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最新文章解析抗癌药物

【字体: 时间:2010年03月3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癌症是人类致死的最大原因之一。高效特异的治癌药物设计与合成是学术界公认的科研热点和难点。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另辟蹊径,利用尖端技术从中药中寻找抗癌药物,取得了一些成果。

  

生物通报道:癌症是人类致死的最大原因之一。高效特异的治癌药物设计与合成是学术界公认的科研热点和难点。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另辟蹊径,利用尖端技术从中药中寻找抗癌药物,取得了一些成果。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杭州师范大学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谢恬博士,其长期从事中药学、天然产物化学、绿色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带领团队曾获得榄香烯系列抗肿瘤药新药证书3份、生产批文5份,主持建成了通过GMP认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榄香烯原料药及榄香烯系列抗肿瘤药生产线。

传统癌症治疗方法侧重肿瘤本身,放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以及机体免疫、造血功能造成损害。所以,从中医药发现抗癌效果好、毒副作用轻微、不伤害人体正常细胞、提高病人受益率的抗癌新药模式,被称为治疗肿瘤的“绿色疗法”。

从1982年开始,谢恬博士的团队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不但提出了“消症化瘀扶正”、“辨病施治”等治疗癌症的理论,同时也开展了临床研究。终于,他们发现,榄香烯就是在一些中药中存在着的抗癌活性成分。

研究人员发现单用榄香烯治疗肺癌的有效率为21.25%,肿瘤控制率76.88%;榄香烯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有效率为55.15%,肿瘤控制率为80.7%;比起单用化疗治疗癌症,加了榄香烯的治疗方法,效果要好得多。

一直以来,传统癌症的治疗方法,一般是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不过众所周知,手术无法彻底解决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放化疗是把“双刃剑”,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以及机体的免疫、造血系统造成损害。这样一来,在医学界,研发和运用抗癌效果好、毒副作用轻微、不伤害人体正常细胞的中医药的呼声越来越高。

榄香烯的横空出世,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抗癌信心。杭师大生物医药中心的专家介绍了药物的奇特之处:榄香烯对肺癌、肝癌、脑瘤、癌性胸腹水、膀胱癌等疾病安全有效,它可以选择性杀伤癌细胞,对正常细胞及骨髓造血功能没有损害,同时也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中国抗癌协会等单位认为,榄香烯对肺癌、脑瘤、肝癌、癌性胸腹水、食管癌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制剂质量稳定,性价比优良,且在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生存受益、抗转移复发方面有明显优势。

(生物通:万纹)

原文摘要:

The Fed-Batch Production of a Thermophilic 2-Deoxyribose-5-Phosphate Aldolase (DERA) in Escherichia coli by Exponential Feeding Strategy Control.

2-Deoxyribose-5-phosphate aldolase (DERA) catalyzes a sequential aldol reaction useful in synthetic chemistry. In this work, the effect of a feeding strategy on the production of a thermophilic DERA was investigated in fed-batch cultures of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BL21 (pET303-DERA008). The predetermined specific growth rate (micro (set)) was evaluated at 0.20, 0.15, and 0.10 h(-1), respectively. The DERA concentration and volumetric productiv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micro (set). The cells synthesized the enzyme most efficiently at micro (set) = 0.15 h(-1). The maximum enzyme concentration (5.12 g/L) and total volumetric productivity (0.256 g L(-1) h(-1)) obtained were over 10 and fiv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from traditional batch cultures. Furthermore, the acetate concentration remained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less than 0.4 g/L, under this condition which would not inhibit cell growth and target protein expression. Thus, a specific growth rate control strategy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induce fed-batch cultures for the maximal production of the thermophilic 2-deoxyribose-5-phosphate aldolase.

