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4.08)

【字体: 时间:2008年04月08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追踪。

  

生物通综合: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追踪。

2007年美国生物制药公司研发投入达588亿美元

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the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PhRMA)和Burrill  &  Company的一项联合分析显示,2007年美国生物制药业用于新药研发(R&D)的投入达588亿美元。

 
根据PhRMA的调查,2007年,PhRMA成员公司在医药研发上的投入估计为445亿美元,较2006年的430亿美元略有上升。Burrill  &  Company对美国非PhRMA成员制药研发公司的调查显示,2007年这些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约为143亿美元,较2006年的122亿美元上升了17%

 PhRMA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illy  Tauzin指出,美国生物制药研发公司依旧在为未来的治疗方法开发铺路。研发是美国药物创新的基石。据PhRMA调查,美国的制药研发投入已经连续增长了逾25个年头,这为癌症、心脏病、艾滋病(AIDS/  HIV)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一系列疾病的疗法创新和改进提供了保障。

  
当前,在美国,有超过2700药物处于开发中,涉及4600种不同的适应证。其中,有600多个药物被开发用于癌症,300多个药物用于罕见疾病,超过275个药物被开发用于心脏病和中风。(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网站)

新加坡去年生物医药产值240亿元

 

新加坡去年生物医药科技生产总值达到240亿元,这比2000年的63亿元增长了三倍。

贸工部政务部长李奕贤日前在“BioBiz  2008”座谈会上表示,生物医药科技目前是我国第二大制造行业,去年吸引了9亿元的固定投资资产。

他指出,在研究方面,自2000年起,已有四座大型的企业科研实验室和超过20家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落户本地。2006年,我国在科研上的开支达到11亿元,比2005年增长超过2亿元,同时,本地的研究人员数目也增长了近300名,在2006年达到2000名。

生物医药行业增长迅速,占本地制造业生产总值的5.9%,过去几年,共有超过4000人加入这一领域。而在未来三年,新增投资也将创造超过2000个新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和超过500个研究位置。(联合早报)


 

 

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遍地开花

 

记者近期采访春耕生产发现,跨国种业公司生产的种子,尤其是玉米种子已经遍布田间地头,在一些地方除了少量地域性比较强的种子品种外,已经很少见到纯粹的国产种子了。

跨国种业公司近年来纷纷拥入我国,目前全球排名前五位的种业公司已将擂台摆在了我国的田间地头,并且已经在蔬菜种子等领域占据了我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开始主导市场。那么,这些种业大鳄进入我国,对我国脆弱的种子产业来说,到底是天使驾到还是魔鬼来临?业内人士对此喜忧参半:他们认为跨国种业公司确实能提升我国种业水平,但又担心其通过渗透制种业进而对我国农业掐脖子 (经济参考报)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在资本市场表现出色

 

虽然2008年第一季度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减慢,但是对美国生物技术产业来说,2008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尤其是第二季度。生物技术产业将向强调诊断更早期、治疗手段更靶向化、加强营养、实施辅助治疗的个性化治疗时代前进。  

2007
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非常出色,2008年这种态势仍然会继续保持下去。不过,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的疲软,因此在2008年第一季度采取的是多变的投资方式。但是,对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20只蓝筹股进行跟踪的Burrill生物技术选择指数(Burrill  Biotech  Select  Index)表现仍然相当稳健,该指数的表现优于1月份分别下降9.9%4.6%的纳斯达克指数和道琼斯指数。  

IPO照旧  

2007
年,美国有28家生物技术企业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获得了20亿美元的资金,这一数字比2006年的9.2亿美元的双倍还要多;平均每个公司通过IPO获得了7300万美元,而2006年这一数字只有5000万美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2008年生物技术产业的IPO将会继续。在开始IPO之前,这些IPO的大多数将等待更好的市场机会。预计2008年美国境内的IPO将超过30起,但大部分都将在第二季度完成。  

呼唤并购  

虽然2007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总的资本市场规模为4550亿美元,下降了8%。造成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许多生物技术企业被大型制药企业收购,比如阿斯利康以150亿美元收购MedImmune。事实上,自从2005年以来,被大型制药企业并购的生物技术产业公司的市场价值已经接近490亿美元。  

