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3.24)

【字体: 时间:2008年03月24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追踪。

  

生物通报道: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追踪。

 

全球制药巨头面临专利失效考验

 

 随着诸多跨国制药企业原研药产品专利即将到期,制药巨头备感压力,形势还不止于此,相关政府部门对于专利药品的监管态度也越来越谨慎严格,全球专利药市场面临极大考验。

全球制药老大辉瑞制药首当其冲。目前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全球最畅销药物降胆固醇他汀类药物立普妥的专利将于2010年失效,届时将留下年销售额超过120亿美元的销售真空。

上周,辉瑞在纽约召开了分析人士大会,大约有250名市场分析人士和投资者到场,一起商讨如何减少该重磅炸弹药品专利过期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辉瑞寻找立普妥替代药品的工作也开展得并不理想。

为此,除了加大在研药品的开发力度,争取更多原研专利药品上市外,辉瑞不得不考虑放慢大规模并购的脚步。此前,辉瑞曾900亿美元收购华纳-兰伯特公司、以600亿美元收购法玛西亚公司,但这些大规模的并购在辉瑞高层看来,是对辉瑞的生产率产生了极大的分散力极大的破坏力,而今后,辉瑞无意实施任何大规模收购行动。

同样的考验也落在了诺华制药的身上。诺华近日公布的全球年报显示,由于受到仿制药的冲击和专利药品泽马可暂停销售的影响,诺华在去年全球业绩整体提升的前提下,美国市场的专利药品营业收入却出现了9%的下滑,该市场去年总体业绩也下滑了1%,这是十多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而诺华的考验更多来自政府对专利药市场的监管从严。去年有很多公司的药品都被政府要求撤市,诺华的泽马可就是其一。而在新药的审批上,美国食品药物监管局(FDA)的态度越来越保守,去年平均每5个新药申请只批准一个。这导致跨国药企已经研发出的新药很难在美国上市。

而为了减少医疗开支,各国政府加大了对仿制药品的支出力度。一些仿制药品甚至在专利药的专利还没过期,就获得政府允许提前上市,这对包括诺华在内的诸多以专利药为主营产品的药企来说,打击很大。而至少5年内这种颓势都不会有明显改善。

目前,各大制药企业正考虑以开拓其他领域或其他市场的方式来扭转局势。比如诺华将加强对非专利领域和疫苗领域的市场开拓,而辉瑞则有计划加大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其中辉瑞打算将经营业务扩展到中国650个城市,这一数字将是目前的近6倍。(金融界)

 

2007年国际著名医药企业并购行为一览

 

收购方(国别)            收购方(国别)          交易金额            交易方式

基因技术(美国)        Tanox(美国)          9.19亿美元          收购

葛兰素史克(英国)    Domantis(英国)    4.54亿美元            收购

三菱化学(日本)        田边制药(日本)      43亿美元              收购

先灵葆雅(美国)        欧加农(荷兰)          144亿美元            收购

卫材制药(日本)        Morphotek(美国)  3.25亿美元          收购

罗氏(瑞士)                BioVeris(美国)    6亿美元                收购

安进(美国)              Alantox(美国)        3亿美元                收购

葛兰素史克(英国)    Reliant(美国)        1.65亿美元          收购

默沙东(美国)            NovaCardia                3.66亿美元          收购

百时美施贵宝(美国)  Adnexus                    4.3亿美元            收购

 

(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



政府推手引创投 中国药企走出国门不遥远

 

自去年药企海外上市热潮之后,境外资本对中国药业的热情持续高涨。

日前,成都高新区高投集团与美国维梧(Vivo)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1.5亿元人民币设立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由Vivo进行基金管理,扶持成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上市。  

在政府力量和海外资本的共同推动下,中国药企走出国门已不再遥远。但有专家提醒,中国药企不要被短期的财务投资者所迷惑,要坚持战略先行。

政府推手

高投集团方面透露:此次合资,高新区出资4500万元人民币,美国维梧以美元出资,折合人民币1.05亿元。基金公司的建立将由政府推荐项目,由Vivo全权管理基金。作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批准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高投集团充当着政府推手的角色,负责对该区西、南部园区实施整体开发,通过资本运作和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项目融资和管理。

据了解,该基金是我国中西部首家由地方政府与国外投资基金合资设立的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可帮助企业通过美国FDA认证,全面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同时推动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上市。目前已有三叶草等5家企业被列入考察名单。