作者简介:

谢恬,男,1961年出生,主任药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杭州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优秀人才,浙江“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优秀人才,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2009年度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中药学、天然产物化学、绿色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带领团队曾获得榄香烯系列抗肿瘤药新药证书3份、生产批文5份,主持建成了通过GMP认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榄香烯原料药及榄香烯系列抗肿瘤药生产线。曾主持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濒危珍稀药材铁皮石斛人工繁育及铁皮枫斗系列中药制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主持国家中药现代化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榄香烯系列抗肿瘤药物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以上两个项目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持和承担的项目:
(1)他汀类系列原料药的酶法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的集成和示,2008/1-2010/12,
浙江省重大招标项目
(2)杭州‘生物催化与医药化工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009/1-2010/12,
杭州“新药港”建设项目
(3)串联不对称催化氧化-动力学拆分技术开发埃索美拉唑,2008/6-2010/6,
杭州市经贸委医药创新项目
(4)用于抗癌天然产物Terrequinone A酶促全合成多酶系统高效固定化机制研究,
2010-2012,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5) 基于酶库构建的若干重磅药物中间体酶法绿色化学工艺的创新和示范, 2010-2013,
杭州市科技局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
发表论文
[1] Wu X. S., Xie T., Lin J., Fan H. Z., Huang-Fu H. J., Ni L. F., Yan H. F.,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ability of elemene to pass through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its effect on brain carcinomas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2009, 61: 1653-1656. (SCI)
[2] Xie Tian, Anming Wang, Qiuyan Wang, Lifeng Huang, Haifeng Li, Xiaopu Yin, Recent advance in the
support and technology used in enzyme immobilization,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9,
8:4724-4733 (SCI)
[3] Xiaolin Pei, Qiuyan Wang, Xiaofeng Qiu, Longbin Ying, Junhua Tao, Tian Xie, The fed-batch
production of thermophilic 2-deoxyribose-5-phosphate aldolase (DERA) in Escherichia coli by
exponential feeding strategy control.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2010,
DOI:10.1007/s12010-010-8924-1. (SCI)
[4] 谢恬, 花宝金, 孙敏, 榄香烯临床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临床, 2009. 36(22): 1318-1320.
[5] 孟飞,俞春娜,王秋岩,谢恬,宏基因组与宏基因组学,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0,26 (2):116-120

授权专利:
[1] 谢恬,李德山,姜黄油提取物滴丸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ZL 03157473.4,授权公告日:2007年6月6日
[2] 谢恬,李德山,姜黄油提取物注射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ZL 03153226.8,授权公告日:2007年3月7日
[3] 谢恬,李德山,温郁金提取物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ZL 02117218.8,授权公告日:2008年10月8日
[4] 谢恬,李德山,榄香烯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ZL 02117219.6,授权公告日:2008年10月8日
[5] 谢恬,李德山,姜黄油提取物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ZL 02117217.X,授权公告日:2008年11月19日
[6] 谢恬,倍半萜烯类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ZL 02117086.X,授权公告日:2009年7月15日
[7] 谢恬,李德山,倍半萜酮类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中国发明专利,
ZL 02125900.3,授权公告日:2009年3月25日

获奖情况:
获200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度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娑撳娴囩€瑰宓庢导锔炬暩鐎涙劒鍔熼妴濠団偓姘崇箖缂佸棜鍎禒锝堥樋閹活厾銇氶弬鎵畱閼筋垳澧块棃鍓佸仯閵嗗甯扮槐銏狀洤娴f洟鈧俺绻冩禒锝堥樋閸掑棙鐎芥穱鍐箻閹劎娈戦懡顖滃⒖閸欐垹骞囬惍鏃傗敀

10x Genomics閺傛澘鎼isium HD 瀵偓閸氼垰宕熺紒鍡氬劒閸掑棜椴搁悳鍥╂畱閸忋劏娴嗚ぐ鏇犵矋缁屾椽妫块崚鍡樼€介敍锟�

濞嗐垼绻嬫稉瀣祰Twist閵嗗﹣绗夐弬顓炲綁閸栨牜娈慍RISPR缁涙盯鈧鐗哥仦鈧妴瀣暩鐎涙劒鍔�

閸楁洜绮忛懗鐐寸ゴ鎼村繐鍙嗛梻銊ャ亣鐠佹彃鐖� - 濞e崬鍙嗘禍鍡毿掓禒搴n儑娑撯偓娑擃亜宕熺紒鍡氬劒鐎圭偤鐛欑拋鎹愵吀閸掔増鏆熼幑顔垮窛閹貉傜瑢閸欘垵顫嬮崠鏍掗弸锟�

娑撳娴囬妴濠勭矎閼崇偛鍞撮摂瀣鐠愩劋绨版担婊冨瀻閺嬫劖鏌熷▔鏇犳暩鐎涙劒鍔熼妴锟�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抗癌|榄香烯|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