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山大学获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名单(生物类)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1年08月3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1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其中中山大学生物类项目共300多项,涉及资金约1.53亿。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1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sfc.gov.cn)查询本单位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申请项目批准资助通知、不予资助通知及专家评审意见将以电子邮件形式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如对不予资助决定不服,可在9月9日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11年度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各类项目申请147703项,经初步审查受理143820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合计31458项,不予资助108767项,其余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中山大学生物类(共300多项,涉及资金约1.53亿):
81181260117/ H1601 |
2011海峡两岸热带医学学术交流研讨会 | 黎孟枫 | 中山大学 | .6 | 2011-05至2011-11 |
81181260114/ H26 |
2011 海峡两岸热带医学学术交流研讨会 | 吴忠道 | 中山大学 | 1.8 | 2011-05至2011-12 |
81173577/ H2808 |
岩黄连中解毒、通脑络成分的筛选及多靶点抗AD分子机制研究 | 何峰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3475/ H28 |
柚皮苷对呼吸道浆液分泌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 苏薇薇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3470/ H2903 |
降血脂中药复方的多靶标作用机制研究 | 徐峻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3131/ H3111 |
以PXR、CAR为核心的调控网络、作用机制及其指导环磷酰胺个体化用药的临床转化研究 | 王雪丁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3056/ H3102 |
ARF鸟苷酸交换因子BIG1定向调控ABCA1功能的分子机制 | 沈晓燕 | 中山大学 | 69 | 2012-01至2015-12 |
81173055/ H3102 |
Endophilin II 和ClC-3 容积调节氯通道在脑血管重构中的相互关联及药物的影响 | 关永源 | 中山大学 | 69 | 2012-01至2015-12 |
81173045/ H3101 |
胆固醇代谢产物Triol作为内源性神经保护因子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胡海燕 | 中山大学 | 62 | 2012-01至2015-12 |
81173003/ H3008 |
双功能晶状体囊袋植入系统的构建与体内外性能评价 | 赵春顺 | 中山大学 | 50 | 2012-01至2015-12 |
81173002/ H3008 |
新型立方液晶栓塞剂构建及其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 吴传斌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2931/ H3001 |
靶向NF-kappaB/p53交叉通路网络的新型PAC类抗肿瘤活性分子的设计发现与机制研究 | 卜宪章 | 中山大学 | 61 | 2012-01至2015-12 |
81172901/ H2301 |
中国人心脏钠离子通道病的病人特异性iPSCs来源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学功能研究与SUNDS发病机制的新探索 | 成建定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889/ H1014 |
乙肝疫苗无应答复种后SLAM-SAP免疫调控机制及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 林潮双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72831/ H1006 |
smDCs在小鼠ESCs来源的肝细胞移植中诱导免疫耐受及其作用机制 | 胡安斌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811/ H1005 |
miR-155介导的角膜溃疡及其免疫病理损伤机制研究 | 李美玉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783/ H1003 |
肝癌组织中巨噬细胞引起NK细胞减少和功能异常的机制 | 潘卫东 | 中山大学 | 52 | 2012-01至2015-12 |
81172759/ H2610 |
镉及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唐录英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72758/ H2610 |
被动吸烟导致低出生体重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 | 陈维清 | 中山大学 | 69 | 2012-01至2015-12 |
81172735/ H2609 |
Statins抗流感病毒感染的机制和流行病学证据研究 | 陆家海 | 中山大学 | 5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705/ H2607 |
PP2A-B亚基受控高表达及其核受体调控介导化学物诱导毒性效应的功能研究 | 林忠宁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687/ H2606 |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表情识别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 | 静进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663/ H2603 |
花色苷调节内皮细胞氧化胆固醇外流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防治 | 夏敏 | 中山大学 | 68 | 2012-01至2015-12 |
81172568/ H1625 |
Sam68在舌癌中的分子致癌特征及其调控舌癌淋巴结转移的机制研究 | 宋明 | 中山大学 | 48 | 2012-01至2015-12 |
81172567/ H1625 |
miR-138功能性调控EMT及其在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刘习强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566/ H1625 |
肿瘤源性Foxp3调控舌鳞癌Th17-Treg微环境的作用机制 | 廖贵清 | 中山大学 | 56 | 2012-01至2015-12 |
81172565/ H1625 |
鼻咽癌中EB病毒相关miR-155的功能研究 | 李宇红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564/ H1625 |
MTDH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 冯崇锦 | 中山大学 | 63 | 2012-01至2015-12 |
81172563/ H1625 |
iNOS/NO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进舌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陈伟良 | 中山大学 | 63 | 2012-01至2015-12 |
81172526/ H1622 |
Her2单链片段抗体介导的可遗传性小分子标记技术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 姚燕丹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2525/ H1622 |
Ezrin蛋白在雌激素促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王庭槐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2524/ H1622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的CCL18通过下调miR98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的转移 | 苏逢锡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2523/ H1622 |
溶瘤性单纯疱疹病毒GD116的开发及其对人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 刘仁斌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485/ H1621 |
Olfactomedin 4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 余俐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2484/ H1621 |
Sam68调控PI3K/Akt/GSK-3β/Snail/E-cadherin通路及其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 刘继红 | 中山大学 | 54 | 2012-01至2015-12 |
81172432/ H1619 |
肾癌特异性配体多肽ZT-2功能确认和新标志物的研究 | 涂响安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2431/ H1619 |
