,而且市场供应量受血浆来源限制,并具有潜在血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狂犬病的防治需求。
根据狂犬病控制联盟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报告,全球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数高达5.5万人,即平均每10分钟有1人死于狂犬病。我国属于狂犬病的高发国家之一,近十年来每年病例数在2000-3000例,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
“按照标准的免疫程序(五针)注射狂犬疫苗后,80%的人群在14天左右才能产生足够量的抗体抵制狂犬病毒的侵袭,还有20%左右的人群即便打过疫苗也无法产生抗体。”高健说,在主动免疫抗体产生的空当,病毒会以每小时5毫米的速度向中枢神经转移,一旦进入脑部就会最终致人发病死亡,这对于头面部、颈部或手部多处被狗咬伤的严重病人及儿童更具有杀伤力。“因此,在人体没有建立起自身抗体防御系统之前,寻找到一种能马上起效且作用强大的被动性外源抗体,对于阻断狂犬病毒感染尤为重要。”
“但是,由于血源来源量的限制,目前市场上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药物不能大量生产,不足50万人份的市场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每年800万人份的需求。”高健表示,使用这种抗体,以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计算,一次注射至少要1500元,价格比较昂贵。“这些制约因素,使重组人源抗体的研发显得更为迫切。”
“2003年华药就进入了重组人源抗体研究领域。”段宝玲说,如今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抗体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少数国家的封锁和垄断,使我国在这一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重组人源抗体基因序列全部来源于人,就像给抗体装上了一把万能钥匙,很容易获取人体的信任,与病毒主动结合,诱导我们的免疫系统把这些外来侵略者杀掉。”高健尽可能浅显地向笔者描述这项新技术:重组人源抗体的结构和人自身的抗体结构一模一样,从而能消除人体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效。“原来需要注射1g血源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现在1mg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抗体就已足够,剂量是原来的千分之一。”
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抗体
——— 售价可降低三分之二,带来上亿元效益
“‘生产中国老百姓都用得起的抗体’是我们实验室追求的目标。”高健表示,以狂犬抗体为例,利用重组方式生产的人源抗体将不再需要从人血中提取,从而解决了血源来源稀少的问题,价格也大幅度降低,使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
“可别小看这小小一支药,投产后初期产量预计100万人份,每人份售价即使按血源免疫球蛋白制品售价三分之一计算,每年就将给华药带来上亿元实实在在的效益。”段宝玲说,我们希望通过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抗体的研制带动华药产业升级。
技术虽然得到突破,但生产工艺一直受制于人。“如今我们在新型生物反应器技术研发上已有很大进展,正在代替过去的细胞转瓶生产工艺。”高健解释,以前疫苗生产过程中需要集中许多小转瓶培养细胞,而现在,一个50升的反应器就可以替代上千个转瓶的工作量,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均一性,而且能大幅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综合成本。“该技术已在多个疫苗产品的生产中进行了应用试验,成熟后可以实现国产化替代,为新抗体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保障。”
