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我学者Blood、Cancer Cell两项白血病研究进展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10年03月29日 来源:生物通
生物通报道,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学院的2个研究团队在白血病研究方面同时取得新的进展,相关成果文章分别发表在《Blood》和《Cancer Cell》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Blood文章,单用亚砷酸对儿童M3型白血病具有高效低毒特点 。
周晋课题组首次证实,单用亚砷酸可使患儿M3型白血病病情完全缓解率显著提高,与目前公认的维甲酸联合蒽环类抗生素方案疗效相当,且不存在明显的慢性砷中毒及继发肿瘤的风险。
据科技日报消息,哈医大附属一院博士生导师、血液科主任周晋教授等人于2002年起立项攻关,在国内首次着手评估单用亚砷酸对儿童AP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们在临床中筛选出19名4—15岁的初发性APL患儿,对4—6岁及6岁以上者,每日静点亚砷酸0.16—0.2毫克/公斤,每日最大剂量为10毫克。每日输注亚砷酸直至患者达到血液学症状完全缓解,或最大剂量为60个剂量。在这些患儿中,血液学完全缓解率为89.5%,达到完全缓解率的平均时间大约为38天;达完全缓解率的亚砷酸累积剂量为6.1毫克/公斤。
本项临床观察随访一直持续到2008年12月底,其中17例儿童完全缓解,2例死于早期颅内出血,5年总体存活率和无病存活率分别为83.9%和72.2%。尽管每例病人定期应用亚砷酸治疗持续时间3年多,但在用药期结束后,对部分病例进行尿液、指甲和毛发浓度测定,在停药24个月以上者,未见严重的慢性砷中毒表现,也未有皮肤癌、肺癌及膀胱癌等继发肿瘤的发生。
专家评价指出,此项研究结果表明,单用亚砷酸治疗初发性儿童M3型白血病患者,具有高效低毒及不易耐药的优势,其疗效等同于经典的维甲酸联合蒽环类抗生素的化疗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Cancer Cell文章癌蛋白PML/RARα选择性抑制造血特异性转录因子PU.1及其靶基因的研究文章。
多年以来,由于APL与其它白血病的分子关联证据有限,也由于PML/RARα产生的唯一性(即仅存在于APL),学术界普遍认为对APL的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程度的局限性、缺乏普遍意义。而此次研究则有机地从时间和空间的层面上揭示了PML/RARα与造血细胞分化受阻、白血病发生的直接关联。因此,从APL所具有的特性和与其它白血病以至于实体瘤在内的其它恶性肿瘤所具有的共性两个方面而言,APL又是恶性肿瘤研究的一种绝佳模型。我国科学家王振义院士在APL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率先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APL细胞分化的治疗模式,至今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此次研究表明,这种诱导分化模式的潜在意义不仅仅局限于APL的治疗性转归,对于其它白血病以至于实体瘤的机制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拓展意义。
(生物通 小茜)
生物通推荐原文检索
Blood原文:Single-agent arsenic tri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DOI 10.1182/blood-2009-07-230805.
Cancer Cell原文:PML/RARα Targets Promoter Regions Containing PU.1 Consensus and RARE Half Sites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doi:10.1016/j.ccr.2009.12.045
热搜:白血病|癌蛋白PML/RARα|亚砷酸|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