lncRNA MALAT1通过SF2/ASF调控癌基因RON剪接促进膀胱癌演进的机制研究 | 黄健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430/ H1619 |
CRMP4基因表达调控及其早期预测前列腺癌微转移的研究 | 高新 | 中山大学 | 8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429/ H1619 |
EIF-5A2基因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 陈炜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2346/ H1617 |
胃癌候选肿瘤抑制基因BCL6B的抑癌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曾志荣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2345/ H1617 |
miR-663在肝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 云径平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2344/ H1617 |
肝癌Chk1/SYK(L)通路与靶向治疗 | 元云飞 | 中山大学 | 69 | 2012-01至2015-12 |
81172343/ H1617 |
肝癌中microRNA-101表达调控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 杨金娥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2342/ H1617 |
卵圆细胞恶性转化模型中Wnt/Notch信号串扰及其机制研究 | 薛玲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2341/ H1617 |
miR-423-5p介导mTOR信号通路对胃癌边缘细胞群的调控机制 | 徐大志 | 中山大学 | 61 | 2012-01至2015-12 |
81172340/ H1617 |
多梳基因EZH2在肝细胞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沉默肿瘤抑制基因的筛选和分子机制探讨 | 谢丹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2339/ H1617 |
PARP-1抑制剂对XRCC2缺陷型结直肠癌治疗作用的研究 | 宋新明 | 中山大学 | 53 | 2012-01至2015-12 |
81172338/ H1617 |
RBMS3下调c-Myc在食管癌临床转移中的机制研究 | 李焱 | 中山大学 | 56 | 2012-01至2015-12 |
81172337/ H1617 |
MiR-124a调控SPHK1及NFκB抑制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 李雯 | 中山大学 | 56 | 2012-01至2015-12 |
81172232/ H1615 |
AEG-1基因介导非小细胞肺癌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 王连唐 | 中山大学 | 63 | 2012-01至2015-12 |
81172209/ H1614 |
乏氧微环境诱导的鼻咽癌乏氧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及应用 | 文碧秀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193/ H1612 |
小分子干扰RNA沉默HIF-1α和VEGF抗TACE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的实验研究 | 黄明声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165/ H1611 |
开发并应用抗体芯片动态监测治疗后CR的肝细胞癌患者后续辅助CIK细胞治疗过程中免疫功能改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 吴沛宏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164/ H1611 |
癌细胞分泌exosome改变CTL细胞功能导致鼻咽癌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 李疆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163/ H1611 |
PEDF34抑制前列腺癌血管新生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及机制 | 高国全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126/ H1610 |
RGS5在肺癌抗血管新生治疗中的病例筛选及疗效评价的基础研究 | 陈明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107/ H1609 |
XIAP小分子抑制剂逆转鼻咽癌干细胞耐药性的研究 | 杨大俊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080/ H1608 |
人DNA复制起始蛋白相关基因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 | 周志伟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079/ H1608 |
血清循环miRNA表达谱用于早期肝癌诊断和复发的研究 | 汪谦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068/ H1607 |
决定成体肝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型或者胆管细胞型肝癌的关键信号通路的研究 | 刘超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2041/ H1606 |
CCL2/CCR2调控鼻咽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 向燕群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040/ H1606 |
结直肠癌三维培养模型中p75NGFR高甲基化活化MKK4促进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 汪建平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039/ H1606 |
Elmo1-Nck 的相互作用在肝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 | 彭宝岗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038/ H1606 |
Hippo信号传导通路在肝移植后肝癌复发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 李华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037/ H1606 |
独特血管结构-ECTC在肝癌组织中的形成调控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 郭荣平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2036/ H1606 |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促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 陈规划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1982/ H1604 |
实体瘤中巨噬细胞与B淋巴细胞功能性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 邝栋明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948/ H1602 |
候选癌基因KPNA2在上皮性卵巢癌上调的分子机制及其功能研究 | 郑敏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1947/ H1602 |
SH3BGRL在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 王海河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892/ H1601 |
miR-96促进乳腺癌转移复发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 | 王曦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1891/ H1601 |
候选抑癌基因CCDC158在肝癌中的作用及功能研究 | 王辉云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1890/ H1601 |
hSSB1对肝癌细胞p53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 李升平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1863/ H1701 |
FES早期介入促进脑梗死半影区突触功能重组的LTP及分子机制研究 | 燕铁斌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847/ H1511 |
Nrf2调节醛糖还原酶-STAT3信号通路在缺血后处理抗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刘克玄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759/ H0609 |
髋臼旋转截骨后髋关节力学微环境差异对延缓软骨细胞退变的机制研究 | 傅明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711/ H0605 |
温敏型水凝胶生物支架负载Lingo-1 shRNA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 | 万勇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710/ H0605 |
IRAK-M在假体松动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盛璞义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709/ H0605 |
