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雯:谱写无血的生命奇迹

【字体: 时间:2008年01月24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编辑推荐:

  潘晓雯:谱写无血的生命奇迹

  

 本报记者王婷婷 
    提起海军总医院,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里的全军高压氧中心,但潘晓雯坐上出租车去医院的时候,有时还要问一问:“师傅,海军总院哪个科比较有名?”
  “高压氧啊。”听到这个回答,她的脸上会浮现出笑意,当被问及在哪个科工作的时候,潘晓雯总是回答说:“哦,我是内科的。”

  潘晓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全军高压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我国第一个潜水生理学临床硕士研究生。

  “海军总院高压氧中心带头人”,“全国学科带头人”……无论外界如何评价潘晓雯,她始终对自己有着准确的定位:“我是一个女人,一名军人,一名医生。”

  “我成为不了林巧稚”

  在医学领域中,高压氧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我国建立第一座高压氧舱至今,不过四十几年。二十年前,海军总院高压氧科老主任,相中了本来在心内科工作的潘晓雯,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当时的潘晓雯对高压氧也只停留在了解阶段,放弃自己的心血管专业,半路出家搞高压氧,她心里没底儿。

  “宁当鸡头不当牛尾。”老主任的一句话让潘晓雯动了心。确实,与协和、301等医院相比,海总的优势不在心内科,而高压氧却是这里的传统强项,“经过几年,很有可能在这个学科发展成为全国的领军人物。”

  “我成为不了林巧稚。”到今天,潘晓雯还是这样说,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学究式的人物,但老主任看重的是她扎实的内科基础和她的做事为人,硬是把潘晓雯“纳入麾下”。

  九十年代初,海总高压氧科的条件与现在相去甚远,从各科“拼凑”的4名医生,不到20张病床。出路在哪,发展的思路又在哪?当时的潘晓雯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觉得应该首先成立自己的学会,这样同行之间才能有交流平台,学科才有发展的空间。”于是潘晓雯跟着耿直的老主任,拿着几个枕套几次三番去当时的卫生部长家里“走关系”,终于部长也感动了。1992年,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学会成立,并且出版了自己的学术杂志。

  “要的不仅是口碑”

  1998年,潘晓雯出任海总高压氧中心主任,成了科里名副其实的当家人。曾经,治疗煤气中毒是高压氧中心的强项,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住进了楼房,煤气中毒的病人越来越少。高压氧还能治什么?路该怎么走的问题又摆在了潘晓雯面前。

  “当家人就要有当家人的魄力。”潘晓雯说,“学科能不能发展下去,能不能保住优势,这是我要考虑的问题。”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发展,路上的车多了,车祸也多了,对于车祸病人的治疗,让潘晓雯看到了发展的生机。

  “高压氧对车祸病人治疗的效果特别好,尤其是对意识的恢复。”转轨!潘晓雯果断决定,凭借煤气中毒抢救过程中积累的过硬本领,从颅脑外伤入手,利用高压氧舱对车祸病人进行全面救治。

  逐渐,高压氧中心培育了一支善于综合抢救的治疗梯队,科里“无病可医”的尴尬局面大为转变,各大医院都把手术过后的危重病人送到海总高压氧中心,一名呼吸心跳骤停半小时的病人,也在这里起死回生。

  “现在,我们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在潘晓雯眼中,这个“地位”和过去抢救煤气中毒在老百姓心中留下的口碑不一样。“301、安贞、协和,只要有重病人,肯定送海军总院,这是专业领域的一种认可。”在潘晓雯心中,已经把高压氧当成一个品牌,“我不希望人家知道潘晓文是谁,但是我希望他们知道海军总院的高压氧中心。”

  “那是一次人生洗礼”

  在中心主任的位置上,潘晓雯决策果断,在手术台上、病人床前,她更是干练。

  “……,内科潘晓雯,……马上到操场集合。”1976年7月28日,那个噩梦般的早上,潘晓雯作为唯一一名内科医生,也是为一的女性,跟着医疗队开赴唐山,参加唐山地震的救灾工作。

  “早上五点钟从秦皇岛出发,当时我心里也害怕。”但她知道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去唐山的路上,桥被震塌了,潘晓雯坐的车从战士们举起的桥板上开过去,“经过这座人桥,我就再也不害怕了。”她说。

  震后的唐山一片漆黑,断水断电,哪里有病人医疗队就把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手术室。当时还是内科医生的潘晓雯没有选择,也上了外科手术台,而且是三天三夜没下来。

  之后的四十多天,潘晓雯像是进入了一种状态:“不知道怕,不知道累,没有水喝,泥水血水也得将就着往下咽,那时候就不知道什么叫不可以。”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了她现在的工作中,只要站在病人跟前,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那次的经历确实是人生的洗礼,而之后的立功受奖其实无所谓。”

  “‘无血的生命’带给我震撼”

  潘晓雯说话的时候,语速很快,加之丰富的表情、手势和感叹词,让人觉得和她交谈是件愉快的事情,在科里查房的时候,病人都会说:“潘主任,看见您我的病就好了一半。”

  “我喜欢这个职业,每天跟病人打交道,不觉得枯燥。”潘晓雯说。为了能继续跟病人“打交道”,38岁的她决定考研。

  “我们属于七十年代工农兵的大学生,是短学制,如果不摘掉这个‘帽子’,就有可能要离开自己的岗位。”不当医生,可供潘晓雯选择的道路也不少,身边的同学有的下海,有的出国,有的转到医院的行政岗位,但她认为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华山一条路———读研。

  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读潜水医学的研究生学位,以近四十岁的年纪和二十多岁的人“齐步走”,潘晓雯没觉得自己和他们有任何差距,优异的成绩让她读出了自信。

  当时,潜水医学一个著名的实验,给她潘晓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实验是把抽空血液的小豚鼠放在高压氧舱中,体内没有血液而只有生理盐水的小豚鼠不仅能在高压氧舱中存活,半个小时后把血液再输回小鼠体内,它们也能继续存活。这个被命名为“无血的生命”的实验震撼了整个医学界,潘晓雯也被深深的震撼了,她深信,“利用这个实验,‘无血的生命’可以创造很多人间奇迹。”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1994年,潘晓雯完成学业,成为我国第一个潜水生理学临床硕士研究生,而今,她的学生也已经忙碌在高压氧的一线治疗中。

  “学生们都喜欢听我讲课。”课堂上,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潘晓雯会告诉学生“无论何时说‘我爱你’,要真心实意,说‘对不起’,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现在讲课不是仅仅讲学科的理论,我给他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掌握这些是很难的,专业上、技术上的知识反而简单。”每次讲课她都会自己做幻灯,“这些不用学生给我做,他们做不过我。”潘晓雯说起自己的教师角色,颇有些得意。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对于管理,潘晓雯也有自己的理解。虽然有着医生、教师、科研工作者的多重身份,谈起经营之道,她毫不做作,有着男人少有的豁达。

  “现在,全国4000多座高压氧舱,北京就60多家,本专业的研究生也多起来了,这几年我们想把基础在垒一垒,这个学科的发展会更加健康。”

  国内高压氧舱的数量世界第一,抢救的危重病人数量世界第一。“在高压氧学界,我们已经走到国际的前列,可以说,在临床上,我们是No.1。”潘晓雯的话掷地有声。

  ■人物档案

  潘晓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全军高压氧中心主任,第二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重型颅脑损伤、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救治。

  从事本专业研究30余年,现任国家技术监督局载人压力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学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市高压氧学会委员;全军科学技术委员会航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科学技术委员会高压氧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军科学技术委员会高压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和《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编委等职。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5部。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潘晓雯|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