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000最新推荐:七大神经科学论文

【字体: 时间:2010年11月1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F1000(Faculty of 1000 Medicine)”又名“千名医学家”,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等全世界2500名国际顶级医学教授组成的国际权威机构。

  

生物通报道:“F1000(Faculty of 1000 Medicine)”又名“千名医学家”,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等全世界2500名国际顶级医学教授组成的国际权威机构。其中近期最受关注的七篇神经科学论文如下:

B. Coste, et al., Science, 330:55-60, 2010. Evaluations by M. Moran and D. Kimball, Hydra Biosciences; J. Garcia-Anovero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 Viana, UMH Instituto de Neurociencias; P. Garrity, Brandeis Univ; B. Nilius, KU Leuven.

C. Gregg, et al., Science, 329:643-8, 2010. Evaluations by R. Sapolsky, Stanford University; M.E. Carter and L. de Lecea, Stanford Univ; J. Messing, Rutgers University; Y. Ikeuchi and A. Bonni, Harvard Medical School; D. Sweatt,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基因组是由母系和父系染色体构成。基因印迹也称作基因组印迹、配子印迹或亲源印迹,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不遵从孟德尔定律的依靠单亲传递某些遗传学性状的现象,也就是某些基因呈亲源依赖性的单等位基因表达,其另一等位基因不表达或表达极弱,仿佛这些基因的不同亲本来源的一对等位基因上带有某种可供识别的印迹。具有这种现象的基因被称为印迹基因。

由哈佛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主任凯瑟琳·杜拉克及其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克里斯托夫·格雷格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对15天小鼠胚胎及成年小鼠大脑进行的研究表明,约四分之一的大脑区域为印迹基因表达热点,这些区域与进食、交配、疼痛感、社交及动机性行为相关。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对小鼠大脑分析的结果发现,已知的与小鼠大脑相关的1300多个基因,在不同阶段会表现出对父系和母系基因的不同偏好。此前人们仅知道人体内大约有不到100个印迹基因,而与大脑相关的印迹基因为45个。该研究表明,印迹基因在人体内的数量可能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

哈佛大学大卫·黑格及乔治·普特南教授对一些罕见的大脑遗传性疾病的分析显示,在童年期,某些特定的母系和父系基因会发生冲突。有研究表明,胎儿发育过程中存在母系父系基因竞争现象。在胎儿发育时期,父系基因具有促进胎儿对母系基因需求的作用,并会导致胎儿过度生长,而母系基因在此阶段的作用与父系基因相反。

J. Tcherkezian, et al., Cell, 141:632-44, 2010. Evaluations by R. Darnell, Rockefeller Univ; K. Kwan and C.B. Chien, Univ Utah; J. Heraud and M. Kiebler, Ctr for Brain Res, Med Univ Vienna, Austria; W. Kroeze and B. Roth, Univ North Carolina; L. Desgroseillers, Univ Montreal, Canada; L. Columbus, Univ Virginia.

蛋白翻译新发现,这篇文章也是Cell杂志当月倍受关注的一篇文章。

V. Nikoletopoulou, et al., Nature, 467:59-63, 2010. Evaluations by A.M. Davies, Cardiff University; M. Bothwel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 Nakamura, Tohoku University, Japan.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如果要存活,就需要营养因子,即维持细胞增殖和发育的自然生长因子。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大多数神经元可以不需要这种支持。那么为什么周围神经系统会如此需要呢?Nikoletopoulou等人利用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的胚胎干细胞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A 和 TrkC在发育中的神经元中起“依赖受体”(dependence receptor)的作用,在没有保护因子的情况下触发细胞死亡。TrkB(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的一种密切相关的受体)不会这样。这表明,伴随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分离而出现的Trk 基因家族的扩大,也许为细胞数量控制生成了一个机制。

M.R. Cohen, et al., Neuron, 60:162-73, 2010. Evaluations by M. Carandini,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B. Cumming, NEI; D. Angelaki,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R. Mohrmann, et al., Science, 330:502-5, 2010. Evaluations by L. Tamm, University of Virginia; Y. Xu and D. Tommre,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D. Stevens and J. Rettig, Universitaet des Saarlandes.

人类的大脑就像是一个有机超级计算机,它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迅速地解决从呼吸到猜谜等所有难题。近日科学家首次描述了神经细胞是如何在瞬间管理其信号的传输过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神经系统细胞使用多巴胺、血清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小分子神经递质进行沟通。多巴胺与诸如记忆等认知功能相关,而血清素负责情绪控制,去甲肾上腺素则与注意力和觉醒有关。脑细胞通过神经突触传递化学递质构成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电信号可以使突触小泡与膜融合,并将化学递质释放,这一过程以毫秒的速度发生。

哥本哈根哥廷根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参与膜融合的核心蛋白复合物(SNARE复合体),为大脑神经的迅捷传递速度寻求解释。他们发现,突触小泡含有不少于3份连接桥或“SNARE复合体”。囊泡只和一个SNARE复合体较长时间地与细胞膜融合,慢慢地分泌神经递质。SNARE复合体的前体在囊泡到达目标膜之前出现。至少有三个SNARE复合体串联时,同步融合启动。如果小泡只有一个SNARE复合体,就会长时间与目标膜融合。

哥本哈根大学神经科学和药理学系的索伦森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研究影响和调节SNARE复合体在小泡中数量的各种因素,以确定是否与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快慢有关。且大脑一旦发生病变,是否会改变这种调节规律。

K. Padmanabhan, et al., Nat Neurosci, 13:1276-82, 2010. Evaluations by B. Brembs, Freie Universitat Berlin; R. Wilson, Harvard Medical School.

“Faculty of 1000 Biology”创办于2002年1月,是一种在线科研评价系统,其推荐原则立足于论文本身的科学意义而非发表在什么杂志上。该系统根据全球2300多名资深科学家的意见,提供对近期发表的生物科学论文的快速评论,目的是帮助广大科研人员遴选和发现有价值的研究工作。该机构专家根据论文对当前世界生物医学和临床实践的贡献程度和科学价值,每年对全球SCI文章总数不足千分之二的优秀精品医学论文进行推荐和点评,并赋予“F1000论文”称号向医学界推荐,涵盖了医学各个学科,是一项很高的学术荣誉。

(生物通:万纹)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神经科学论文|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