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北大教授论文入选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0年03月0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丹参主要成分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改善作用”入选了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这一研究论文提出了丹参及其主要成分多环节改善微循环障碍的可能和进一步研究思路,发表在《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丹参主要成分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改善作用”入选了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这一研究论文提出了丹参及其主要成分多环节改善微循环障碍的可能和进一步研究思路,发表在《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主任韩晶岩教授,其早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共同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日本中医药学院院长等。主要从事微循环、形态、免疫、内科、中医药作用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丹参及其主要成分改善再灌注引起的多脏器损伤的机制,提出了丹参及其主要成分多环节改善微循环障碍的可能和进一步研究思路。
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是按论文创新性、期刊水平、是否属于研究前沿热点、论文合作强度、论文文献类型和参考文献情况、论文即年被引用情况等指标客观评选出来的。入选的论文代表了我国科技论文发展的领先水平。
这篇论文论文被引用23次(2009年数据),根据科学引文数据库(SCI)统计,2008年我国内地的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计92337篇,其中,论文被引用数超过所属学科一般水平的论文10587篇。2008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是在上述10587篇论文中,按论文创新性、期刊水平、是否属于研究前沿热点、论文合作强度、论文文献类型和参考文献情况、论文即年被引用情况等指标客观评选出来的。入选的论文代表了我国科技论文发展的领先水平。2009年评选出的2008年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生命科学约25篇,其中医学10余篇。
原文摘要:
Han JY, Fan JY, Horie Y, Miura S, Cui DH, Ishii H, Hibi T, Tsuneki H, Kimura I :Ameliorating effects of compounds derived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extract on microcirculatory disturbance and target organ injury by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117:280-295
作者简介:
韩晶岩、医学博士、教授,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中医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在辽宁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消化内科留学,在该大学医学部从事医学研究15年并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共同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日本中医药学院院长,兼任协和医科大学微循环研究所客座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抗纤维化研究室客座教授。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肝脏专业委员会理事,日本临床中医药学会理事、秘书长,日本微循环学会评议员,日本汉方医药研究财团理事,日中医学交流中心理事, 美国消化病学会国际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瘀和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微循环、形态、免疫、内科、中医药作用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对高血压、高血脂、酒精盰、心脑血管障碍等与微循环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病原理、病变过程,对缺血再灌注、内毒素、内皮素、慢性酒精摄取、光化学反应等因素诱导的微循环障碍的动态过程,对丹参、三七、山楂、银杏等单味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颗粒等中药复方制剂,以及丹酚总酸、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三七总皂苷、Rb1、Rg1等中药组分和成分改善脑、盰、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及其原理进行了15年的系统研究。根据微循环障碍的复杂性和中药可以同时抑制过氧化物、抑制和解离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粘附、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改善血管通透性的研究结果, 在1999年提出了微循环障碍需要多环节调整、中医药可以多靶点改善微循环障碍的学术观点。有关中药多靶点改善微循环障碍的研究成果在世界微循环大会、欧洲微循环大会、亚洲微循会、日本微循环大会、世界酒精生物医学大会、欧洲酒精生物医学大会、北美酒精生物医学大会、国际生物血液流变大会、日本血管活性物质大会、日本和汉医药大会、世界中医药大会、国际中医药大会、国际天然药物大会等做了会长报告、特别报告、大会讲演、研讨报告、一般报告等50余次, 在历任第5届国际天然药物大会的组织委员会委员长、第4届日本临床中医药大会的主席、第6届亚洲微循环大会的秘书长、第4届国际中医药大会的主席期间,积极推动了中医药研究与国际主流医学的接轨,促进了中医药的国际化。于1997年获第2届亚洲微循环大会青年研究者奖。发表中文论文12篇,日文论文19篇,英文论文42篇,其中SCI收载22篇,出版专著4部。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闂傚倷鐒﹂惇褰掑垂婵犳艾绐楅柟鎯х摠濞呯娀鏌涜椤ㄥ棝鎮炵紒妯诲弿婵☆垰銇橀崥顐ょ磽閸絼鍚柟鍙夋倐楠炲秹鎼归锝囧絾闂佹眹鍩勯崹鎵礊婵犲洤绠犻柨鐔哄У閺呮悂鏌ㄩ悤鍌涘 • 综述:HER2 检测:伴随诊断检测的演进与更新 • 基于 324,661 例乳腺癌幸存者:分子亚型在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中的关键作用及风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