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院士新成果获国际刊物积极肯定

【字体: 时间:2010年03月09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山东大学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中药通心络可减低血脂水平并抑制系统性炎症,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择具有更大优势。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山东大学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中药通心络可减低血脂水平并抑制系统性炎症,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择具有更大优势。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山东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心血管病研究中心主任和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等。

这项成果得到了《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专家的好评,同期配发的评论认为“关于通心络稳定斑块的研究通过检测血液和动脉壁的变化,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通心络在此领域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有望成为一个斑块稳定剂。”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引发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稳定易损斑块是目前医学界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重要目标。由于中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研究显示,中药通心络可减低血脂水平并抑制系统性炎症,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择具有更大优势。张运教授强调,目前有关复方中药研究的论文被西方主流医学杂志刊用是非常少见的。

研究人员实验验证通心络能否呈剂量依赖性的通过降脂、抗炎从而稳定易损斑块,作用类似大剂量辛伐他汀。他们首先制造出兔易损斑块模型,采用腹腔动脉球囊损伤后,75只兔给与1%高脂饮食连续10周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低剂量通心络组、中剂量通心络组、高剂量通心络组和高剂量辛伐他汀组,治疗8周。16周末,采用p53腺病毒注入腹主动脉斑块,激发斑块破裂。

结果各治疗组的斑块破裂率分别为14.3%、7.1%、7.7%和7.1%,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实验结果表明通心络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减低血脂水平并抑制系统性炎症,增加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由于他汀类和通心络都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降脂作用,联合用药在稳定斑块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原文摘要: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 Tongxinluo dose-dependently enhances stability of vulnerable plaques: a comparison with a high-dose simvastatin therapy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ongxinluo (TXL) as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enhances stability of vulnerable plaque dose dependently via lipid-lowering and anti-inflammation effects, similar to a high-dose simvastatin therapy. After abdominal aortic balloon injury, 75 rabbits were fed a 1% cholesterol diet for 10 wk and were then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for 8-wk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low-dose TXL group, moderate-dose TXL group, high-dose TXL group, and high-dose simvastatin group. At the end of week 16, an adenovirus containing p53 was injected into the abdominal aortic plaques. Two weeks later, plaque rupture was induced by pharmacological triggering. The incidence of plaque rupture in all treatment groups (14.3%, 7.1%, 7.7%, and 7.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73.3%; P > 0.01). TXL dose-dependently lowered serum lipid levels and inhibited systemic inflammation. Corrected acoustic intensity and fibrous cap thickness of the aortic plaqu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reas plaque area, plaque burden, vulnerable index, and expression of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 receptor 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MMP-1), MMP-3, tissue inhibitor of MMP 1, and NF-B in plaques were markedly reduced in all treatment group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Similar to high-dose simvastatin group, high-dose TXL group exhibited a low serum level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ox-LDL, a low expression level of systemic and local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a low plaque vulnerability index, with no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plaque rupture among all treatment groups. TXL dose-dependently enhances the stability of vulnerable plaques and prevents plaques from rupture. Simvastatin and TXL offer similar protection in terms of lipid-lowering, anti-inflammation, and antioxidation effects.

作者简介:

张运  

  (1952.9.28-)内科学心血管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阳谷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0年8月张运为聊城标准件厂工人;1973年8月入山东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76年12月任聊城地区新医院内科医师;1978年8月在山东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81年8月任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医师;1983年8月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国家医院攻读博士学位;1986年1月任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副教授;1991年10月任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2000年7月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2001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1月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2005年10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的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多项新技术,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和计划课题20余项,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200余篇,国家级杂志20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被国内外杂志和专著引用1500余次,主编和参编专著2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十大成果奖1项,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奖励20余项;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和主持国际会议。已指导博士后3人,博士生35人和硕士生25人。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心血管病研究中心主任和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副会长等学术团体职务20余项以及国内外20多个杂志的总编辑、副总编辑、常务编委或编委。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运院士是我国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多普勒超声定量诊断瓣膜性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系列新方法,使这些患者避免了创伤性的心导管检查;他与国际同步开展了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自行研制了我国第一台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系统,建立了三维超声诊断心血管病的系列新技术;他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力学模型和多种动物模型,阐明了斑块易损的炎症机制,建立了以斑块体积应变和冠脉循环炎症和凝血因子浓度梯度预测易损斑块的新方法,筛选出可预防斑块破裂的多个新的基因和药物疗法;发现促血管生长因子和促动脉生成因子可协同诱导生成有功能的血管网络,改善心肌局部血流量和收缩功能,为缺血心肌的促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张运院士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1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被国内外文献引用3000余次。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首届中国医师奖等荣誉奖励20余项。2008年当选为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2009年度颁奖大会暨何梁何利基金成立15周年庆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山东大学张运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研究领域: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在国际上较早并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多普勒同步血流动力学检查、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动态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等多项新技术。

  发表论文:
  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肱-踝脉搏波速的变化
  慢性心房颤动犬肺静脉肌袖的结构改变
  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争议
  血管内超声在易损斑块诊断中的价值
  易损斑块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