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给我带来很多麻烦

【字体: 时间:2008年10月20日 来源:龙虎网

编辑推荐:

  

  

“成功需要好奇心+智慧+勤奋+激情,甚至有点儿毕加索式的疯狂”。这是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瑞·夏普里斯对成功的诠释。昨天下午,夏普里斯及2004年两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西查诺瓦及阿夫拉姆·赫什科三位科学家受聘南京大学荣誉教授。在受聘仪式之前,夏普里斯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诺贝尔奖给我带来了很多麻烦

  “其实,我并不喜欢获得诺贝尔奖。”夏普里斯语出惊人,“这给我带来了很多麻烦,我是个很内向的人,不喜欢出席各种仪式。在那样的场合,我总觉得没什么话好说。我其实更习惯在网上接触这个世界,而不是四处开各种会。当然诺贝尔奖为我带来一笔很丰厚的奖金,但从科研的角度而言,更多的经费是来自政府或科研机构,这需要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去争取,而我,显然不是这块料。”思索了一会儿,夏普里斯幽默地说,“要说好处也有,诺贝尔奖让我突然成为名人,到哪里坐飞机都可以坐头等舱,这样我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夏普里斯说自己内向的性格可能来自于父母的影响,母亲是天底下最和蔼可亲的一个人,父亲则相对沉闷,比较古板,父母的双重影响让他也常常处于矛盾中。“我也会去参加宴会,可除了喝醉之外,没什么事好做,我还是喜欢回到自己的房间去看看书。可能这就是天生性格决定的。有些人活泼好动,擅长交际,而我就喜欢一个人呆着,除了偶尔捕捕鱼。”

  虽然夏普里斯总说自己内向,但一站到课堂上可就神采飞扬了。“我最擅长的是教学生,我觉得自己是个好老师,上课让我很兴奋,也很愉快。我特别喜欢教本科生,和他们交流,因为他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活力,有创造力。”

 

  成功第一要素是有好奇心

  对于年轻学者如何能成功的问题,夏普里斯说,首先是要有好奇心,自然界太多事物等待我们去观察、探究,没有好奇心就没有研究的激情。勤奋和智慧不可或缺,有些科学家看上去什么都懂,让人惊叹“太聪明了”,其实,他也是积累的结果,这积累包括做对的事情和做错的事情,科学家也经常犯错。不要怕犯错误,要学会从错误中总结经验,从而调整下一步的方向。“还要达到疯狂境界,像毕加索一样,投入激情。这样,即使身处在种种迷惑中,也会在某天一觉醒来后惊喜地发现,只要捅破一层纸就可以达到一个全新的境地,获得一个全新的发现。”

 

  中国人得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

  对于中国何时能获得诺贝尔奖,夏普里斯说:“你们不要担心,也许一年两年,我相信这是迟早的事情。”他这么肯定有他的理由:目前科学研究的趋势是从纯理论研究向应用型研究转化,相比较而言,中国人更擅长应用型研究,因此具备获奖的前提优势。而且他认为中国的大学生非常出色,具有不可预测的潜力。“我在香港访问时,曾遇到过一个大二学生,他提出问题的水平和深度让我惊叹。对一些有天赋的学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度,让他们自由发挥才能,激发他们更大的创造力。”

 

  两位以色列化学诺奖得主对话会场  今后不开公司

  昨天下午1点半,诺贝尔大师——两位以色列科学家阿夫拉姆·赫什科和阿龙·西查诺瓦步入了“握手科学巨匠”的对话会场。两位大师已头发花白,但仍步履矫健,精神矍铄。

  “第一次来到南京,有没有品尝南京的盐水鸭呢?”来自央视经济频道的现场主持人雪松一开场不谈学术,先聊“南京味儿”。阿夫说:“我这人喜欢充足的睡眠,所以昨天来到南京后并没有怎么玩,只是吃了一些美食,我很喜欢这些食物。”末了还不忘自己总结一句,“喜欢南京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也喜欢南京的很多地方。”而阿龙则表示,他一来南京就去了夫子庙,很好玩,“但是因为要参加会议,时间有限,对南京只能简单的了解,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南京。”

  以往都是很能“韶”的阿龙昨天似乎话比较少,主持人问他为什么变得如此羞赧时,阿龙哈哈大笑,“因为你都是在问老师比较多嘛!”阿夫和阿龙是师徒关系,2004年两人因合作发明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而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于是两人就又互捧了一会,阿夫夸阿龙是自己的好学生,而阿龙则感叹,遇上一个好的导师对于科学研究工作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又意义重大。

  “闲话家常”式的唠嗑间,现场挤进来不少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都盼着千载难逢的和诺贝尔大师对话的机会。没位子坐了,就都站着,每一双眼睛里都写满了对科学的崇敬和仰慕。提问阶段,美国贝勒大学医学中心贝勒研究所的博士后时宏珍女士第一个举手,在提问前,她走到两位大师身边,恭敬地与两位握手。随后,从美国回来的马里兰大学基因学教授万宏辉以一口流利的英文直接把问题抛给两位大师:“科技怎么才能转化成生产力”,阿夫说:“科学研究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如果更多是出于商业目的,例如都只想着研究开发生物医药,而不重视基础研究,那就会成无源之水。”他甚至表示,他以前没有办公司,今后也永远不会开办公司。

  由于时间有限,三个提问后,对话就结束了,很多人都抢着在大师出门离开前拍照留念,并不住地说:“我们崇拜科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诺贝尔奖|麻烦 |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