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Nature》4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2年04月1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癌细胞系被普遍用作潜伏期(临床前期)模型,来获得有关患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信息。Nature上两篇文论介绍了对人类癌细胞系所做的大规模基因和药理定性工作。两个研究小组中的每个小组利用不同平台和分析方法定性了数百个细胞系。他们的结果是互补性的,证实了很多人类细胞系能够捕捉到它们各自癌症的基因组多样性……
生物通报道: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周刊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其办刊宗旨是“将科学发现的重要结果介绍给公众,让公众尽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识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进展”。近期《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2年03月19日~2012年04月16日):
封面故事: 人类癌细胞系的定性研究
Nature 483 | doi:10.1038/JNature7391cvst-1
发表日期:2012年03月29日
癌细胞系被普遍用作潜伏期(临床前期)模型,来获得有关患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信息。本期Nature上两篇文论介绍了对人类癌细胞系所做的大规模基因和药理定性工作。两个研究小组中的每个小组利用不同平台和分析方法定性了数百个细胞系。他们的结果是互补性的,证实了很多人类细胞系能够捕捉到它们各自癌症的基因组多样性。他们最初获得的发现包括,识别出了有关药物敏感性和抗药性的几个潜在标记。例如,Garnett等人报告了在EWS–FLI1基因转位(常见于Ewing’s肉瘤)和对PARP抑制因子(它们是目前用于其他癌症类型的临床试验的一类药物)的敏感性之间所存在的一种联系。Barretina等人报告了在SLFN11表达与对局部异构酶抑制因子的敏感性之间所存在的一种联系。本期封面所示为正在分裂的纤维肉瘤细胞。
流感病毒的模仿能力
Nature 483 | doi:10.1038/nature10892
发表日期:2012年03月22日
组蛋白是基因功能的必要调控因子。NH2-端部或组蛋白“尾”可以被“翻译后修饰”,对控制基因功能的蛋白复合物的组装来说起一个脚手架的作用。现在,Ivan Marazzi及其同事发现,流感病毒的免疫抑制性NS1蛋白携带一个与组蛋白相似的序列,模仿组蛋白H3的关键特征,其中包括与关键转录调控因子的结合,所以该病毒能够劫持宿主的转录机器。NS1之间以及与“转录伸长复合物”Paf1C的相互作用,被发现是宿主抗病毒反应的关键,从而确认Paf1蛋白是利用合成Paf1拮抗剂进行消炎治疗的一个候选药物。
封面故事: 怎样提高研究经费的使用效率
Nature 484 | doi:10.1038/JNature7392cvst-1
发表日期:2012年04月05日
全球范围内国家预算和公司预算都在缩减,这样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是研究预算的缩减。本期Nature上三篇Comment文章介绍了怎样提高研究经费使用效率的问题。Thomas Marty指出了学术机构三个最常见的缺乏效率的问题:对自主性的误解;不适当的治理结构;领导能力差。Paula Stephan认为,科研机构所提供的经济刺激会起反作用,同时解释了为什么会是这样。Pierre Azoulay介绍了科学方法何以可用于研究经费支持模式的研究。封面图片:Viktor Koen。(Link to Comments pp. 27, 29, 31)
集体运动的物理学
Nature 483 | doi:10.1038/nature10874
发表日期:2012年03月22日
封面故事:
Nature 483 | doi:10.1038/nature10904
发表日期:2012年03月22日
本期封面所示为“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的一个细节内容,它是由Kate Nichols(TED Fellow计划的一个资助对象)制作的一个大型玻璃艺术品,是用银纳米颗粒作为“颜料”创作出来的。作品的颜色来自金属颗粒中电子的振荡(局部化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共振)。这些颗粒的“等离子体激元”性质,使它们对于各种成像、传感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来说很有吸引力。但那些小颗粒(直径不到10纳米)对很多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可能更有意义。在这个尺寸上,当它们接近量子领域时,我们关于它们的“等离子体激元”性质怎样变化的知识变得相当模糊。Jonathan Scholl及其同事对尺寸在量子大小范畴内的单一银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激元”性质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电子显微镜和光谱技术,在直径从20纳米到不到两纳米的范围内将一个颗粒的“等离子体激元”共振与其大小和几何形状关联了起来。他们的结果反映了小型金属纳米球的量子力学性质,对于具有催化活性和生物意义的纳米颗粒有直接应用价值。封面提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livisatos实验室Kate Nichols(www.katenicholsstudio.com)。摄影:Donald Felton。
初级量子网络的首次实现
Nature 484 | doi:10.1038/nature11023
发表日期:2012年04月12日
遵循“量子隐形传输”原理的量子网络,构成分布式量子计算架构和量子通信的骨干。这篇论文报告了一个初级的量子网络,它有两个基于束缚在不同实验室的光腔中的单个原子的量子节点。这是这种初级量子网络的首次实现。该方法演示了一个全尺寸量子网络的全部必要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尤其令人鼓舞。
反物质光谱研究的进展
Nature 483 | doi:10.1038/nature10942
发表日期:2012年03月22日
利用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反质子减速器”进行的ALPHA实验的目的是,对原子物质和反物质(以氢原子和反氢原子形式存在)的光谱进行精确比较。这种比较之前应进行一次CPT(电荷、奇偶性和时间逆转)对称性测试——CPT对称性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这篇论文报告了向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在一个原理证明实验中,ALPHA团队用磁手段束缚住了冷的反氢原子,并对它们与共振微波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观察。他们描述了对被微波弹射出的反氢原子的湮灭的直接检测。
温度对植物开花时间的影响
Nature 484 | doi:10.1038/nature10928
发表日期:2012年04月12日
植物生长和发育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Wigge及其同事研究植物怎样响应于温度的上升来控制它们繁殖的时间。他们提供了一个上升的温度能够直接激发模型植物拟南芥开花的机制。开花时间是作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机制上对温度上升怎样影响这一过程的认识对于减轻气候变化的效应将会有重要意义。
封面故事: 真菌感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Nature 484 | doi:10.1038/nature10947
发表日期:2012年04月12日
本期封面所示为美国加州“国王峡谷国家公园”中现存少量南方山地“黄腿蛙”(Rana muscosa)之一,当地的壶菌几乎使该物种消失殆尽。真菌感染已造成作物大范围受损以及两栖类和蝙蝠种群数量骤减。珊瑚、蜜蜂和很多植物中新出现的致病性真菌已有报道。在本期的一篇Review文章中,Matthew Fisher及其同事警告,人类活动正在通过改变自然生态系统和为演化创造新的机会来加强真菌疾病的扩散。本文作者们提出,除非采取措施减少这些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风险,否则真菌感染将会加快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都会造成更广泛的影响。本文作者们的建议包括:对新出现的疾病进行更好的检测;对国家贸易实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加强对宿主、病原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生物通:万纹)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