软骨细胞生长相关miRNA、C/EBPβ和Runx2循环协控促进梯度材料复合ADSCs成软骨分化的机制 | 廖威明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674/ H0601 |
褪黑素通过孤儿核受体RORalpha激活Wnt/beta-catenin信号通路在人BMSCs成脂肪和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黄东生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1666/ H2006 |
DNA甲基化的电化学检测和特异位点预测研究 | 邹小勇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602/ H1906 |
肝吸虫幼虫鱼体内囊蚴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干预研究 | 余新炳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601/ H1906 |
锥虫基因组范围内的未知CCCH型锌指蛋白的功能分析及参与转录后调控的作用机制 | 郭学敏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576/ H1904 |
PKR在登革病毒诱导干扰素合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与分子机制 | 张萍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575/ H1904 |
以宿主细胞蛋白为靶点的新型抗卡波西式肉瘤相关病毒(KSHV)药物的基础研究 | 王彦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545/ H1903 |
脂肪酸代谢途径对马尔尼菲青霉致病性影响的机制研究 | 席丽艳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523/ H1108 |
Cathepsin K在光老化皮肤弹性纤维变性堆积机制中的作用 | 赖维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469/ H1821 |
稳定表达TH shRNA 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微囊化移植的镇痛及机制研究 | 马超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468/ H1821 |
hTERT/Tet-on/GAL基因修饰BMSCs对慢性神经病理痛的可控性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 安珂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442/ H1816 |
经子宫动脉移植BMSCs联合静脉注射Lipo-PGE1治疗UAE对子宫内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 杨建勇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441/ H1816 |
经肝动脉导入MAT1A基因和MAT2A短发夹RNA协同抗肝癌的作用机制 | 李家平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293/ H0923 |
孤独症儿童表情识别的神经网络基础 | 金宇 | 中山大学 | 4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211/ H0912 |
alpha-synuclein 和tau 蛋白体内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 林贤 | 中山大学 | 56 | 2012-01至2015-12 |
81171126/ H0907 |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多发性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 胡学强 | 中山大学 | 4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125/ H0907 |
血清生物标记物Cx对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价值及其靶向治疗的作用研究 | 程超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103/ H0906 |
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表达的TLR9信号通路的双向作用及机制研究 | 王艺东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102/ H0906 |
人脑AVM病因的新分子机制:EPCs中STAT3信号通路介导血管新生 | 黄正松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1101/ H0906 |
ERK1/2信号通路在CGRP介导的反复偏头痛伴发脑白质神经纤维损害中的作用机制 | 方燕南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1070/ H0905 |
青霉胺驱铜后TX小鼠脑游离铜变化及其毒性的研究 | 李洵桦 | 中山大学 | 48 | 2012-01至2015-12 |
81170990/ H1408 |
PKMzeta对正畸力学-疼痛耦合信号从外周-中枢神经传递的调控研究 | 曹阳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0970/ H1405 |
Bcl2家族促凋亡蛋白在牙龈蛋白酶诱导成骨细胞调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梁敏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969/ H1405 |
白色念珠菌PAMPs激活小鼠中性粒细胞Rac信号通路形成NET及其逃逸机制的研究 | 胡雁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81170953/ H1404 |
nanog对牙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信号通路调控 | 徐琼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0932/ H1401 |
Wnt信号通路在牙囊细胞成骨/成牙骨质向分化中作用的研究 | 凌均棨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81170921/ H1304 |
听觉中枢发育及中枢可塑性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郑亿庆 | 中山大学 | 4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96/ H1301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变应性鼻炎的免疫调节作用 | 付清玲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91/ H1211 |
SIX3和SIX6蛋白复合体成员在眼脑发育中的作用 | 申煌煊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81/ H1208 |
靶向外显子组测序高效实用检测眼遗传病基因突变的研究 | 张清炯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72/ H1206 |
视黄酸调节巩膜塑型及其近视发病机理的研究 | 曾骏文 | 中山大学 | 5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71/ H1206 |
全光谱光源对幼年恒河猴眼球正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 杨智宽 | 中山大学 | 49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66/ H1205 |
Rac GTPase 调控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间质样转分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 张少冲 | 中山大学 | 4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65/ H1205 |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周期调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 | 唐仕波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64/ H1205 |
Claudin-3在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中的作用研究 | 罗燕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63/ H1205 |
神经胶质细胞GFAP启动子调控内源性BDNF表达对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 吕林 | 中山大学 | 5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50/ H1204 |
TSP1蛋白保护视神经的分子机制及其活性短肽的筛选 | 庄菁 | 中山大学 | 62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49/ H1204 |
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能量治疗在青光眼早期防治中的机制研究 | 张秀兰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48/ H1204 |
siRNA靶向下调14-3-3基因对房水流出通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余敏斌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47/ H1204 |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诱发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郭向明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46/ H1204 |
