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1.21)

【字体: 时间:2008年01月2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追踪。

  

生物通综合: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追踪。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年均增长30%

 

日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科研人员在《自然-生物工艺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尤其是基因制药正迅猛发展,并可能在国际生物制药业界占据主导地位。

 

 研究小组挑选了中国22家小型和中型生物制药公司进行调查研究。据称,受调查的公司都在科研方面具有相当的创新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在过去10年内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2005年国内的营业额已达到30亿美元;中国市场上已经有15种生物工程技术制造的药品,另有60种已经投入生产。

 

研究小组负责人彼得·辛格认为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正蓬勃发展,他说: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出现仅仅10年,但我们惊奇地发现,在中国医药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医药经济报)

 

武汉城市圈欲打造500亿生物产业基地

 

新晋综改区的武汉城市圈,正在布局一个庞大的生物产业集群。

 

从湖北省发改委获悉,湖北将在武汉关山至鄂州葛店一段,形成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集中发展区域。到2010年,该基地将被打造成500亿元产值的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产值一跃成为中部老大。

 

湖北省发改委提供的资料显示,位于武汉东湖高新(600133行情,股吧)区东南侧的环东湖地区,将成为未来生物基地中枢。该地区包括关南生物制药园、南湖生物农业园、江夏现代中药园和葛店化学合成创新药物园四大核心园区,目前的总产值已超过200亿元。

 

按照规划,坐拥9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湖农业生物园将主攻生物农业。其目标所指,系中部最大的转基因动植物、生物农药与肥料、畜药及疫苗、良种繁育基地,预计到2010年将实现年产值180亿元。

 

产值居全国前5的武汉生物制药产业,其主力驻扎于关南生物制药园,有望在3年后形成百亿元销售规模。

 

另外,武汉市化学合成创新药物产业和现代中药产业,将分别依托葛店化学合成创新药物园和江夏现代中药园,打造中部最大的抗病毒药和儿科、肛肠用药产业基地。到2010年,两大产业将形成150亿元和70亿元的销售额。

 

湖北省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打造生物产业基地,将伴随武汉城市圈区域一体化进程,整合集群,符合现代生物产业的聚集化发展趋势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基地,湖北拥有30多家一流研发机构、580家生物企业和2万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实力。而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武汉及其周边城市。其中的武汉、鄂州两地,被确立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主体,省内其他地区亦是重要成员。

 

此外,自2008年起,湖北省每年将下拨5000万元生物产业专项资金,用于生物基地的研发。(21世纪经济报道)



第四季度基因泰克销售额29亿美元全年117亿美元

 

2008114,总部在美国南旧金山的生物技术公司基因泰克(NYSE:DNA)率先公布了2007年第四季度暨全年财政报告。全年毛收入117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6%,同于华尔街的预期值。调整后盈利31亿美元,或2.94美元/股,比去年的2.23美元/股有显著提高。截止到20071231的第四季度,基因泰克销售额为29.6亿美元,盈利7.37亿美元或每股69美分,比华尔街7.2亿美元或68美分的预期值略高。

 

基因泰克的最畅销药Avastin(单抗药,适应症为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销售额达到6.03亿美元;第二大畅销药Rituxan(单抗药,适应症为类风湿关节炎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销售额达到5.96亿美元;第三畅销药Herceptin(单抗药,适应症为乳腺癌),销售额为3.27亿美元;排在第四位的也是单抗药Lucentis(适应症为老年性黄斑退化病)销售额达到1.97亿美元;Tarceva第三季度销售1.12亿美元排在第5位。几大畅销药虽然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但是低于华尔街预期。

 

2007年全年,5大畅销药的销售额如下,Avastin22.9亿美元,Rituxan达到22.8亿美元,Herceptin12.8亿美元;  Lucentis8.15亿美元,明年有可能进入重磅炸弹行列,Tarcev达到4.17亿美元。

 

基因泰克预计2008年盈利在3.30-3.45美元/股的范围。但如果达到预期高值,其最畅销药Avastin必须新增恶性乳腺癌的适应症,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个未知数。114,基因泰克(NYSE:  DNA)股价下跌0.86美元或1.20%收盘于70.64美元/股;闭市公布季报后,电子交易股价继续下降0.80美元或1.13%停于69.84美元/股。同日,市盈率27.67,在纽交所的市值为743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制药公司。