一直以来,中国药企如何走出国门备受关注,真正将制剂产品输出国际主流市场的寥寥无几。引进风投就是要缩短时间,降低风险。高投集团表示。除了资金注入,国外创投搭建的渠道和平台亦受青睐。据悉,Vivo主要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风险投资,在欧美市场已运营多年,先后投资了70余家北美生物技术产品公司。

政府的直接推动意义无疑是重大的,这在以往的合作案例中少见。充分显示出政府部门尤其是西部地区资金条件较差的政府部门在构建资本市场方面所做的努力。某从事投资咨询的业内人士表示。

而这一政府推手的导向正与当下的政策环境相吻合。于2007年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多渠道增加对生物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并特别提到支持生物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资领域,增加对生物企业的投资

在今后的境外资本合作中,政府身影也许会越来越多地出现。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合作必须落实到企业、产品和市场上。有专家指出。

 

开发区率国字号进军国际医药市场

 

20061219,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在开发区的第13大街完成奠基仪式。

李青,科学技术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产业发展处处长,同时挂职天津市科委主任助理,具体负责刚刚成立的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管理中心的日常工作。

在奠基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时期。李青和他的同伴们要贯彻落实科技部和天津市部署,在全国拥有四五十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数量更多的研究开发基地、技术平台和孵化器的情况下,为天津自己的生物医药进行定位。眼下对于生物医药科技和产业来说是个特殊的时期,它正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向大规模产业化转化的阶段,这不仅是中国的机会,更是天津的机会。

目前,中国一些原料药如维生素、抗生素,已经在国际市场占领统治地位,但比原料药利润高出10倍以上的成品药,几乎没有进入国际市场。李处长认为,让中国制造进入国际成品药市场,这才是天津生物医药最重要的使命。为了让生物医药更好地产业化,就需要建立一个拥有软、硬件,政策、环境等相配套的市场服务体系,使市场成为一个完整畅通的体系。未来五年,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将争取政府投资20亿元,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30亿元,形成研发团队100个以上,新增产值达到百亿元。李处长认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最终目标不在于提升科研水平,而是在于能够吸引多少个国内外半成品项目进入,出多少成品专利,孵育多少企业以及增长多少GDP

在目前的筹备过程中,一次面向全球的招聘让李处长和他的领导们惊喜不已,我们招聘的要求很严格,但受关注的程度却出人意料。当时招聘的信息只是在很少的媒体上公布,可是由于国内外各界人士对于滨海新区的关注,纷纷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加上科技部通过常驻各国的使领馆对此的宣讲,报名的科研人员达到了百人。真正通过筛选的人有83位,来自于中、美、加、日、瑞士等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美国的65位,国内26位,35人有成功研发产品的经历。在经过10多个国内专家函审之后,最终有14位进入了最后的答辩阶段。目前已正式任命专职副院长3人,其中2位将于今年5月全职上岗。(北方网)



尼古丁疫苗市场拼抢46亿美元

 

Datamonitor的受访者一致认为,如果能研制成功则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对于那些迫切希望戒烟的尼古丁依赖者来说,即使相对麻烦,也大多会义无返顾地选择接受治疗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且具有成瘾性,即发生尼古丁依赖。尽管很多吸烟者都渴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彻底摆脱这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但却往往由于烟瘾的诱惑以及自制力的不足,而只能在香烟的迷雾中越走越远。于是,在这场人类与香烟诱惑之间的抵制与反抵制暗战中,药物作为戒烟辅助剂的重要作用也就愈加凸显。

现阶段,在戒烟药市场唱主角的主要是非处方药(OTC),然而据Datamonitor预测,到2016年,处方戒烟药市场将实现46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目前于在研的两个尼古丁疫苗联手之前上市的尼古丁受体激动剂伐仑克林(vareniclineChantix),将成为促进该市场高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而戒烟药市场也必将随着尼古丁疫苗的上市而点燃发展的新希望。

想说戒烟不容易

Datamonitor预测,2007年,在全球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在内的七大主要市场中,约有1.16亿人有尼古丁依赖。尽管具有如此高的流行率,但数据显示仅有小部分人会向他们的主治医师寻求帮助。另据英国国家健康和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估计,在英国,每年约有400万吸烟者想戒烟,但他们中却仅仅只有3%6%的人最终能够戒烟成功。