mRNA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去编程为视网膜前体细胞及其功能的研究 | 葛坚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81170827/ H1201 |
VMO1在泪液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吴开力 | 中山大学 | 5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766/ H0713 |
糖基化终产物对角质形成细胞MMP-9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 杨川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765/ H0713 |
miR-135a调控TRPC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黄锋先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0678/ H0510 |
TGF-β1-RhoA/ROCK1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 彭晖 | 中山大学 | 48 | 2012-01至2015-12 |
81170677/ H0510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RhoA/ROCK交互作用在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炎症中的作用 | 娄探奇 | 中山大学 | 48 | 2012-01至2015-12 |
81170676/ H0510 |
SphK-1/S1P信号通路介导糖尿病肾脏纤维化的作用与机制 | 黄河清 | 中山大学 | 5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647/ H0505 |
上调EETs改善醛固酮非基因途径所致肾脏炎症损伤的机制研究 | 黄辉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629/ H0430 |
DC-SIGN介导的胎儿HIV原发性肠道感染 | 肖昕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70625/ H0427 |
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NOD1-2异常表达在母胎界面免疫紊乱中的作用研究 | 张建平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568/ H0416 |
复发性流产患者卵子染色体非整倍体产生机制的研究 | 王琼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0564/ H0415 |
盆神经元凋亡在神经损伤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 刘小彭 | 中山大学 | 62 | 2012-01至2015-12 |
81170550/ H0406 |
成分荧光人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构建与治疗的数字化观测 | 王宁宁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81170533/ H0815 |
锌指核酸酶基因修复治疗地中海贫血的研究 | 蔡柳洪 | 中山大学 | 59 | 2012-01至2015-12 |
81170469/ H0805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树突状细胞对B细胞的直接作用研究 | 周振海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70452/ H0321 |
成纤维细胞直接再编程为肝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 张琪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81170451/ H0321 |
间充质干细胞减轻脂肪肝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microRNA调控机制研究 | 杨扬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450/ H0321 |
miRNA-Foxp3靶向机制在CD4+CD25+Treg介导的肝移植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 陆敏强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449/ H0321 |
缝隙连接介导的伤害信号传递在肝移植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作用研究 | 黑子清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448/ H0321 |
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alpain 2对自噬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 何晓顺 | 中山大学 | 5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422/ H0318 |
β-arrestins在缺血再灌注性肝损伤及其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 | 汪根树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392/ H0316 |
角蛋白基因变异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的关系 | 钟碧慧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367/ H0310 |
TLR2/4在MSC介导的炎症性肠病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 雷俊霞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70293/ H0217 |
microRNA-125b下调SRF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研究 | 常光其 | 中山大学 | 52 | 2012-01至2015-12 |
81170272/ H0215 |
microRNAs经AMPK信号通路介导血流切应力的血管内皮保护机制 | 伍贵富 | 中山大学 | 52 | 2012-01至2015-12 |
81170271/ H0215 |
趋炎高密度脂蛋白对内皮和内皮一氧化氮合酶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 区景松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70226/ H0212 |
自噬在AMPK调控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 董吁钢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81170215/ H0210 |
多基因及MicroRNA交叉调控下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研究 | 赵立子 | 中山大学 | 57 | 2012-01至2015-12 |
81170172/ H0205 |
房颤过程中AngII/ TGF-β1/Smads 通过SAP97调节Kv1.5/Ikur的机制研究 | 高修仁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70131/ H0203 |
衰老对内皮祖细胞再内皮化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陶军 | 中山大学 | 52 | 2012-01至2015-12 |
81170004/ H0104 |
MiRNA调控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生长及逃避免疫中的作用机制 | 吴本权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81130052/ H2603 |
营养膳食及基因多态性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 凌文华 | 中山大学 | 260 | 2012-01至2016-12 |
81130040/ H16 |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产生多倍体的耐药机制 | 刘强 | 中山大学 | 260 | 2012-01至2016-12 |
81130012/ H0511 |
肾脏进行性纤维化发生新机制:MicroRNA的调控作用及防治新靶点研究 | 余学清 | 中山大学 | 280 | 2012-01至2016-12 |
81129019/ H0905 |
Fig4 基因对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机制研究- - 延续项目 | 李俊 | 中山大学 | 120 | 2012-01至2015-12 |
81120001/ H2603 |
膳食花色苷与健康 | 凌文华 | 中山大学 | 16 | 2012-01至2014-12 |
81110308026/ H1806 |
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第13 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分子影像在生物医学中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 | 唐刚华 | 中山大学 | 8 | 2011-06至2011-12 |
81102886/ H2817 |
Nrf2/ARE防御系统在雷公藤肝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金晶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2782/ H2803 |
南药春砂仁“和胃”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 赵志敏 | 中山大学 | 24 | 2012-01至2014-12 |
81102709/ H2902 |