个性化药物将成真  

美国的医疗保健成本将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目前医疗保健体系领域的争论已经开始改变医疗保健体系所关注的焦点,从一种更被动、偶尔发生、疾病定向的体系向个性化、主动、预防和战略性的体系转变。目前个性化给药已经开始缓慢启动,这一切毫无疑问,个性化药物正在积蓄能量。  

在过去的几年间,个性化药物已经成为医疗保健领域一种非常有力的工具。个性化治疗已经在肿瘤、糖尿病、心脏疾病和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领域初现端倪。  

投资者们正在对个性化用药这样一个事实进行加温2007Burrill生物技术选择指数上涨了30%。个性化用药正在为分子诊断和生物标记物类工具创造需要,因此擅长这些技术的公司正在受到投资者们的关注。  

前景如何  

由于投资者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2007年以及200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以及次贷危机对市场造成冲击的担心,因此,2008年第一季度的美国资本市场将出现稍微的混乱。大型生物技术企业将继续强调自己的资金回报,中小型生物技术企业将会紧随其后。预计到2008年年末,Burrill生物技术选择指数将再一次超过一般资本市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  

另外,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将使医疗保健问题成为头号热点。药物安全性和医疗成本将继续是2008年的重要问题。随着PDUFA  的制定,新药获批速度将继续放缓,药物警戒性也将成为2008年的主题。(医药经济报)


 

制药工业:从非凡历程找寻找变革之路

 

对于制药业普遍存在的困境,安吉尔的书在结尾部分也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是,照我看来,这些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约束的建议只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而钱德勒的《塑造工业时代:现代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的非凡历程》一书则与解决问题之道暗合。  


《塑造工业时代》一书与钱德勒一贯的观点相承。钱氏对大公司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他认为大公司既不是恶棍般的托拉斯,也不是经济生活中的救世主,而是以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的方式形成经济的创造性力量。我想他的这一观点若用于阐述制药工业,也是绝妙的评价,比那些偏激的观点更为客观、有力。按照钱氏一贯的研究路径,钱德勒研究产业演进历程是为了揭示产业变革的理论框架,而在剖析产业历史的过程中,他的着眼点是这些产业中的重点企业。  

按照钱德勒的理论,科学技术的进步培育出产品,一旦产业建立起来就确立了一个产业演进的方向。那么,制药工业的前进方向和改革道路就隐含在其发展路径当中。纵观制药工业历史,过去企业的成功之道和未来改革的道路在于——沿着研究密集路径发展,协调企业的技术能力、功能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全球市场上从事开发、制造、分配和销售活动。  

 我们常常论及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这样的表述考虑的是生产要素在产业中的分布情况。而研究密集的提法则是从产业中生产活动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也就是说,制药工业是一个不断采用新知识、不断创造新产品并使之商品化的产业,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沿着研究密集的道路发展,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实力。(医药经济报)

 

药企渐成技术创新主体 独立或参与完成占57

 

在今年年初公布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获奖项目中,由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占57%,获奖企业共获得发明专利189项。

 而谈到发展,医药企业的领头人就会不约而同地提到新药的开发,因为创新研发是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近两年来,国内一些医药企业在新药方面的投入逐渐增加。据江苏正大天晴陶惠启总裁介绍,早在2005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就达到了销售收入的8%,目前,还在不断加大投入比例,向10%靠拢。

 同样属于研发型企业的上海复星医药每年科研投入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并且还在逐年增加,研发费用的总投入已接近销售额的7%

 近几年医药企业在加强自身科技能力建设、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整合大学、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更加注重产学研的结合。

比如白云山和黄聘用多位国内医药专家为科研顾问,合作开展复方丹参片预防老年痴呆症、复方丹参片缓释制剂技术、抗菌消炎中药等多项课题研究。华药集团新药开发公司和德国HKI天然产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稀有放线菌来源抗癌新药的研究,和美国MTTI公司合作的重组人源抗狂犬病毒单抗注射液项目并取得进展。

