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人群移动行为具可预测性

【字体: 时间:2012年10月23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近日,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吕欣同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与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发现,灾后人群倾向于疏散到他们曾经访问过的地方,如亲友住址等,而非此前认为的疏散地点不可预测。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近日,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吕欣同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与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者合作发现,灾后人群倾向于疏散到他们曾经访问过的地方,如亲友住址等,而非此前认为的疏散地点不可预测。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发生于2010年1月的海地大地震造成22万多人死亡、近20万人受伤。地震发生后的数月内,首都太子港及其附近约60万灾民选择逃离到海地其他地区,人群移动信息的不确定性给包括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内的国际救援组织灾后救援行动带来巨大挑战。
 
该研究团队与海地主要手机运营商Digicel公司合作,回顾跟踪了海地2010年地震前后约300万张匿名SIM卡,发现使用手机定位数据能相当准确地反映地震后人口移动的情况。
 
通过比较手机用户地震前后的位置信息,该研究发现,灾后人群移动行为具有高达85%的可预测性,成功揭示出撤离人群倾向于疏散到他们曾经访问过的地方,如亲友住址等。
 
“当自然灾害发生后,幸存的人们往往会向其社会关系密切的亲友寻求庇护。”正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吕欣说,“数据表明,大部分灾民选择了撤离到他们上一年度过圣诞和新年的地方,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在自然灾害中人群移动行为是不确定的。”
 
吕欣表示,他们正在致力于向国际援助组织免费提供手机定位分析资料和结论,以更好地支持自然灾害救援工作。
 
业内专家认为,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使用大规模手机数据对自然灾害下的人群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其研究结论将极大推动基于移动电话数据的自然灾害救援保障研究及人类行为动力学研究。(来源:中国科学报 陈明、吴俊、张楠)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