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大连理工唐一源最新PNAS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2年06月1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神经信息学研究所所长唐一源教授发表文章,提出了短时间冥想训练在提高注意力和自控能力的重要作用,之后其研究组又陆续发表文章,报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近期这一研究组又再次发表题为“Mechanisms of white matter changes induced by meditation”的文章,指出了冥想(整体身心调节法,Integrative Body-Mind Training, IBMT)对大脑参与自我调节区域的前区扣带皮质的影响,这也许用于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生物通报道: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神经信息学研究所所长唐一源教授发表文章,提出了短时间冥想训练在提高注意力和自控能力的重要作用,之后其研究组又陆续发表文章,报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近期这一研究组又再次发表题为“Mechanisms of white matter changes induced by meditation”的文章,指出了冥想(整体身心调节法,Integrative Body-Mind Training, IBMT)对大脑参与自我调节区域的前区扣带皮质的影响,这也许用于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唐一源教授与俄勒冈大学Michael Posner)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表明情绪上的改善与轴突密度增加有关,这将促进大脑更多的信号连接,以及髓鞘的扩展。
前区扣带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活性的损伤将会导致注意力缺陷,老年痴呆,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许多失序症。
整体身心调节法IBMT起源自20世纪九十年代,与其它形式冥想不同,这种调节方法依赖于高度认知与机体精神环境的平衡,在2010年,唐教授作为俄勒冈大学访问教授,与俄勒冈大学心理系教授Michael Posner首次报道了基于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与行为调节相关的脑连接的积极结构变化。那项研究是在俄勒冈大学神经成像中心完成,有45位俄勒冈大学本科生参与了研究。
而这项最新研究则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68位大连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参与研究,他们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获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指出参与四周时间的,整体身心调节法IBMT,可能引发大脑前区扣带皮质的有益变化,这说明这种方法可能可以用于预防或治疗特定精神疾病。
在之前的研究中,唐教授研究组通过随机指派的5天的冥想训练组(身体和思想合一的训练方法)与进行放松训练的对照组相比,发现前者其注意力和压力控制力明显较好。
(生物通:万纹)
作者简介:
唐一源教授是全球人类脑计划/神经信息学工作组中国代表,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神经信息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脑功能成像(fMRI,PET,SPECT,ERP)、跨文化认知的脑内信息加工、心理精神问题的脑机制及其干预策略、身心相互作用机制及自我调节、基于脑科学的管理与领导力、自然医学及整体医学、神经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
唐一源教授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把科研成果与脑科学实践相结合,总结出一套整体身心调节法(简称调节法),用于脑科学的实证研究。已在全国多次举办调节法研讨班,多次应邀出访美国、欧洲等国传授调节法,开展身心科学国际合作项目研究。
唐一源教授主持的科研得到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项目,AP Foundation和Bower Foundation等的资助和支持。
唐一源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客座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社会与组织行为中心客座教授,美国University of Oregon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神经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神经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身心医学会正式会员,《生物物理学报》编委,《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Journal of Neuroscience》,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Human Brain Mapping》、《Neuroimage》、《Psychoneuroendocrinology》、《Neuropsychologia》、 《Developmental Sciences》、《Physiology & Behavior》 、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等杂志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科学出版社》等著作5部。
唐一源教授2004年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入选美国 APS Fellow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其研究工作和成果被《Nature》、《Science》、《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等专文介绍,并被美联社、路透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中国日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科技日报》、《读者文摘》等媒体报道。
10x Genomics闁哄倹婢橀幖顪渋sium HD 鐎殿喒鍋撻柛姘煎灠瀹曠喓绱掗崱姘姃闁告帒妫滄ご鎼佹偝閸モ晜鐣遍柛蹇嬪姀濞村棜銇愰弴鐘电煁缂佸本妞藉Λ鍧楀礆閸℃ḿ鈧粙鏁嶉敓锟�
婵炲棎鍨肩换瀣▔鐎n厽绁癟wist闁靛棗锕g粭澶愬棘椤撶偛缍侀柛鏍ㄧ墱濞堟厤RISPR缂佹稒鐩埀顒€顦伴悧鍝ヤ沪閳ь剟濡寸€n剚鏆╅悗娑欏姃閸旓拷
濞戞挸顑堝ù鍥Υ婵犲嫮鐭庨柤宕囧仜閸炴挳鎽傜€n剚顏ら悹鎰╁妺缁ㄧ増鎷呭⿰鍐ㄧ€婚柡瀣姈閺岀喎鈻旈弴鐘虫毄閻庢稒鍔掗崝鐔煎Υ閿燂拷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