专家认为,在医药这样一个应用性极强的行业,企业最应该成为研发工作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将投入、研发、应用整合成为一个适应市场需求、较大限度地避免物力、财力、人力浪费的整体。令人惊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药企已经成为创新的主体,希望能有大批类似于正大天晴这样的企业出现。(中国食品商务网)


 

拜耳用创新高科技使生活充满活力

 

作为拜耳集团现任掌门人,沃纳?温宁主席正在以充满自信的微笑拥抱新一年度的挑战:2008年拜耳全球销售总额提高约5%。

拜耳是一家在医药保健、作物科学、材料科学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企业。在它此前公布的2007年业绩报告中揭示:期内销售额增长118%,达32385亿欧元;息税前利润增长232%,达4287亿欧元;净收入总额达4711亿欧元。

沃纳·温宁强调:在去年,拜耳又一次于运营与战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考虑到我们在资产组合中体现出的创新与增长潜力,深信集团正在踏上一条成功之路。这正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原因所在。

医药保健销售额与利润额大幅增长。据统计,期内拜耳医药保健在三个子集团中增长最猛,其销售额同比增长263%,达1487亿欧元。制药部门销售额增长373%,达10267亿欧元。在消费者保健部门,销售额达到454亿欧元。

作物科学在全球农业市场中占据有利环境。统计表明,拜耳去年作物科学的销售额为5826亿欧元,上一年度为57亿欧元,调整货币与产品线动产因素影响后营业额增长了56%;环境科学、生物科学部门销售额达到1045亿欧元,上一年度为1056亿欧元,货币与产品线动产因素调整后增长率达26%。拜耳旗下新兴与创新型产品市场表现极佳,从2000年以来引入核心市场的活性物质的销售额比2006年增长了13,约达14亿欧元。据悉,这一增长业绩绝大部分归功于种子处理产品Pon  ch  o03、杀真菌剂产品F  lin  t03、谷类除草剂A  tlan  tis03P  ro  lin  e03

高科技材料绩效并驾齐驱。据统计,拜耳材料科技子集团的营业额增长了62%,达10435亿欧元,上一年为10161亿欧元。而这其中,涂料、黏合剂、密封剂部门销售额增长则更高,达到109%。

2007
年拜耳每股盈利从222欧元增至584欧元。据悉,拜耳监事会一同提议将2007财年的每股股息增加35%,达到135欧元。而这对应于每股核心盈利的36%,符合拜耳去年制定的支付每股核心盈利30%-40%的股息政策。

依据评估,拜耳在2008年旗下医药保健与拜耳作物科学将延续良好的盈利趋势,旗下材料科技则可能面临艰难的市场环境。而为了确保长期增长,拜耳在新一年度计划斥资17亿欧元用于房产、工厂与设备的投资,其研发开支预计将增至28亿欧元。

拜耳不仅仅只是以商业数据来衡量企业的成功与否。在专业的技术和商业知识之中,还应该包含为人类而服务的责任感。有着优雅绅士风度的沃纳?温宁常常对中外媒体如此表述。

业界评说,沃纳?温宁在未来要完成的目标中依然只有一个,而这也是拜耳的核心理念???用创新高科技使生活充满活力。(中华工商时报)

 

抗病毒原料药市场需求增长

 

新的病毒在不断滋生,导致了各类传染性疾病流行,从而带动了抗病毒药物的快速发展,抗疱疹病毒药物是发展较快、较为成熟的一个大类,但要使市场有更大的跨越,研究新的释药系统刻不容缓  

病毒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元凶,危害性极大、影响面甚广。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仍是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近年来,由于病毒的肆意蔓延,抗病毒类药物发展较快,已成为抗感染药物中举足轻重的品种,而具有高度选择性、作用于细胞病毒代谢,对宿主无明显损害的药物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在抗病毒药物中,抗疱疹病毒药物是发展较快的一类药物,从品种数量到用药金额上都占据了重要的份额,客观上也带动了抗疱疹病毒用药水平的提高。(医药经济报)


 

ProGenTech 完成210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

 

