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百人博士新文章解析大脑痛觉信息加工机制

【字体: 时间:2008年09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罗非研究员等人近期一项关于痛觉预期的研究取得新进展,最新文章发表在2008年8月26日的《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 4.13)上。

  

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罗非研究员等人近期一项关于痛觉预期的研究取得新进展,最新文章发表在2008年8月26日的《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 4.13)上。

 

罗非博士,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研究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中枢及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以痛觉及其相关过程为载体和媒介,介绍感觉编码及其调节、以及感觉、情绪和认知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内在的神经过程。

 

罗非研究小组近期研究表明,痛觉预期能够显著增强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神经元放电以及痛觉内、外侧通路中的脑区内及脑区间神经活动的相关性,说明内侧和外侧痛觉系统对伤害性信息的加工都受到预期的调节。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预期是痛觉的一个有效调节因素。已有研究证实,伤害性神经元受到个体对于疼痛预期的调节。然而,还没有研究考察痛觉预期对伤害性神经元活动以及中枢痛觉神经网络中功能联结的影响。而罗非研究员着重考察了痛觉神经网络中某些脑区内与脑区间神经元活动的关系及信息流动。

 

研究使用声音-激光条件化范式来建立大鼠的痛觉预期,同时采用多通道记录技术记录了前扣带回(ACC),丘脑背内侧核(MD)和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1)区的神经元活动。利用交互相关和偏定向相干分析方法来分析各记录区域内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联结。结果表明,在有预期的条件下,上述三个记录脑区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都有所增加,而只有ACC神经元对声音信号的反应增强。与没有预期的条件相比,预期条件下各记录脑区内以及它们之间的神经元活动的相关性显著增强,表明痛觉神经网络中神经活动的同步性增强。此外,从内侧痛觉传导通路(ACC和MD)到外侧痛觉传导通路(S1)的信息流增加,表明痛觉传导过程中与情绪有关的神经活动可能会调节躯体感觉通路的神经活动。此研究为探索预期调节痛觉的脑机制提供了有力证据。

 

原文摘要:Anticipation of pain enhances the nociceptive transmission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within pain network in rats

 

 

罗非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1995年于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美国北卡罗来那州维克林大学生理与药理学系访问学者、访问教授;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入选者资格。现为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成员。

 

(生物通 综合)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