 

美国生物技术企业基因泰克公司14日发布财报称,其2007年度第四季度盈利增长6%。

 

基因泰克公司业绩略超华尔街分析家预期,但增幅远低于去年同期的75%。此外,该季度其一种关键产品的销售低于预期。这些因素使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在当天盘后交易中下跌。

 

第四季度基因泰克公司盈利6.32亿美元(约合每股59美分),上年同期为5.94亿美元(每股55美分)。营业额从271亿美元增长到297亿美元。扣除特殊项目后,季度每股盈利为69美分,略高于分析家67美分的平均预期值。

 

投资者近年来已经习惯了基因泰克公司的高增长。该公司官员当天说,对一家大型企业来说,长期维持增长率的高水平是不现实的。2007年度基因泰克公司总盈利增长31%,上一年度的增长率则高达65%。(中国医药技术经济网)

 

生物科技鼻祖安进患上“大型药企综合征”

 

备受景仰的生物科技行业鼻祖安进,出人意料地患上了大型制药企业综合征

 

作为美国第二大生物科技企业,安进曾被业界认为不会受困于传统制药公司所面临的各种长期问题。但是现在,这家公司开始显现出大型药企的一些主要症状:面临的监管压力越来越大、来自仿制药的竞争与日俱增、产品研发线愈发空虚。

 

监管之手伸向魔术师

 

位于美国加州千橡市的安进成立于1980年,可谓生物科技行业的鼻祖。公司利用重组DNA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发明和推出了世界上首批重磅炸弹级生物科技产品,如治疗贫血症的Epogen和提高白细胞水平的Neupogen。安进像变魔术师一样给生物技术行业戴上了一个比传统制药行业增长更快、创新力更强的光环。

 

 但是最近,这顶罩在生物技术行业头上的光环开始褪色。今年年初,安进将面临FDA顾问委员会对抗贫血药物AranespEpogen广泛使用的又一轮争论。红细胞生成促进剂(ESAs)之类药物的滥用已经引起了管理者的关注。

 

ESAs被用来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的贫血,或者因为化疗和放疗导致肾衰竭病人出现的贫血。在ESAs类药物中,强生的抗贫血药物Procrit是安进的一大竞争对手。

 

去年3月,美国FDA的管理者们要求生产厂家在ESAs的标签上添加能增加癌症病人死亡危险性的黑框。自那时起,FDA顾问组已经就ESAs问题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并建议对使用ESAs的病人作出限制。这对ESAs的未来销售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ESAs的厄运还不仅于此。美国联邦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和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也开始对那些接受ESAs者的医疗补偿作出限制。而随着ESAs药物在美国医疗保健开支中的比例逐渐上升,美国国会正在对进一步限制使用这些药物展开辩论。

 

这些不利因素的聚集将给安进带来重挫。2006年,ArenespEpogen为安进分别带来了41亿美元和2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两者合在一起,占当年安进总销售额138亿美元的近一半。2006年,Arenesp的销售收入猛增44%,而Epogen的增幅较小,仅为10%

 

由于FDA发出警告以及被限制使用,美林证券分析师EricEnde预测,2007年,Aranesp的销售收入将下降14%2008年将再降24%;同样,Epogen的销售收入在20072008年将分别下降3%。这意味着,2007年安进的收入增速有可能勉强维持在2%的水平上,2008年将下降2%

 

考虑到上述这些事实以及FDA在今年第一季度即将召开的ESAs会议,美林证券调低了对安进的评级,从买入降为观望EricEnde指出:虽然安进的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但我们将采取守势,直到FDA的立场更加明朗。

 

  “重磅炸弹制造机失控

 

事实上,安进陷入了比监管压力更深的问题。

 

在传统药企研发线纷纷告急之际,安进曾有重磅炸弹制造机的美称。然而,安进还是遇到了研发线青黄不接的痼疾。

 

虽然安进在研发项目上的预算每年达到了35亿美元,但目前几无迹象显示,安进未来的重磅炸弹药物能够呼之欲出。即使是刺激化疗或骨髓移植患者产生白细胞的NeupogenNeulasta这样的成功药物,在欧洲也面临着来自生物仿制药的竞争压力。即使是实验性骨病治疗药物denosumab这样有可能成功的药物,预计在2010年之前也不会进入市场。