烟草中的生物碱尼古丁被认为是致使吸烟成瘾的化合物,它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被吸入后在吸烟者的大脑中扩散,与尼古丁受体发生作用,激活脑细胞释放多巴胺。而多巴胺与人类产生愉快感觉息息相关,一旦吸烟者对吸烟产生愉悦感进而形成依赖,想戒掉就相对困难了。

尽管在半个世纪以前,人类就已经意识到了吸烟对健康带来的潜在威胁,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也陆续公布了严禁在密封场所吸烟的规定,但尼古丁依赖仍不可遏制地成为了影响人类公共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吸烟虽然是许多疾病发病的主因,包括肺癌、肺气肿、心脏病以及中风等,但实际上,它也是全球可人为预防和控制的死亡因素之一。由此,戒烟药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医药经济报)

 

巴斯夫:创新引擎驱动亚太业绩增长

 

2007年巴斯夫公司销售额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亚太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主管亚洲地区业务的巴斯夫执行董事会成员薄睦乐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亚太地区是目前最具活力的市场,而中国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巴期夫将凭借其在化学领域的不断创新,抓住机遇积极塑造美好的未来。

亚太区业务突飞猛进

2007
年,巴斯夫在全球的销售额达580亿欧元,比2006年增长10%。其中,按客户所在地计算,亚太区销售总额近96亿欧元,按欧元计算,较2006年增长近18%。而大中华区的销售额约44亿欧元,占亚太区业务近一半。

 
在上海,巴斯夫启动了新工程塑料改性装置,成立了聚氨酯特种产品生产基地,设立了基于HDI1,6-己撑二异氰酸酯)的涂料生产装置。此外,巴斯夫化学建材部门还在广东、山东、四川等地设立了多处新工厂。这些新举措使中国跻身于巴斯夫去年销售业绩三强地区。

 
在过去10年间,巴斯夫围绕中国南京和马来西亚关丹的两处一体化网络生产基地,在亚太地区建立了庞大的生产网络,并不断优化生产设施,配备新技术,提升生产效率。19972007年间,巴斯夫在亚太区实现销售额年平均增长13.7%,是亚太化工市场平均增长率的4倍多。而今后,巴斯夫还将继续积极投入新项目,致力于实现对亚太地区的承诺。20082012年间,巴斯夫计划在亚洲投资约25亿欧元,主要项目包括:同合作伙伴中石化共同扩大南京一体化生产基地,并可能在重庆设立一个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装置。

 
不断加强研发投入

除资金投入外,巴斯夫还将增强在亚洲地区的研发实力。薄睦乐博士认为,强大的生产网络只是巴斯夫业绩增长的基础,创新才是巴斯夫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薄睦乐表示,强大的研发网络和本地专业人才是巴斯夫成功的重要因素。巴斯夫的战略原则之一是帮助我们的客户更成功,即为客户提供定制的产品、工艺技术和创新的系统解决方案。创新既能为客户创造竞争优势,也能为巴斯夫赢得可观利润。目前在亚太地区,巴斯夫在25处基地拥有约300名员工从事研究开发和应用技术。近年来,巴斯夫亚洲研发网络在印度、中国和泰国新近设立了聚氨酯组合料厂,在马来西亚巴西古丹建立工程塑料开发中心,在新加坡建立有机电子研发中心,在上海设立了聚氨酯研发中心以及在北京建立了柴油发动机测试实验室。就在今年1月,巴斯夫又在亚太地区新设了多处研发中心:上海护理化学品开发中心,上海首个亚洲增塑剂实验室,印度Thane研究实验室。此外,通过与韩国首尔植物功能基因组中心(CFGC),以及今年年初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达成的合作和授权协议,巴斯夫进一步强化了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间合作。

 
薄睦乐博士指出,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需要充足的食物和持续的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已成为主导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课题。巴斯夫通过为汽车行业开发和提供创新产品与服务,为提高能源效率和环保做出了贡献。巴斯夫为汽车进气歧管提供的塑料代替金属解决方案,实现减重40%,有助于实现更佳的燃料效率和降低排放;而在今年奥运盛会前夕,巴斯夫为北京的公交车提供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这些公交车将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批符合欧IV排放标准的车辆。

沉稳面对新的挑战

今年以来,全球信贷危机导致经济发展的不稳定,美元贬值,原材料尤其是原油价格持续走高以及地缘政治紧张状况的加剧,给化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此,薄睦乐博士表示,尽管全球经济放缓的迹象似乎就在眼前,但亚洲和中国将是受影响最小的地区。另外,虽然中国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GDP或许不会像过去几年那样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巴斯夫认为,2008年中国GDP的增长将继续超过9%,并将实现更持续、更均衡的发展局面。从任何标准来看,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增长!

