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教授伉俪《科学》发表首发性成果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8年01月2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来自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院(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Cancer Institute)分子病毒研究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寻找人类病毒的新方法:他们发现引起卡波济氏肉瘤(Kaposi’s Sarcoma,生物通注)的原因是之前未知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与另一少见,但是致命的皮肤癌——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www.ebiotrade.com)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上周五(1月18日)出版的《Science》在线版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院(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Cancer Institute)分子病毒研究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寻找人类病毒的新方法:他们发现引起卡波济氏肉瘤(Kaposi’s Sarcoma,生物通注)的原因是之前未知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与另一少见,但是致命的皮肤癌——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www.ebiotrade.com)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上周五(1月18日)出版的《Science》在线版上。
领导这一研究,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癌症研究院KSHV实验室的Patrick S. Moore与Yuan Chang,这两位分子病毒学领域的专家教授是一对夫妻,前者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实验室主要兴趣在于研究KSHV与宿主信号途径之间的基础关系。
这一新获得的研究成果花费了他们十年的时间,利用测序技术识别这种MCV病毒(Merkel cell polyomavirus),这也许能提供一种新的癌症治疗及预防措施。
Moore博士表示,“这是第一个发现的与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类肿瘤密切相关的多瘤病毒(polyomavirus,www.ebiotrade.com)”——多瘤病毒PY能诱发多个部位或器官发生肉瘤或癌症,因此称为多瘤病毒,“虽然多瘤病毒在癌症发育方面已经研究了多年,但是许多重要证据都表明这些病毒并不会引发人类癌症。”
Merkel细胞癌(MCC)是原发于皮肤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1972年Toker首先描述并用”梁状癌”命名,因其肿瘤细胞质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出现,也被称作原发于皮肤的神经内分泌癌。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头颈部及四肢,具有独特的超微结构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在过去的20年间,MCC增长了三倍,每年出现1500个病例,这种癌症主要发生在免疫系统受到AIDS,或者移植相关免疫抑制药物破坏的个体身上,一半患有MCC的病人只能存活至多9个月,三分之二的病人在5年内会死亡。
“如果我们的这些研究成果得到进一步证实,我们就能了解这种新病毒是如何导致这一高致死率的癌症的发生,而且重要的是,利用这一模式,我们能了解癌症发生,及其癌症发生过程中的细胞途径的变化”,Moore博士说。
(生物通:张迪)
原文摘要: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7, 2008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152586
Clonal Integration of a Polyomavirus in Human Merkel Cell Carcinoma
『Abstract』
img src="https://alicdn.ebioweb.com/newsf/images/viewimg.png" data="
1.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
是Merkel细胞癌原发于皮肤触觉小体的小细胞癌,以往常与淋巴瘤、燕麦细胞癌、汗腺癌、黑素瘤、神经母细胞瘤以及Ewing瘤等相混淆,更易被误诊为皮肤转移癌。据超微结构研究可显示其神经内有分泌细胞存在,故属于APUD系统肿瘤。此病多见于白色人种,好发于头、面、颈等暴露部位,亦可发生于肢体、腋窝、胸壁等处;瘤体呈红紫色皮下结节,直径大小多在2~5cm。其临床特点为侵袭性强,病程发展迅速,很快发生转移,术后又容易发生局部复发。