Ghrelin信号介导的四逆汤抗心力衰竭作用的"君臣佐使"配伍机制研究 | 许志威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2646/ H2718 |
电针与MSCs移植协同下调CSPGs促进受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机制研究 | 丁英 | 中山大学 | 24 | 2012-01至2014-12 |
81102581/ H2708 |
基于TCRVβCDR3谱型变化的健脾解毒方抗肝癌的免疫识别机制研究 | 孙保国 | 中山大学 | 24 | 2012-01至2014-12 |
81102515/ H3111 |
基于遗传因素及病理生理状态的肾移植术后早期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研究 | 李嘉丽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2370/ H3005 |
海洋源性靶向PI3K p85的抗肿瘤新型先导化合物的研究 | 朱勋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2339/ H3002 |
三种海绵的新型抗菌活性成分的发现与研究 | 尹胜 | 中山大学 | 25 | 2012-01至2014-12 |
81102303/ H2302 |
常染色体连锁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基础研究 | 刘秋玲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2270/ H1008 |
核受体FXR调控TEF抑制自身免疫性肝炎炎症过度凋亡的研究 | 连帆 | 中山大学 | 20 | 2012-01至2014-12 |
81102245/ H1006 |
联合JAK3抑制剂和调节性T细胞诱导小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 巫林伟 | 中山大学 | 20 | 2012-01至2014-12 |
81102244/ H1006 |
阻断IL-7信号促进Tregs诱导心脏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及其机制研究 | 郭志勇 | 中山大学 | 26 | 2012-01至2014-12 |
81102188/ H2610 |
甲基供体影响DNA甲基化及其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 | 张彩霞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2097/ H2601 |
miRNA为关键点环境铅镉暴露致肺癌早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王茂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2053/ H1625 |
EB病毒诱导INSL5上调介导鼻咽癌免疫逃逸的作用及机制 | 刘颜颜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02040/ H1624 |
基于血浆miRNA的骨肉瘤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及以其为靶标的骨肉瘤治疗新策略 | 尹军强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2023/ H1622 |
靶向PITPNM3的小分子化合物高通量筛选平台的建立及抗乳腺癌先导化合物的筛选 | 吕小斌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2022/ H1622 |
miR-223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样激活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对乳腺肿瘤进展的影响 | 刘玉洁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2021/ H1622 |
新候选抑癌基因DLC2在乳腺癌中通过VEGF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 | 林原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2020/ H1622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miR-150促进乳腺癌血管生成的机制 | 黄松音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979/ H1621 |
microRNA在ALDH-1阳性宫颈癌细胞“干性”表达中作用的研究 | 姚婷婷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947/ H1620 |
PSMA胞质尾端激活PI3K/PTEN/Akt途径上调HIF-1a促进前列腺癌迁移演进的分子机制研究 | 黄海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935/ H1619 |
活化巨噬细胞通过分泌miR-155杀伤膀胱癌干细胞的研究 | 董文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934/ H1619 |
AEG-1介导的细胞自噬在肾癌细胞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陈文芳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866/ H1617 |
肝癌细胞寡核苷酸适配子的筛选及其介导肝癌靶向放疗的实验研究 | 许杰华 | 中山大学 | 20 | 2012-01至2014-12 |
81101865/ H1617 |
癌基因AEG-1正反馈TLR4/NF-κB信号通路促进胃癌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 徐建波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864/ H1617 |
癌基因FoxG1通过Wnt信号通路维持肝癌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研究 | 谢婵 | 中山大学 | 24 | 2012-01至2014-12 |
81101863/ H1617 |
miR-130b在肝细胞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调控机制 | 李斌奎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1862/ H1617 |
miR-338-3p在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黄晓卉 | 中山大学 | 24 | 2012-01至2014-12 |
81101861/ H1617 |
靶向雌激素受体beta对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机制和临床意义 | 方淯靖 | 中山大学 | 24 | 2012-01至2014-12 |
81101774/ H1615 |
巢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 | 王涛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695/ H1610 |
miR-29c在鼻咽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唐玲珑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671/ H1609 |
Bcl-2靶向小分子抑制剂抗淋巴瘤耐药性及临床应用 | 孙健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670/ H1609 |
ATM磷酸化Beclin 1调控DNA损伤类化疗药物诱导的自噬的分子机制及意义 | 李丹丹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01669/ H1609 |
COX-2抑制剂诱导结肠癌干细胞分化和逆转化疗耐药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邓艳红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668/ H1609 |
不同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对恶性肿瘤化疗疗效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 操隆辉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626/ H1607 |
TAMs促进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肿瘤干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 唐琼兰 | 中山大学 | 21 | 2012-01至2014-12 |
81101593/ H1606 |
MicroRNA-148a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抑制肝癌转移的机制 | 张静萍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592/ H1606 |
EMMPRIN基因各亚型对舌鳞癌侵袭和转移潜能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 黄志权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591/ H1606 |
EZH2基因诱导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转移的机制研究 | 丁培荣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544/ H1603 |
鼻咽癌致病基因的精确定位及其致病机理研究 | 贝锦新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521/ H1602 |
Skp2蛋白缺失在鼻咽癌细胞多倍体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 王静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520/ H1602 |
K-ras癌基因对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意义 | 胡寓旻 | 中山大学 | 25 | 2012-01至2014-12 |
81101519/ H1602 |