另一方面,中国越来越重视环保,产业发展也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巴斯夫创新研发的技术和产品,正好满足了中国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可以预期,随着尖端新品的不断推出,销售的强劲增长,以及生产平台的不断优化和新装置带来的生产力增加,巴斯夫在中国乃至亚太区的利润在今后还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在亚太地区,巴斯夫有两大主要业务目标:力争到2010年,亚太地区实现巴斯夫集团化学品销售的20%;同时希望到2010年时,其中70%的产品将来自本地生产。凭借早期投资的坚实基础以及强大的创新平台,巴斯夫将紧紧抓住亚太地区的巨大发展机遇,通过推出新技术、新化工产品、新的流程和解决方案,为自己、为客户并为该地区的发展创造更高的价值。(慧聪网)



赛富亚洲首涉生物医药深圳翰宇药业获1500万美元风投

 

深圳翰宇药业日前宣布,刚刚与软银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下称赛富亚洲)、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重要的资本战略合作,获得首期1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深圳翰宇药业占据中国多肽药物研发和生产最大市场。该笔投资也是2008年国内首起生物医药企业与国际、国内风投的战略合作。也是赛富亚洲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首笔投资,深圳翰宇药业是10年前成立的一家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和生产多肽药物、多肽原料以及多肽相关前沿技术产品。

翰宇药业总经理袁建成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多肽原料和多肽药物系列产品的生产已成为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据初步统计,现有的约65个肽类药物,市场规模约为200亿美元,其中多肽原料药已超过40亿美元,而且每年均以15%~20%左右的速度递增。

赛富亚洲合伙人徐航介绍,此次投资翰宇药业,正是看中了该公司在多肽药物领域的多年研发和市场积累,并已经成为这个药物领域的绝对领先者,该行业目前市场前景和投资价值巨大。

2007
2月,翰宇药业通过了美国FDA的现场审查。分析人士认为,这也为翰宇药业多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翰宇药业高层表示,新资金将主要用于多肽类药物的研发和国际市场的开拓。

赛富亚洲曾参与炎黄健康传媒公司的投资,徐航表示看好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尤其是在当前中国医改启动在即,整个健康产业有快速增长的机会。

另外,医药行业又有其特殊的个性,因此国家的药品监管政策也为风投选择项目提供重要参考。而无论是在当前的大环境,还是翰宇药业的现状,都令人满意。但徐航同时也表示,由于新药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风险大,难以被风投看好。

徐航昨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目前正在与上海的一个生产试剂的生物医药企业谈判,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将会在近期对外公布消息。(第一财经日报)

 

巴石油要成立生物燃料公司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33发布公告称,将成立生物燃料分公司。分析家认为,即将成立的新公司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促进生物能源发展的又一标志性举措,也将为全球蓬勃发展的生物燃料产业再加一把火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33发布公告称,将成立生物燃料分公司。分析家认为,即将成立的新公司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促进生物能源发展的又一标志性举措,也将为全球蓬勃发展的生物燃料产业再加一把火。

植根于庞大的生物燃料产业

巴西石油资源匮乏,但土地广博,适于种植农作物。这使得巴西成为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大国和世界最大的乙醇出口国。巴西乙醇消耗占全球生物燃料消费总量的80%以上,巴西有3/4的新车使用生物燃料与汽油混合燃料。巴西廉价的生物燃料原料,刺激了可再生能源生产,混合动力车销量倍增。巴西国内消费和出口需求使生物燃料产量迅速增加,预计2010年的总产量将从2005年的180亿升增至260亿升。

作为巴西国有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在乙醇燃料领域的研发工作已持续了30多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石油公司便开始支持巴西政府的国家乙醇计划。目前,巴西石油公司负责着乙醇燃料的运输和储存,并在临近生产厂附近建设了不少乙醇燃料储存基地,总储存能力将很快超过10亿升。

据外媒报道,新组建的生物燃料分公司将主要协调目前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麾下不同单位管理的生物燃料投资,处理乙醇和生物燃料生产,扩大其乙醇业务以及向全球市场出售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开发方兴未艾

在全球范围开发新能源的火热氛围中,生物燃料是能与汽油混合使用的新型车用燃料,不仅被视为矿物燃料的一般替代品,更被看好是用来治疗全球能源短缺症的绿色灵丹。在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生物燃料的开发。