 

过去几个季度以来,Lazard资本市场公司分析师JoelSendek一直对安进维持卖出的评级,他表示,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安进面临的所有问题,但安进过分依赖于某支产品却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即将到来的增速下滑,安进亦采取重组行动,裁员2600名,裁员率为4%。安进亦积极实施股票回购计划以刺激股价。然而,现实是残酷的,2007年,安进股价下跌了26%,而同一时期标准普尔指数却上升了5%

 

Bernstein  Research公司分析师Geoffrey  Porges亦表示:由于重要产品(Aranesp/Epogen)前景黯淡,再加上产品研发线令人失望,安进股价将继续存在不确定性。他认为尽管安进股价近期因股票回购而惯性上扬,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其股价将会下跌,其负面因素和下调评价多于正面因素。Porges将安进股票级别下调至中性等级(不买不卖)。

 

创新是安进的惟一出路。对安进而言,今后几年将是一个康复的痛苦过程。不过,作为生物科技行业鼻祖,在开发物有所值的新颖药物方面,安进还是比大多数大型传统制药企业具有更大的优势。(医药经济报)



帝斯曼中国:创新不单在产品

 

此次战略性调整对于帝斯曼全球以及帝斯曼中国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战略和新目标对于我们无疑具有挑战性,但正契合了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对于健康、环境、能源提出的新要求和新课题,也是实现帝斯曼长期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帝斯曼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拥有的领先专业知识和技术是我们厚积薄发的基础,也是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目标的根本所在。

 

200710月,帝斯曼集团对外公布了将加速向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专业公司转型的消息,并且将公司业务增长的目标进一步上调,其中2010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目标由10亿美元上调至15亿美元,并将中国定位为2010年全球第二大市场。

 

这无疑让大家对中国区给予高度重视,然而200751上任的中国区总裁蒋惟明并不急着宣布他的增长宣言,在上任半年后首次会见媒体时,他谈到了对这家有抱负的公司决策的赞叹。同时,面对着转型的挑战,他显得跃跃欲试并劲头十足。(医药经济报)

 

中国医药研发外包海外并购第一单

 

美国当地时间13日上午,纽约,中国第一家登录纽交所的生物科技及医疗保健研发公司——无锡药明康德(开曼)有限公司(PharmaTech  Inc.)宣布,斥资1.51亿美元全资收购美国艾普科技实验室服务公司(AppTec  Laboratory  Services  Inc,下称艾普科技”),此桩收购开创了国内CRO(医药研发外包)海外扩张的先河。

 

据了解,药明康德由留学归国的李革博士于2000年末创立,总部位于上海,以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为主。中国的CRO主要包括化合物研究外包、原料药研究外包、制剂临床前研究外包和临床研究外包四个领域,药明康德主要承接外国制药企业的化合物研究外包和原料药研究外包。

 

CRO的兴起,缘自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高的新药研发成本。过去三年内,药明康德曾以244%的平均增长率入选德勤2007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去年8月,药明康德以每股  14美元的价格出售接近132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R),上市筹资约1.846亿美元。富达、新加坡大华、美国GA三家机构至今仍分别持有药明康德18.68%15.92%10.98%的股权。

 

医药研究出版商Kalorama  Information的一份研究显示,2005年外包在美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支出中占33%,为130亿美元;1997年时这一比例仅为10%。该研究还预测,2009年美国制药企业可能将41%的研发业务外包,价值约240亿美元。

 

Kalorama称,传统上制药公司将业务外包给合同制造商,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能、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以及获得企业内部不具备的特殊专长。如今,合同制造企业提供独特、创新以及最先进的工艺与生产技术成为主要的增长驱动因素。

 

药明康德企业传讯副总裁宓海博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半年前就考虑过收购艾普科技,双方的产品优势和顾客群高度交叉互补,同时能延长对外包商的服务链。

 

据悉,艾普科技为美国一家提供药物测试、研发和生物药品制造服务的公司,专门为医药企业、医疗设备生产商提供研究和测试服务。艾普科技在美国费城、圣保罗和亚特兰大三地有分支机构,符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标准。2007年,艾普科技预计收入达7000万到7200万美元,自2004年以来,公司平均年增长率达46%

