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版纳植物园最新PNAS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9年06月26日 来源: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编辑推荐:
了解森林的生物地理历史变化对预测森林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然而,生物地理受古地质、古气候及生物迁移和扩散多个因素影响,科学准确的预测并非易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进化组研究员Chuck Cannon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科学家合作,通过生物地理学、环境科学、古气候学和地质学等多个学科手段,重现了东南亚巽它大陆(Sundaland)过去一百万年森林的历史变化,揭开东南亚热带雨林生物地理历史变化之谜。该重要研究成果于6月19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在线发表。
了解森林的生物地理历史变化对预测森林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然而,生物地理受古地质、古气候及生物迁移和扩散多个因素影响,科学准确的预测并非易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态进化组研究员Chuck Cannon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科学家合作,通过生物地理学、环境科学、古气候学和地质学等多个学科手段,重现了东南亚巽它大陆(Sundaland)过去一百万年森林的历史变化,揭开东南亚热带雨林生物地理历史变化之谜。该重要研究成果于6月19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在线发表。
据介绍,巽它大陆是东南亚的一个生物地理学区域,包括马来半岛和由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及周围小岛组成的马来群岛。该区域拥有全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同时也是世界上地质历史变迁最复杂的地区,长期被生物地理学家所关注。Chuck Cannon 研究员等利用古气候变化数据和冰河时期的海平面变化数据建立模型,来了解该地区热带雨林的变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巽它大陆分布的热带雨林并不代表其生物地理历史,而是经历过去一百万年冰川消失过程的残存,正处于其“避难”阶段。当今该地区发生的大量人为破坏活动,例如砍伐自然林、 开垦种植园等,迅速地减少了森林面积,进一步恶化了处于种群遗传瓶颈状态的雨林。因此,该成果对提高人们对保护巽它大陆热带雨林紧迫性和重要性亦具有重要意义。
Chuck Cannon 研究员1987年以来开始从事东南亚热带雨林研究,对热带森林植物基因组学、地理信息系统、壳斗科生物地理与进化、热带雨林保护等有着广泛的兴趣, 2007年被聘为版纳植物园全职研究员、生态进化组组长。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