新型连接蛋白Card9调节肾癌NF-κB的分子机制研究 | 毕良宽 | 中山大学 | 25 | 2012-01至2014-12 |
81101461/ H1701 |
Nogo-A/NgR1信号在运动训练调控脑梗死后轴突重塑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温红梅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460/ H1701 |
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神经结构-功能网络的连通性及其重组机制研究 | 兰月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407/ H1502 |
线粒体醛脱氢酶调节自噬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 李云胜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392/ H0610 |
调节HIF-2α平衡自噬与凋亡增强低氧环境下软骨细胞自身保护的机制研究 | 杨睿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385/ H0609 |
HIFs调控细胞自噬在椎间盘退变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叶伟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384/ H0609 |
LIM矿化蛋白-1抑制人椎间盘髓核细胞TNF-α的表达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刘辉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1383/ H0609 |
可诱导的软骨细胞特异性SIRT1基因敲除对骨关节炎关键靶分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雷鸣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01316/ H2003 |
miRNA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C反应性中的作用研究 | 欧阳涓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270/ H1906 |
华支睾吸虫厌氧代谢关键酶的功能研究 | 黄艳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01256/ H1904 |
乙肝患者血清蛋白的成分变化分析及其作为生物标记对Th17/Treg细胞的影响研究 | 彭亮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255/ H1904 |
APOBEC3胞嘧啶脱氨酶家族成员拮抗微小RNA介导的蛋白翻译下调的分子机理 | 刘超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196/ H1103 |
皮肤中抗原和抗体的性质及其所介导的免疫反应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伤的作用 | 王亮春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153/ H1820 |
可注射生物水凝胶的电活性在心梗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 王琴梅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1142/ H1818 |
金壳修饰的新型硅质体纳米微胶囊的构建及其在肿瘤联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曹众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1135/ H1816 |
ADMSC经门静脉移植通过影响肝窦内皮细胞VEGF-eNOS-NO系统改善肝纤维化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研究 | 王于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1097/ H1808 |
HGF基因活体靶向修饰MSCs治疗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磁共振可视化研究 | 颜荣华 | 中山大学 | 21 | 2012-01至2014-12 |
81101096/ H1808 |
示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活体基因显像实验研究 | 覃杰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1076/ H1806 |
新型恶性肿瘤细胞凋亡小分子多胺大环类PET显像剂的研制 | 王红亮 | 中山大学 | 14 | 2012-01至2012-12 |
81101028/ H0929 |
DGKH基因在双相情感障碍发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 刁飞慈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936/ H0911 |
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IA型腓骨肌萎缩症模型及其病因和治疗机制的研究 | 姚晓黎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886/ H0907 |
中国多发性硬化HLA-II类易感基因及SNP研究 | 邱伟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871/ H0906 |
调控Beclin1对SDF-1α/CXCR4介导高血压血管新生内膜形成的作用 | 廖松洁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827/ H0903 |
NR2B-JNK信号通路介导大鼠吗啡镇痛耐受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 郭瑞鲜 | 中山大学 | 21 | 2012-01至2014-12 |
81100775/ H1408 |
小鼠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其在牙再生研究中的应用 | 杨凌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743/ H1404 |
聚乙烯膦酸和聚丙烯酸诱导仿生矿化重建树脂粘接性牙本质功能的研究 | 麦穗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742/ H1404 |
miR-135b在人牙髓细胞成牙本质向诱导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 蒋宏伟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739/ H1403 |
TAp63和△Np63在侧腭突MEE消失过程中作用机制研究 | 汪淼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734/ H1402 |
SP表型富集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化骨的实验研究 | 王劲茗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728/ H1401 |
聚合物-β-TCP改性镁金属支架复合BMSC成骨机制研究 | 毛学理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692/ H1206 |
腺苷受体对近视眼巩膜重塑作用及其靶向干预研究 | 崔冬梅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686/ H1205 |
CD14+单核细胞DNA甲基化修饰介导的糖尿病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研究 | 郑颖丰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685/ H1205 |
CFH及补体相关基因拷贝数变异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丁小燕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571/ H0712 |
GH与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交联(Cross-talk)在伴有生长追赶SGA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 | 邓红珠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556/ H0707 |
转录因子Foxp3与调节性T细胞表达调控在1型糖尿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 严晋华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542/ H0516 |
MiR-30a在TGF-β介导的腹膜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 周琴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499/ H0505 |
触珠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激素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 | 文琼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491/ H0503 |
HSP72在肾脏纤维化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和活化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周怡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472/ H0426 |
人卵母细胞线粒体DNA置换及其临床研究 | 丁晨晖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470/ H0425 |
人体主要内分泌激素对卵巢组织体外生长调节作用研究 | 李宇彬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402/ H0404 |