 

双方发表的声明称:此次收购使药明康德能够迅速获得生物服务产能及专业技术,掌握重要的美国业务,并扩大其客户基础及市场规模。药明康德和艾普科技在中美两国的业务合并,使药明康德能够向全球制药、生物制药和医疗仪器客户提供一整套化学和生物外包服务。

 

药明康德网站资料显示:2007年,药明康德的客户包括了9家全球排名前10位的制药公司。过去三年,前十名都是其老客户。目前,全球最大的制药商辉瑞制药(Pfizer  Inc.),以及美国新泽西州的默克制药(Merck&Co)是药明康德的最大客户,占药明康德2006年净收入的29.1%

 

据悉,上述收购金包括承担艾普科技1170万美元的债务,方案在双方董事会已经签订最终协议,收购议案也已提交美国相关监管部门,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最终完成收购。(21世纪经济报道)



辉瑞的战略重心会向生物技术漂移吗?

 

投资者普遍认为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公司(NYSE:  PFE)遇上大麻烦了。最畅销药Lipitor的专利保护将在2011年到期,届时公司四分之一的销售额将被仿制药吞噬;最有希望成为Lipitor继任者的Torceptrapib(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因患者死亡率增高而命丧III期临床研究;其他畅销药,如Zoloft(抗抑郁)和Norvasc(抗高血压)已经受到仿制药的威胁;用28亿美元收购和市场开发的吸入型胰岛素Exubera销售惨淡,原预计销售额会达到10-40亿美元/年,却在2007年前9个月仅仅卖出1200万美元,辉瑞已经放弃其开发;戒烟药Champix可导致噩梦和自杀念头;肾癌和胃癌治疗药Sutent有导致高血压和心衰的风险;研发线苍白,8个在III期临床研究的新药候选者中有一半是老药新用,无一具有重磅炸弹潜力。辉瑞在2006年的销售额比前一年降低1%,预计2007年会再降1%471亿美元。股票投资者开始怀疑辉瑞能否应付目前的困境,致使股票价格是2008年盈利预期的10倍。这是大型公司平均市盈率的35%,是大型制药公司的45%

 

辉瑞正在使用浑身解数消除投资者的疑问,包括裁减员工近10000人,45亿美元回购公司股票,但是没有明显的起色。作为投资者,购买辉瑞的股票并不承担很大的风险,因为其市盈率已经非常低了。即使到2011年,Lipitor专利到期,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最差的结果是公司销售额下降20%,市盈率仍然仅是12-15。但是,辉瑞的股价也不会有较大的增值空间,比如说2008年或许增长5-8%。这不足以吸引投资者。

 

下一步棋如何走呢?我们注意到辉瑞削减的都是化学家或者说是研究化学药物的专家。当然,不能单凭这一点就断定辉瑞将走生物制药路线。但在短期内,比如说2010年以前,辉瑞除了收购即将上市的新药,甚或收购一或几个公司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辉瑞有220亿美元的现金,其中50%是完全游离的,也就是说随时可以使用的现金。我们感兴趣的是辉瑞的收购目标是谁,这能使投资者短期获得极大利益。辉瑞不需要收购另一个化学制药公司了,也不想收购医疗设备或者新药研发服务公司。她想买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把大型生物技术公司排排队。基因泰克(NYSE:  DNA)太大了,市值(在美国,下同)746亿美元,罗氏Roche和其他机构持有其股份,并且DNA的主力药Roche都有份;安进(Nasdaq:  AMGN)的市值517亿美元,从没有透露过要出售的信息,被吃掉的可能性不大;BiogenNasdaq:  BIIB)在出售期间辉瑞没有出价,显然没有兴趣;CelgeneNasdaq:  CELG)市值203亿美元,但是没有很好的产品,可能性也不大。五大生物技术公司就剩健赞(Nasdaq:  GENZ)了,110她的市值为207亿美元,大小适中,以孤儿药为主,少有竞争,有几枚重磅炸弹和重要的生物技术平台,如果辉瑞不惜血本收购健赞将获益极大。当然,辉瑞还有其他一些中小公司的选择,如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Nasdaq:  HGSI),只可惜葛兰素史克(NYSE:  GSK)抢先一步与之联手。如果辉瑞看得更远,可以选择胚胎干细胞研发公司,如GeronNasdaq:  GERE)或反义RNA类药物的开发公司。生物技术材料研发公司Life  CellNasdaq:  LIFC)也是非常好的选择,该公司市值14.8亿美元,2007年的销售额达到1.9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35%。无论怎样,辉瑞不得已将尽快进入生物技术领域。(中国医药技术经济网)