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和加州  Emeryville  的生命科学公司凯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roGenTech)  今天宣布,该公司已经完成了一项由  Bay  City  Capital(旧金山)和德同资本  (DT  Capital)(上海)牵头的2100万美元第三轮  (Series  C)  融资。ProGenTech  致力于开发基于无污染、晶圆盒的自动化核酸纯化系统。

德同资本创始及主管合伙人田立新  (Joe  Tian)  表示:我们对  ProGenTech  团队至今所取得的技术成就印象非常深刻。这轮融资为我们整合提升的  ProGenTech  管理团队、Bay  City  Capital  的生命科学专长和德同资本的当地知识的价值提供了独特机遇。我们很高兴能与  ProGenTech  合作将其建设成为业界重要企业。

ProGenTech  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通过其基于晶圆盒的独特方法消除了用户遭遇无保护和交叉污染的可能性。该公司的首批产品在研究和医疗诊断领域都有应用。

 ProGenTech    Steve  Yu    Jesus  Ching  创建,他们都是生物技术仪器公司经验丰富的工程师。Steve  Yu  仍将担任该公司董事并成为其总裁兼首席运营官。Jesus  Ching  则将担任  ProGenTech  首席科技官。之前的融资由仍担任该公司董事的  David  Hu  牵头从天使投资者处获得。Bay  City  Capital  和德同资本的投资是该公司的首轮机构风险资本。(新华美通)

 

硅谷风险投资从生物技术转向Web2.0

 

据国外媒体报道,5年前,美国高科技产业处于低谷中。硅谷的注意力转向生物技术,一些兼具计算机和生命科学概念的企业成为关注焦点。不过,近年来硅谷风投的关注领域再次转向Web2.0  

5
年前,从90年代开始的电信建设接近尾声,雅虎等大型收购者也收紧了自己的钱袋,而社会性媒体刚刚开始出现。另一方面,人类基因的研究给创业型企业带来新的机会,而用于基因研究的高端、低成本数据中心也引起企业家的关注。

5
年之后的今天,生物技术的发展情况不佳,而互联网企业则大量涌现。评论认为,相对于Web2.0,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加困难。

  一名曾经历了90年代生物技术大发展的业内人士表示,生产周期过长是风投不愿投资生物技术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高科技领域的生产周期最多只有23年。而由于需要经历审批和测试等多个阶段,生物技术领域的生产周期甚至会达到2030年。

  去年,生命科学领域获得的投资高于任何其他领域。来自汤姆森金融的数据显示,去年共有862笔交易向生命科学领域投资91亿美元,占所有风险投资的31%,并高于2006年的76亿美元。

  然而,从2008年一季度开始,这一趋势出现转折。一季度,风险投资仅促成生命科学领域的5起并购,其中公开披露的3笔交易总价值2.293亿美元。同时,整个IT领域共进行了41起并购,其中公开披露的15笔交易总价值19.96亿美元。这意味着除以上3笔交易外,其他12笔关于互联网的交易总价值达16.78亿美元。

  评论认为,风险投资目前通过Web2.0赚钱更容易。此外,风险投资企业同样面临来自投资者的压力,因此必须进行更安全的投资,这也促使了Web2.0的发展。(搜狐IT

 

《商业周刊》年度五十强:Gilead Sciences

长久以来,尽管研发生产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被公认为无利可图,但各生物制药公司一直不敢忽略这一领域,并力图通过营销其他产品弥补这一损失。然而吉里德科技公司(Gilead  Sciences)却与众不同,这一位于美国北加州的生物科技公司发现,可以开发出一种更为简单便宜的艾滋病治疗方法。吉里德公司CEO约翰·马丁是一位化学博士,带领其研发队伍,将繁杂的抗艾药物集聚为简单的一片,这样一来,患者每月仅需花费1300美元且只需每晚睡前服用。马丁承认,这一创举的研发过程历尽艰辛。而该公司得到的回报是,自2004年以来,收益成三倍增长,目前已达16亿美元,并位列本年度《商业周刊》制药业次席,同时也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中年度表现最优公司中的评比中居第12名。(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