LNK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胰岛素受体与细胞色素P450c17α丝氨酸磷酸化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 赵晓苗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401/ H0404 |
肥胖小鼠卵子脂质代谢及PPARγ基因调控 | 杨星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370/ H0812 |
FIP200介导自噬调控白血病细胞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 | 许吕宏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81100325/ H0322 |
分泌ghrelin的基因重组乳酸乳球菌对克罗恩病小鼠模型的生物治疗作用 | 吴晓滨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201/ H0215 |
醛固酮对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修复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 陈龙 | 中山大学 | 20 | 2012-01至2014-12 |
81100172/ H0212 |
DJ-1在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中的调控作用 | 刘晨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81100171/ H0212 |
Sirt1/氧化应激在介导AMPK调节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 陈艺莉 | 中山大学 | 20 | 2012-01至2014-12 |
81100101/ H0203 |
脂氧素A4对动脉内皮剥脱术后再内皮化及再狭窄的影响与机制 | 陈样新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61178037/ F050703 |
水溶性金属镓Corrole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荧光寿命成像及机理研究 | 王惠 | 中山大学 | 76 | 2012-01至2015-12 |
61174163/ F030204 |
细胞命运控制统计模型建模与机理分析 | 戴宪华 | 中山大学 | 63 | 2012-01至2015-12 |
51106186/ E060304 |
生物疫苗玻璃化冷冻干燥及其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 王海燕 | 中山大学 | 25 | 2012-01至2014-12 |
51103183/ E031002 |
酶催化合成新型可降解氨基聚酯作为基因传递系统的研究 | 刘杰 | 中山大学 | 25 | 2012-01至2014-12 |
51103182/ E031001 |
可注射细胞微载体/水凝胶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的研究 | 龚逸鸿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51103181/ E030906 |
蓬松状三维纳米纤维支架诱导原代肝细胞聚集体形成研究 | 冯章启 | 中山大学 | 25 | 2012-01至2014-12 |
41176128/ D0609 |
海洋天然产物多样性评估及虚拟药物筛选模型研究 | 陈省平 | 中山大学 | 80 | 2012-01至2015-12 |
41171416/ D011004 |
红树植物根系分泌物对藻类的生态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 刘玉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41130208/ D020104 |
红树植物在潮间带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演化过程与机制 | 施苏华 | 中山大学 | 310 | 2012-01至2016-12 |
41111120083/ D020101 |
热带-亚热带过渡区始新世植被、古生态和古气候:以广东茂名盆地生物群为依据 | 金建华 | 中山大学 | 9 | 2011-01至2012-12 |
41101011/ D010101 |
华南海岸灌丛沙堆形成演变过程及其生态功能研究 | 杜建会 | 中山大学 | 30 | 2012-01至2014-12 |
31181260242/ C0102 |
生命科学中的分析技术: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 | 李攻科 | 中山大学 | .6 | 2011-05至2011-11 |
31172444/ C190602 |
青蟹呼肠孤病毒(MCRV)结构蛋白鉴定及其感染和装配功能 | 翁少萍 | 中山大学 | 63 | 2012-01至2015-12 |
31172419/ C190401 |
草鱼脂肪沉积相关限速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分子与细胞因子调控 | 刘永坚 | 中山大学 | 62 | 2012-01至2015-12 |
31172088/ C040301 |
硬骨鱼类黄鳝卵巢早期分化发育及其分子机制分析 | 张利红 | 中山大学 | 63 | 2012-01至2015-12 |
31172075/ C040204 |
眼镜蛇与版纳鱼螈Hox基因簇的解析与进化基因组学分析 | 张鹏 | 中山大学 | 63 | 2012-01至2015-12 |
31171900/ C140602 |
褐飞虱几丁质合成网络的调控microRNA及其功能研究 | 张文庆 | 中山大学 | 68 | 2012-01至2015-12 |
31171899/ C140602 |
孟氏隐唇瓢虫与粉蚧在极端环境下互作的行为机制与分子机理 | 庞虹 | 中山大学 | 64 | 2012-01至2015-12 |
31171844/ C140202 |
保幼激素诱导白背飞虱短翅化过程中的DNA甲基化研究 | 王方海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1625/ C1307 |
花生种子蛋白合成的回补途径调控与蛋白质组研究 | 黎茵 | 中山大学 | 68 | 2012-01至2015-12 |
31171398/ C120106 |
Nestin在小鼠胚胎血管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项鹏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31171397/ C120106 |
HLH蛋白GCIP / CCNDBP1在肌肉生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马文宾 | 中山大学 | 70 | 2012-01至2015-12 |
31171290/ C0701 |
脊髓细胞特异性miRNAs调控损伤运动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 | 周丽华 | 中山大学 | 50 | 2012-01至2015-12 |
31171253/ C060604 |
microRNA-122调控网络及其生物学功能 | 庄诗美 | 中山大学 | 70 | 2012-01至2015-12 |
31171214/ C060402 |
广东省客家人G6PD缺陷等位基因正向选择的机制研究 | 蒋玮莹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31171193/ C060201 |
基于高通量测序和一代杂交法的文昌鱼遗传图谱构建及其在比较基因组学上的应用 | 黄盛丰 | 中山大学 | 70 | 2012-01至2015-12 |
31171173/ C060101 |
硫氧还蛋白Trx m4参与叶绿体分裂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王宏斌 | 中山大学 | 50 | 2012-01至2015-12 |
31171119/ C1103 |
Exosome复合物调节粗糙链孢霉生物钟蛋白FRQ同源异构体的转录后机制研究 | 郭金虎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31171056/ C090206 |
小鼠视皮层不同片层发育可塑性特异性的研究 | 蒋斌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1034/ C090202 |
脊髓小胶质细胞TLR4/CCL2信号通路在泰素诱导中枢敏感化和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 信文君 | 中山大学 | 70 | 2012-01至2015-12 |
31171002/ C090107 |
社会排斥的心理与生理后果及干预研究 | 周欣悦 | 中山大学 | 72 | 2012-01至2015-12 |
31170978/ C090101 |
面孔识别本族效应的认知和社会机制 | 周国梅 | 中山大学 | 45 | 2012-01至2015-12 |
31170947/ C100308 |
蛋白诱导iPS复合明胶/PLGA核壳型管状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脊髓及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 戎利民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31170918/ C1002 |
功能化聚酰胺-胺/基因传导系统的优化及血管内局部释放的研究 | 潘仕荣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902/ C100102 |
由“点”到“面”髂骨固定对抗髂骨钉松动的效应和机理研究 | 于滨生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31170847/ C080102 |
结核感染中IL-22的多态性机制及纳米免疫电传感特性研究 | 曾谷城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846/ C080102 |
T细胞受体近端信号通路中SUMO化蛋白修饰的作用与机制 | 李迎秋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833/ C080101 |
结核特异性记忆CD4+T细胞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 | 吴长有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832/ C080101 |