 

看著名生物制药企业如何成功四要素缺一不可

 

21世纪以来,以安进公司(Amgen)、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健赞公司(Genzyme)、生物基因公司(Biogen  Idec)等为首的生物制药企业收入增长迅猛,产品研发管线稳固,已经迈入核心制药企业行列。1992年,安进公司产品销售首次突破10亿美元,同年该公司也首次跻身财富500强。2005年,这四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是120.2亿美元、54.9亿美元、24.1亿美元、16.2亿美元,在全球医药企业50强排名中分列13位、20位、35位和42位。2006年,安进公司的销售额约为140亿美元,继续在生物制药公司中排名第一;第二位是基因泰克,销售额近8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健赞公司的销售额也达到了30亿美元左右。

 

虽然这些企业与国内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所具有的能力、资源各有不同,但研究这些企业的成功要素,仍对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成长不无裨益。我们对这些成功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的生物制药公司的成功路径虽然不同,但其成功要素却有相同之处,即都离不开企业家、技术、资本和管理这四个要素,它们构成了生物制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四个纬度。一个持续的致力于这四个要素的均衡发育和发展,并能做到四者功能耦合和系统协同的企业,可望最终获得成功。

 

 企业家是第一要素

 

生物制药企业的成功,第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主持这个企业经营的企业家是否具备足够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正如安进公司的成功离不开戈登•宾德,生物基因公司的成功离不开詹姆斯·文森特一样,企业家在这些公司的成长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生物制药企业的领导者除了要具有雄心壮志、胆识、决断力、号召力、统驭力、体力外,还必须具备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这也是由生物制药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周期长、管理基础薄弱的特点所决定的。如安进公司的戈登•宾德,健赞公司的亨利•特默尔,他们不仅具有成熟行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同时还是金融奇才,在将产品推向市场期间,既能满足研究人员的资本需求,又使投资者镇定自若。

 

技术是立足之本

 

生物制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并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例,上游技术(即工程菌的构建)涉及到目的基因的合成、纯化、测序,基因的克隆、导入,工程菌的培养及筛选;下游技术涉及到目标蛋白的纯化及工艺放大,产品质量的检测及保证。在这样的产业里,研发队伍和知识产权是生物制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安进公司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和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成功研制并获得专利保护,为该公司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研发同样产品的遗传学研究所因输掉了专利诉讼官司而被美国家用产品公司并购。这一生物制药业的经典案例表明,能否拥有或研发出具有知识产权和市场需求的新药产品或新技术,决定了生物制药企业能否立足。

 

资本是起飞之翼

 

生物制药企业创业初期和维持其成长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一个典型的生物制药企业在其设立的头两年需要100~200万美元的资本投入,在其后两年需要500~1000万美元的资本投入。此后,资本需求取决于公司的发展重点和战略,但一般也需要上亿资本以支持其成长和药物开发。传统上,开发一种主要的新药需耗资1亿~4亿美元,且这项新成果的投资回收也许要花上10~20年时间。因此,这种特点决定了客观上要求有各式各样的融资手段来满足生物制药企业对资本的大量需求。

 

 因此,具有资本信誉、擅长资本运作也是生物制药企业必备的成功要素之一。再次回顾安进公司的发展史:1980年,一群科学家和风险投资商创建了这家公司。公司地址选在学术氛围很浓的加州Thousand  Oaks,靠近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1981年公司开始运作,由风险投资商和另两家主要投资公司共筹集19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由于一直没有产品上市,公司先后于198319861987年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以维持公司的生存。正是由于资本的源源不断的注入,才使安进公司研制出新产品,一举成就其在生物制药产业中的霸主地位。

 

管理是不败秘诀

 