“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抗体的研发成功,将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产业空间,可以促进其他蛋白药物的研制及后续新抗体药物的研发。”高健透露,重组全人源抗体技术的突破将为病毒感染类疾病提供革命性的治疗手段。“这有利于引领国内生物制药的技术升级与改造,实现我国在抗体药物开发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改变我国生物技术药物低水平重复的局面。”
创新没有终点。目前,在华药抗体药物研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识别病毒能力更强的狂犬病毒抗体第二代产品正在紧张地研发中。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劤缂嶅﹪寮婚敐澶婄闁挎繂鎲涢幘缁樼厱濠电姴鍊归崑銉╂煛鐏炶濮傜€殿喗鎸抽幃娆徝圭€n亙澹曢悷婊呭鐢帞澹曢崸妤佺厵閻庣數枪鏍¢梺鍝ュУ閸旀瑩寮婚敐鍛傛棃鍩€椤掑嫭鍋嬮柛鈩冪懅缁犳棃鏌熼悜姗嗘畷闁绘挻娲熼弻鏇熺箾閸喖濮庨梺閫炲苯澧柟顔煎€垮畷娲倷閸濆嫮顓洪梺鎸庢濡嫭绂嶈ぐ鎺撶厽閹肩补鍓濈拹鈥斥攽椤旇姤灏﹂挊鐔哥節闂堟稓澧㈢痪鎹愭闇夐柨婵嗘处閸も偓婵犳鍠栭悧濠囧Φ閸曨垰惟闁靛鍨甸崥顐︽倵濞堝灝鏋涙い顓犲厴楠炲啴濮€閵堝棗浜楅柟鑹版彧缁插潡寮虫导瀛樼厽闁绘柨鎽滈惌濠勭磼缂佹﹫鑰块柣娑卞枛铻栭柛娑卞枛娴滃綊鎮楃憴鍕婵炲眰鍔戦、娆撳即閵忊檧鎷洪梺鍛婄☉閿曪絿娆㈤柆宥嗙厱闁靛ǹ鍊曞畵鍡涙煕閳瑰灝鐏茬€规洖銈告俊鐑芥晜閹冪闂備浇顕х换鎺楀磻濞戞瑦娅犲ù鐘差儌閳ь剚鐗犲畷妤冪箔鏉炴壆鐩庨梻浣瑰濞叉垿鎮為敃鍌涘仧妞ゅ繐鐗婇悡蹇涙煕閵夋垵鍠氭导鍐╃節绾版ê澧查柟顔煎€规穱濠囨倻閼恒儲娅嗙紓鍌欑劍閿曨偆妲愬Δ鍛拻闁稿本鐟︾粊鐗堛亜閺囩喓澧电€规洘婢橀~婵堟崉閾忕櫢绱遍梻浣虹帛濮婂宕曢妶澶涚稏闁哄洢鍨洪悡娆撴煟閹寸伝顏勨枔妤e啯鐓熼柡鍐ㄥ€搁崝瀣倵濮橆厼鍝洪柡宀€鍠撶槐鎺懳熼搹鍦啰缂傚倷娴囨禍顒勫窗鎼淬劌鐓橀柟杈鹃檮閸嬫劖绻涢崼鐔奉嚋婵絽鑻埞鎴﹀焺閸愩劎绁烽梺纭呮珪閿氶柣锝夘棑閹叉挳宕熼顐㈡闂備礁鎼ˇ浼村吹閿曞倹鏅滈柤鎭掑劚瀵灝鈹戦敍鍕哗妞ゆ泦鍕洸濡わ絽鍟崐鐢告偡濞嗗繐顏痪鐐倐閺屾稒鎯旈敐鍡樻瘓闂侀潧妫旂欢姘嚕閹绢喖顫呴柣妯荤垹閸ャ劎鍘遍梺闈涱槶閸ㄥ搫鈻嶉弮鍌滅<閺夊牄鍔岄埢鏇熸叏婵犲嫮甯涢柟宄版噽缁瑥鈻庨悙顒夋闂傚倷鑳舵灙妞ゆ垵妫濋獮鎰板箚瑜滈崵妤€鈹戦悩鎻掓殶闂傚嫬瀚槐鎺斺偓锝庡幖閸旂數鎮┑鍥︾箚闁绘劦浜滈埀顒佺墵瀹曟繆顦规慨濠佺矙瀹曠喖顢涘☉妯圭暗婵犵數鍋涘Λ娆撳箰婵犳碍鍋傞柡鍥╁枔缁犻箖鏌涢埄鍐炬畷缂佸倸顑嗘穱濠囧箵閹烘梻楔闂佸搫鏈粙鎺旀崲濠靛绀冮柕濞垮労濞兼梹淇婇悙顏勨偓鎴﹀礉婵犲洤纾块柣銏⑶圭粻鏍ㄧ箾閸℃ɑ灏伴柛銈嗗灦閵囧嫰骞嬮鐐╁亾閵堝鐐婇柕濞у啫绠ラ梻鍌欒兌缁垶骞愮粙妫佃顦版惔锝囩厠闂佺粯鍨惰彠濞存粍绮撻弻鏇$疀婵犲倸鈷夌紓浣插亾閻庯綆鍠楅悡娑樏归敐鍥ㄥ殌濠殿喖绉堕埀顒冾潐濞叉﹢宕曟總鏉嗗洨鈧潧鎽滅壕濂告倵閿濆簼鎲鹃柣鎾冲悑閹便劍绻濋崒銈囧悑閻庤娲樼敮鎺楀煝鎼淬劌绠f繝闈涙-閻庢挳姊婚崒娆戝妽婵$偞瀵х粋宥呪堪閸涱垳顦繝鐢靛Т閸婂寮抽敂鐣岀鐎瑰壊鍠曠花鑽ょ磼閳ь剛鈧綆鍋佹禍婊堟煛瀹ュ啫濮€濠㈣锕㈤弻锝嗘償椤旂厧绫嶅┑顔硷龚濞咃綁骞夐幘顔肩闂傚牊绋掑▍娑㈡⒒娴e憡鎲稿┑顕€娼ч~婵嬪Ω瑜嶉崹婵嬫煕椤愩倕鏋旂紒鈾€鍋撻梻浣呵归張顒勩€冮崱娑樻闁逞屽墴濮婄粯鎷呴搹鐟扮闂佹寧姘ㄩ埀顒侇問閸犳牠鎮ユ總鍝ュ祦闁哄稁鍘肩粻娑欍亜閺傚灝鈷旈柨娑欑矒濮婅櫣绱掑鍫b偓鎸庣箾娴e啿娲ら悡婵嬫煕椤愮姴鍔滈柣鎾寸洴閹﹢鎮欐0婵嗘婵犳鍠栭崐鍧楀蓟閻旂⒈鏁婇柛婵嗗娴煎牓鎮楃憴鍕闁稿锕ら悾鐑芥偄閻撳海顓哄銈嗙墬缁氦鈪甸梻鍌欑閹碱偊鎯屾径灞惧床婵犻潧妫涢弳锕傛煏婵炵偓娅撻柡浣革躬閺岋箑螣娓氼垱孝闂佺ǹ顑嗛幑鍥嵁閸ヮ剚鍋嬮柛顐犲灩楠炴劙姊虹拠鑼闁稿濞€椤㈡俺顦抽柟渚垮姂瀹曟帡鎮欑€电ǹ骞嶆俊鐐€栭弻銊╁箹椤愶箑鐒垫い鎺嶈兌缁犳捇鏌i敐鍥у幋妤犵偞甯¢獮瀣籍閳ь剟锝炲鍛斀妞ゆ梻鐡斿▓鏃€淇婇锝嗏拻婵″弶鍔欓弫鎾绘晸閿燂拷 • 氮素循环新发现:土壤中 N2O 通量、来源及微生物群落与碳磷关系探秘 •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18(USP18)通过 POU4F1/PRKAA2 轴调控肺腺癌进展:机制与潜在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