治疗需行广泛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除术。对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化疗及放疗有很好的姑息治疗作用。化疗药物CTX、VCR、ADM、5-FU、DDP等,其中以CTX最常用。但化疗可引起肿瘤溶解综合征。
2.Kaposi肉瘤
卡波济氏肉瘤原为一种老年男性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北美及欧洲确诊为艾滋病的人约30%伴有这种肉瘤。卡波济氏肉瘤并发于艾滋病者,在初期同性恋中占46%,一般为27%,在有卡氏肺囊虫并存时为16%,而异性恋或静脉药物成瘾者卡波济氏肉瘤的发病率仅为3.8%。卡波济氏肉瘤多侵犯皮肤,但由于艾滋病合并卡波济氏肉瘤时,其病变迅速扩散,可侵犯全身多种脏器,尤其是肺、消化道和淋巴结等。引起胸腔积液、咳血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肺部卡波济氏肉瘤很少出现症状,常与肺部机会性感染并存。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其周围结节样浸润,并有双侧间质性改变,胸腔积液是其典型X线表现,把有卡波济氏肉瘤者与无卡波济氏肉瘤病人作比较,发现有卡彼济氏肉瘤者,其肺部及胸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肝脏的卡波济氏肉瘤的发生率为14%~18.6%,多为播散所致,但也有原发于肝脏者,尚无临床诊断方法,死亡前通常已累及肝脏。
3.多瘤病毒科
多瘤病毒科内包括多瘤病毒(PY)、SV40和BKV、JKV等,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也各不相同。PY病毒是Gross在1953年从AKR小鼠白血病病毒传递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在实验室和野生的小鼠间以潜伏的形式广泛分布,幼鼠由于接触成年鼠的尿或唾液而被感染,在自然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诱发肿瘤.新生的小鼠、大鼠、仓鼠、家兔、豚鼠等,对PY特别敏感,可以诱发多个部位或器官发生肉瘤或癌症,故称为多瘤病毒(polyoma Virus,Py).1957年Steward和Eddy首先在小鼠胚胎纤维细胞中培养PY获得成功,继之发现PY还可以使小鼠和仓鼠成纤维细胞发和转化,从PY分离的DNA也具有转化细胞的能力。
SV40病毒生活在恒河猴的肾细胞内,病毒在这种猴肾细胞内生长但不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但将恒河肾细胞培养液加到非洲绿猴的肾细胞培养液中使后者细胞产生明显的空泡,这种病毒称为猴空泡病毒(simian vacuolating virus),现一般称为SV40。将分离的SV40或SV40中提取的DNA注射新生的仓鼠皆可诱发肉瘤。SV40在体外可使培养的仓鼠、大鼠、猴、等细胞发生转化.SV40进入敏感的猴肾细胞核内成熟,产生大量的病毒颗粒,使细胞裂解死亡,这一过程在37℃下约经24-48小时.BKV是从1例人肾移植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病人的尿液中分离出来的病毒,可诱发新生的仓鼠和小鼠产生肿瘤,在体外能使仓鼠、大鼠、小鼠家兔和非洲绿猴细胞发生转化,BKV的DNA也能转化大鼠和仓鼠细胞.JCV是从1例人进行多发灶脑白质病(PML)病人的脑组织中分离的病毒,能使新生仓鼠发生神经胶质瘤.JCV的DNA使新生仓鼠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细胞发生转化.虽然BKV和JCV是普遍分布的,并在动物实验证明具有致瘤能力,但尚未证实它们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关系.
PY和SV40病毒颗粒皆为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它们的直径大小、壳粒数目和DNA分子量等都相同,但是所含蛋白质成分有差异.SV40DNA含5,243个碱基对,而PY病毒为5,292个碱基对组成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分离和纯化的病毒DNA具有感染性,在体外可使细胞转化并对仓鼠诱发肿瘤.对SV40病毒的结构已经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其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及其复制的各种蛋白质都已有较清楚的了解。SV40病毒基因组以EcoRl内切酶切点作为0点分成100等分,Ori点是DNA双向复制的起绐点.SV40病毒基因组内的早期编码进程是逆时钟方向,在病毒DNA自制前,编码的蛋白质(大T、小T抗原)与诱发宿主细胞的转化有关;晚期编码区进程为顺时钟方向,是在病毒DNA复制开始以后,编码的蛋白质为三种病毒壳体蛋白VP1、VP2和CP3,这些蛋白是病毒的结构蛋白,不参与细胞的转化过程.PY的物理结构图与SV40相似,也是环状结构,但ori起始点不同,而且早期编码区的进程是顺时钟方向的,编码三种蛋白(大T、中T和小T抗原)。
附:
(Patrick Moore, MD, MPH (psm9@pitt.edu)
Director of Molecular Virology Program
Co-Director of KSHV Lab
Professor of 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Genetics
Yuan Chang, MD yc70@pitt.edu
Co-Director of KSHV Lab
Professor of Pathology)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