当资本和技术被企业家聚合到一个企业之后,如何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率,就成为企业经营中的关键问题。生物制药是一个新型产业,由于和传统制药企业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可以借鉴,只能通过在发展中不断根据企业自身的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善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生物基因公司建立初期,拥有重组DNA核心技术,并通过许可授权让默克公司和史克公司使用干扰素的免疫系统蛋白质获得资本,同时获得先灵公司的投资,使公司成为α-干扰素领域的领导者。然而,接下来由于经营不善,企业面临困境。由詹姆斯•文森特担任CEO后,通过出售不良业务,改善研产销各个环节的运营效率,才使企业最终走出困境,取得了成功。

 

综上所述,企业家、技术、资本和管理是生物制药企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四个要素。从过程来看,成功的生物制药企业的成长历程,无不是优选企业家,获取资本和技术,改善管理,形成自己的一体化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要素短缺或滞后,都将导致企业成长的停顿和失败。

 

我国的生物制药企业虽然起步较晚,多数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高,但一些公司的发展经历同样符合上述成功要素,特别是一些研发能力较强的生物制药企业更是如此。如北京科兴、万泰生物等企业,都是以企业家为核心,筹集资本(申请国家资助或引进创业投资),开发新药,产品投放市场,取得利润和市场占有率,改进组织结构,提高运营效率,然后上市融资或引进战略投资者,将资金再用于开发其他新药,从而实现企业的滚动发展。(中国医药报)

乙醇生产商抢购玉米

 

上周五来自美国农业部的库存报告,将对农产品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并且给未来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再创新高扫清障碍。

 

全球对于燃料和食品的需求,推动大宗商品市场中用于提炼传统生物燃料的农产品价格在最近几个月升至历史最高水平。谷物价格的普遍上涨,使广泛的消费领域都因此受到影响。

 

随着玉米价格近期触及11年新高,另外的生物柴油原料大豆,也在上周创下历史价格新高,这无疑给人们寻求非食品的替代燃料资源提供新的激励。

 

目前草和木质纸浆生产的纤维乙醇投入市场,至少还需要四年时间。我想纤维乙醇将会投入市场,问题是在用新原料生产的新能源有利可图以前,食品价格还需要上涨多少。”  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  Policy  InstituteEPI)的总裁Lester  Brown表示,他在去年就曾预期玉米价格将会冲高。

 

美国总统布什在上个月签署的新的美国能源法案,要求用玉米生产的乙醇产量在2015年达到顶点,为新的生物燃料在这之后加速增长铺平道路。到2022年美国包括含炭废物在内的新原料生产的生物燃料产量,将必须超过玉米乙醇的产量。

 

但是这一法案同时也支撑了当前对提炼生物燃料的农产品的需求,到2015年酒精消费需求将从去年的65.5亿加仑增加一倍还多,达到150亿加仑,因此这一行业对于传统乙醇提炼原料玉米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北美地区最有影响的农业网站Farms.com的高级风险管理顾问Victor  Aideyan日前表示,近期生物燃料的供需关系将成为北美谷物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生物燃料价格的上涨,将加剧对于美国主要农作物土地的竞争,并且最终推高所有次要农作物和豆类作物的价格。

 

至少在未来的两年,主要农作物将面临非常强劲的价格环境。”Victor  Aideyan表示。(第一财经日报)

 

“乙醇欧佩克”是福还是祸?

 

 新年伊始,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历史关口的事实,也加剧了玉米的明星效应,因为石油价格的波动和全球温室效应的压力,让人们对其寄予厚望。

 

现在,人们正在尝试从以往再普通不过的玉米中捕捉能量。作为推动世界生物燃料业发展的先锋,巴西利用从甘蔗中提炼出的蔗糖生产乙醇,代替汽油作为机动车行驶的燃料。作为另一个主要的燃料乙醇生产国,美国人则利用玉米。玉米中的淀粉通过发酵可以很容易地分解为乙醇,美国乙醇燃料的生产量不但从2002年的21亿加仑增长到2006年的49亿加仑,还存在一个庞大的乙醇生产厂扩建计划。

 

玉米的新功能让它们不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股票市场中都身价倍涨,更让它在美国政界备受推崇。共和、民主两党虽然在很多问题上针锋相对,却在乙醇燃料问题上难得找到了共识。据说目前正在打选战的两党候选人,几乎无一不标榜为乙醇燃料的拥护者,就连与石油公司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布什总统也对它情有独钟。

