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四川大学、利物浦大学联合发表新研究成果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1年03月3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日来自四川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合作研究了中英两国人的眼球运动以及控制大脑思维方式的机制,深入地探索与比较了不同人种之间的区别。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杂志上。
近日来自四川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合作研究了中英两国人的眼球运动以及控制大脑思维方式的机制,深入地探索与比较了不同人种之间的区别。研究人员发现在英国人中罕见的眼球运动模式在普通的中国人中却很常见,这表明在不同的人种之间大脑的功能有着细微的差别。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杂志上。
最新Taq酶采用新型热启动技术,Stratagene全球同步首发的最新超快速定量PCR试剂盒试用装免费申请中,快来参与吧!
四川大学的龚启勇教授是这一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其早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后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磁共振研究中心攻读科学博士及博士后学位。2004年回国后组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是我国放射诊断学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眼动测试常被用于帮助确诊脑损伤或慢性病,例如全世界人种都有的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症。研究人员对参与研究的中国和英国志愿者进行了眼球快速运动的测试。研究人员原本预期所有的人快速眼动反应时间均为大约五分之一秒,然而测试结果表明其中一些测试者的眼动反应时间比这要短,大约为十分之一秒。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97%的英国人眼动有一个共同的五分之一秒的延迟,只有3%有更快的眼动反应。而在中国测试小组里,30%的人有快速的眼动反应。过去研究人员认为在英国人群中只有受过伤或有疾病的人才会有这种快速眼动反应,然而新研究数据表明这种在英国人中罕见的眼球运动模式在中国人中却比较常见。
论文的共同作者、利物浦大学老龄和慢性疾病研究所的保罗诺克斯博士解释说:“这可能会有很多解释,我们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为什么不同人种会有不同。这可能是因为文化 的不同,我们成长、接受教育、工作和接触社会的活动时所受的影响,一些特别的生物反应的影响,即使我们的身体结构是一样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因为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差异而产生出的这种反应。许多年以前大脑的结构图已被人类绘制出来,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以欧洲的人种为基础。这成为人类大脑结构的基本结构图,但不同人种之间可能会有差异。”
科学家们现正在调查在英国出生和生活的华人的眼动和在中国出生但是现在生活在英国的华人的眼动有何不同。该项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眼动行为的文化效应。
(生物通:何嫱)
作者简介:
龚启勇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影像医学中心、影像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临床放射诊断学教授(神经与精神病学兼职博导),放射诊断学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获医学学士、临床医学硕士和影像医学博士学位。从事放射诊断之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6年至1989年就读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学与影像医学硕士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6年至1998年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磁共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获科学博士学位。
1998年至2000年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磁共振研究中心博士后。
1994年至1996年任英国利物浦大学MR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2001年至2004年受聘为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磁共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Senior Research Fellow)及医学影像部讲师(Lecturer)。
现为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部Honorary Fellow兼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医学研究生临床磁共振成像专修课客座考官(External Examiner)。
2004回国后组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
2005年至今担任华西医院放射科科研副主任。
2008年至今担任华西医院影像医学中心、影像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主任。
个人成就
作为学科学术带头人,在高负担神经精神疾患的影像诊断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发表SCI期刊论文90余篇(包括2009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一篇);近3年代表性工作分别发表在PNAS、 放射学著名刊物Radiology、神经影像著名刊物NeuroImage和Human Brain Mapping、精神病学著名刊物Am J Psychiatry 和Arch Gen Psychiat等。多次在本领域重大国际学术会议担任会场主席和作特邀专题讲座。主持包括973课题、863专题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是Brain, NeuroImage, Hum Brain Mapp, Invest Radiology, Biol Psychiat, Neurosci Biobehav R 和 J Psychiatr Neurosci.等国际著名期刊(期刊影响因子均大于5.0)的论文审稿人。是《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中文版和《中华放射学杂志》等重要期刊的杂志编委和中华放射学会磁共振学组副组长。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终审专家和国家“十二五”优先领域发展规划之影像医学发展规划负责人之一;现为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医学磁共振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学术组织)学术委员会成员(YIA Committee member);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荣誉Fellow。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