英国BP公司和食品零售集团成立合资企业,在本国东北部建造一座生物燃料工厂,美国化学企业杜邦公司也参与其中。BP公司在今后将投资5亿美元创建生物科学能源研发中心,并组建新的生物燃料业务部。

一些其他能源公司也钟情于生物燃料的开发。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与乔治亚技术研究院组建联盟,从事生物燃料研究开发。雪佛龙公司还组建了生物燃料业务部,以推进在美国的乙醇和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及分销。壳牌公司自1998年以来在开发替代能源技术方面投资已超过10亿美元,并建立了壳牌可再生能源业务部和氢能业务部。

新加坡石油化学公司在新加坡裕廊岛投资2000万美元建设20万吨/年生物柴油装置。澳大利亚Mission生物燃料公司的子公司Mission生物技术公司利用粗椰子油(CPO)为原材料,在马来西亚Pahang的关丹港建设一座生物柴油和甘油提纯炼油厂,预计生产10万吨/年生物柴油。

反对的声音也不小

尽管各大石油公司在生物燃料方面发展蓬蓬勃勃,但是,生物燃料业的迅猛发展也引起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的担心。他们认为大规模生产乙醇燃料会在社会和环保方面付出高昂代价,造成森林毁灭、粮食涨价,弊大于利且得不偿失。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在欧洲议会委员会发言时也给生物燃料热潮泼冷水。她警告说,世界粮食储备日益减少,如果继续大力发展生物燃料,那么许多人不久将会受到饥饿的威胁。巴西最著名的环境保护者、前国会议员法比奥·菲尔德曼认为,一些甘蔗种植园的面积和欧洲国家差不多,这种庞大的单一栽培已经影响了十分重要的生态系统。

此外,乙醇所起的绿色作用还被诸多因素冲淡。种植玉米等原材料需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农场还需使用汽油驱动农业器械运作,这些举动实质上都涉及消耗化石燃料。另一方面,世界一旦把生产能源的目光投向农作物,农作物最基本的定义将受到挑战,贫困人民的饥饱也将受到挑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克劳斯·特普费尔在访问巴西期间强调,如果巴西政府保护不到位,一旦国际市场对乙醇及其他生物燃料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威胁亚马孙地区的雨林,对亚马孙地区的雨林保护构成新的压力。

诚然,发展生物燃料是大势所趋,但这条路还很漫长。(中国石油报)

 

生物能源的需求是玉米未来的焦点

 

对于玉米的生物能源概念方面,目前美国计划到2017年,使生物能源占到能源消耗比例的20%,而目前只占5%2007年,美国计划生产2800万吨的燃料乙醇,要消化8400万吨的玉米,占年度玉米总产量的25%,而2006年对应的数据分别是1800万吨、5400万吨和20%。美国政府从补贴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对生物能源发展提供支持,每年的补贴总额高达1000亿美元。

尽管国际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粮食价格上涨,但是美国国会1214以压倒性票数批准32年来首次的汽车节油法案,该法案要求在2022年到来之前,乙醇的使用量必须提高6倍至每年360亿加仑。目前,美国主要是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玉米产量的20%用于生产燃料乙醇。

美国调整了燃料乙醇政策,将大幅度减少世界市场的粮食供给,产生了价格效应替代效应。鉴于燃料乙醇对于解决环保问题有较大意义,未来美国环保政策趋于更加严格,美国燃料乙醇产量加大对世界经济影响将加剧,短期内粮食价格问题将更加突出。

200588,美国出台的《新能源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提出2012年,要使每年利用燃料乙醇或生物资料的数量达到75亿加仑,同时提出:为了保护环境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将在20141231以后禁止在汽油中使用甲基叔丁基醚(MTBE)这种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作为汽车燃油添加剂的化工产品。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推动美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快速发展。)

南美玉米燃料乙醇需求对其玉米供需情况影响

南美有着巨大的生产潜力。就拿巴西来说,其农业部长表示有22.5亿亩(折合3.7亿英亩)土地等待农业开发,美国农业部专家预计巴西有60亿亩土地可用于农业生产,而我国耕地保护目标是2010年以前不少于18亿亩。高玉米价格促使了阿根廷和巴西扩种了玉米,2006/2007年度巴西和阿根廷两国玉米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200万吨,总出口量比去年增加630吨,南美玉米上市后一定会挤占玉米贸易中美国的分额,这有利于缓解美国国内的供求关系,抑制价格国际玉米价格的上涨。(慧聪网)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