IL-6/IL-4下游转录因子Stat3/Gata-3协同作用对Foxp3+调节T细胞重编程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 | 秦晓峰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831/ C080101 |
b-Catenin 调节T细胞激活后凋亡的分子机制 | 黄朝峰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805/ C050604 |
鼻咽癌放射治疗分型分子标志物功能与机制 | 夏云飞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691/ C050102 |
乙肝病毒核心颗粒电荷平衡组装机制的三维结构研究 | 刘树郁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480/ C031002 |
大环寡肽新亚家族Viba14与植物重金属耐性的关系 | 廖斌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31170398/ C0305 |
森林群落优势种和稀有种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 | 王永繁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31170308/ C020601 |
基于反转录转座子的南中国海红树植物基因组多样性研究 | 唐恬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286/ C020410 |
组蛋白分子伴侣SPT6参与种子成熟基因表达调控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 黄上志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31170247/ C020407 |
神经酰胺的积累与代谢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的作用 | 姚楠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213/ C020303 |
基于转录组测序和居群基因组学的海桑属适应性进化研究 | 周仁超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31170202/ C020301 |
广义花楸属的系统发育及分类学修订 | 廖文波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31170151/ C010803 |
EBV劫持Dicer基因建立II型潜伏感染并促进鼻咽癌细胞EMT和转移 | 黄必军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31170117/ C010503 |
红树林环境宏基因组文库新型阿魏酸酯酶的筛选及结构功能的解析 | 刘玉焕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31170044/ C010201 |
黄曲霉DNA甲基化模式及其在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 贺竹梅 | 中山大学 | 58 | 2012-01至2015-12 |
31170011/ C010102 |
反刍动物肠道与粪便中共生放线菌多样性及资源开发 | 曹理想 | 中山大学 | 55 | 2012-01至2015-12 |
31101886/ C190102 |
鱼类神经内分泌新因子neurokinin B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 李水生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31101879/ C190101 |
尾加压素II对鱼类摄食和能量代谢调控的研究 | 孙彩云 | 中山大学 | 10 | 2012-01至2012-12 |
31101690/ C170102 |
猪ncRNA在PRRSV强弱毒株感染中的差异调控作用及遗传多态性与PRRS易感相关性研究 | 肖书奇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31101662/ C040501 |
中国野螟亚科分类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 张丹丹 | 中山大学 | 24 | 2012-01至2014-12 |
31101646/ C040302 |
鹰鹃对矛纹草鹛和白颊噪鹛的巢寄生及其协同进化的比较研究 | 杨灿朝 | 中山大学 | 10 | 2012-01至2012-12 |
31101071/ C120206 |
双酚A对雄性生殖能力跨代影响的表观遗传学分子机制研究 | 王红胜 | 中山大学 | 21 | 2012-01至2014-12 |
31100874/ C060101 |
LysM-GPI锚定蛋白基因OsGpiAPs参与水稻病原防御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 刘兵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31100846/ C110209 |
TRPV通道对阴道上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 黄洁虹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31100819/ C090303 |
Aβ的表达对果蝇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段晶晶 | 中山大学 | 21 | 2012-01至2014-12 |
31100739/ C090101 |
三维空间中距离知觉的可塑性 | 岳珍珠 | 中山大学 | 24 | 2012-01至2014-12 |
31100738/ C090101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面孔加工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 李咏梅 | 中山大学 | 21 | 2012-01至2014-12 |
31100723/ C1007 |
多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用于细胞成像与同步治疗的研究 | 易长青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31100669/ C100102 |
肌肉肌腱力学特性改变对脑卒中步态重建的神经肌肉骨骼建模研究 | 李乐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31100632/ C080102 |
结核抗原CFP-10特异性CD8+T细胞表位鉴定及表型和功能研究 | 李丽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31100579/ C050203 |
tRNA 5' 末端加工酶PRORP1催化机理的研究 | 谢伟 | 中山大学 | 25 | 2012-01至2014-12 |
31100533/ C050102 |
人肠道病毒71型及其Fab抗体复合物的冷冻电镜高分辨三维结构研究 | 李鲲鹏 | 中山大学 | 25 | 2012-01至2014-12 |
31100372/ C031001 |
酸性矿山废水混合菌群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 李金天 | 中山大学 | 21 | 2012-01至2014-12 |
31100309/ C030501 |
相似性限制与生境过滤对幼苗空间格局的影响 | 沈国春 | 中山大学 | 21 | 2012-01至2014-12 |
31100199/ C020407 |
水稻MAPK磷酸酶OsIBR5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及其机理研究 | 冯冬茹 | 中山大学 | 22 | 2012-01至2014-12 |
31100160/ C020301 |
菊科蒲儿根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刘莹 | 中山大学 | 10 | 2012-01至2012-12 |
31100159/ C020301 |
栒子属(蔷薇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凡强 | 中山大学 | 23 | 2012-01至2014-12 |
21177162/ B070202 |
河流环境中四环素抗性基因的污染来源表征及水平转移研究 | 邹世春 | 中山大学 | 65 | 2012-01至2015-12 |
21175158/ B0509 |
DNA甲基化的电化学检测及其医学应用 | 戴宗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21174166/ B040303 |
环境双响应性靶向控释载体联合传输化疗药和纳米金治疗肿瘤 | 程度 | 中山大学 | 62 | 2012-01至2015-12 |
21172273/ B0207 |
靶向抑制TopoII的钌配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研究 | 巢晖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21172272/ B0207 |
NM23-H2蛋白与癌基因c-myc启动子G-四链体结合阻断剂的发现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黄志纾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21172271/ B020403 |
海洋真菌中Xyloketal衍生物的合成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氧化应激信号通路中NADPH氧化酶的抑制和分子机制探讨 | 庞冀燕 | 中山大学 | 60 | 2012-01至2015-12 |
21171177/ B0104 |
钌配合物对G-四链体DNA的生物功能以及对肿瘤相关基因表达调控之间规律性研究 | 计亮年 | 中山大学 | 80 | 2012-01至2015-12 |
21105133/ B0511 |
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在复杂样品痕量分析中的应用 | 胡玉斐 | 中山大学 | 25 | 2012-01至2014-12 |
21104097/ B040303 |
可逆交联双敏性肿瘤靶向药物与DNA联合传输可降解聚合物纳米载体 | 戴箭 | 中山大学 | 26 | 2012-01至2014-12 |
21103234/ B030204 |
磷酸二酯酶PDE9A特异性配体的识别机制——计算模拟和生物化学研究 | 罗海彬 | 中山大学 | 25 | 2012-01至2014-12 |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