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攻破肿瘤糖外衣

【字体: 时间:2012年12月31日 来源:文汇报

编辑推荐:

  长期以来,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肿瘤表面有一层厚厚的保护层,业内戏称此为“糖衣炮弹”,肿瘤药物要突破这一屏障很困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高锋教授课题组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利用糖外衣自身的分解片段促使肿瘤表面瓦解,治疗药物得以攻击肿瘤细胞。这项基础医学研究成果于12月发表在国际生物化学顶级刊物《生物化学杂志》

  

文汇报讯 (记者唐闻佳)长期以来,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肿瘤表面有一层厚厚的保护层,业内戏称此为“糖衣炮弹”,肿瘤药物要突破这一屏障很困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高锋教授课题组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利用糖外衣自身的分解片段促使肿瘤表面瓦解,治疗药物得以攻击肿瘤细胞。这项基础医学研究成果于12月发表在国际生物化学顶级刊物《生物化学杂志》上。

人体细胞表面常常有无数的分子环绕着,医学上统称此为细胞外基质成分。科学家发现,在乳腺癌等部分肿瘤中,细胞表面会出现膜受体重新分布,膜受体会被诱导而局部聚集成簇。通过研究,高锋课题组发现在人体罹患乳腺癌时,透明质酸异常增多。他们在2008年提出假设,透明质酸是否对肿瘤形成保护性糖外衣?这一假设也被国外同行注意,不过都缺乏实验证据。

此后,科学家从透明质酸的细胞膜受体上找出些端倪。透明质酸是细胞外最多的糖分子,它与细胞连接首先要通过受体CD44相互作用,在细胞外形成富含水的微环境。这个微环境就好比给细胞穿上了衬衣。科学家一直试图找到破解这些保护衣的手段,国外学者曾试图用透明质酸消化酶、抗体等方法破题,可当这些手段应用到活体时,都会被体内相应的酶消化分解掉,往往还没到达肿瘤局部,效果就已减半。

能否利用不会被分解的分子?2008年,高锋课题组瞄准了透明质酸本身的分解片段,即透明质酸寡分子(oHA),它们在活体内不会再被继续消化。课题组清楚,透明质酸寡分子与透明质酸在肿瘤细胞周围对准的是同一个分子,即CD44。而小片段透明质酸分子与天然透明质酸的生物学功能截然相反,它们与CD44结合后不会形成“糖衣炮弹”,保护性外衣有望被解除。

为验证这种假设,文章第一作者杨翠霞博士开展了三阶段研究发现,在针对乳腺癌细胞的研究中,透明质酸寡分子是解除CD44-HA糖外衣的关键因素。这一研究为下一步提高药物治疗肿瘤细胞的效率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目前,课题组正通过纳米手段将药物连接到透明质酸寡分子上,在动物实验中,化疗药物治疗肿瘤模型提高了50%左右。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肿瘤糖外衣|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