 

虽然这场能源革命可能有利于节约石油资源、又有利于环保,但某种程度上,对玉米的青睐也是美国式讲政治的需要。

 

从美国国内政治来看,不但存在强大的农场主利益集团,很现实的情况是,在一些农业州,对玉米种植的支持也等于获得选票。再往深了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玉米对华盛顿也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发展替代能源、降低美国对石油等能源进口的依赖,以确保美国的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华盛顿新能源政策的核心。

 

还有评论指出,美国政府突然热衷于生物能源计划,并力主建立乙醇欧佩克,除了扩大经济利益、节约化石能源之外,也有遏制它的对头委内瑞拉或是伊朗的石油力量的政治考虑。

 

但同时,争论也出现了。

 

对于这场轰轰烈烈的能源革命,经济学家们说,用玉米制造乙醇燃料根本就不符合经济规律:由于玉米供应量有限,一哄而上的乙醇生产厂很可能无米下锅,而即便是用美国每年种植的全部玉米来生产燃料,也仅能替代12%的汽油消耗。

 

 环保主义者们则在争辩乙醇燃料是否真的那么清洁:研究者最新的研究指出,乙醇燃料中其实仅有5—26%的可再生成分,而在提炼的过程中也要使用传统能源,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慈善团体们更是早就抗议,用玉米提取燃料的做法是从贫困者口中夺粮,将会引发饥荒。事实上,作为世界玉米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美国的新能源政策也成了导致全球范围内物价上涨和粮食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美国人需要更多的玉米来驱动汽车,同时作为粮食的玉米的价格也在上涨。去年,以玉米为主食的墨西哥就闹起了玉米荒,玉米价格曾在一周内暴涨了25%。而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也曾发文指出,如果在拉美和非洲地区推广美国倡导的替代燃料计划,到2025年,全世界挨饿的人将增加到12亿。

 

是造福人类,还是适得其反?看来,在运用玉米的力量前,人们还得认真思量。(解放日报)



生物质能源已到播种季节

 

生物质能源是种出来的能源,中国自古就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俗语,这个就是能源。在我们享受了石化能源的便利后,发现其不可再生,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我们又回到了大自然中,向传统的绿色植物要能量了。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能够驱动汽车的能量,仅仅靠烧柴的能量是根本不能满足要求的。不管是用于汽车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还是用于发电、取暖、炊事的成型生物质燃料,现在的生物质能都要经过深度加工。

 

以前,我国曾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我国提倡以非粮作物生产燃料乙醇。最近在广西北海投产的生产燃料乙醇的大型项目,就是用木薯为原料。山东等地也有用甜高粱加工燃料乙醇的。燃料乙醇以一定比例混加入汽油中,为汽车提供动力,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几年前,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区就已经在布署实施生物柴油项目了。首先是大面积种植麻风树(又名小油桐),同时研究开发将麻风树种籽的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技术,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逐渐向产业化迈进。

 

最近几个月来,我国能源紧张,尤其是西南地区柴油更是短缺。因为那些地区长途运输车较多,所以对柴油需求较大。如果生物柴油能够及时补缺的话,将是多么大的市场。

 

现在东盟国家已经看好生物柴油,也正在种植或者引进外国公司生产。西班牙北诺尔公司将在菲律宾投资2亿美元用于种植10万公顷麻风树。此前,菲律宾农业部表示,政府已经拨出40万公顷耕地,专门种植生物柴油农作物。这40万公顷耕地将种植蓖麻、油棕榈、椰子树、甘蔗、佛肚树和其他可以作为生物柴油生产给料的农作物。马来西亚目前在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已开展试验项目,种植了4000棵麻风树。新加坡的棕榈油资源丰富,芬兰内斯特石油公司将投资5.5亿欧元(约合8.14亿美元)在新加坡修建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加工厂,该厂将以棕榈油为原料。由新加坡罗柏博世(东南亚)私人有限公司牵头的生物柴油车的测试项目已经在新加坡展开。

 

其实,某些国家很早就在生物质能源上下功夫了。比如德国的生物柴油已经用于汽车,并且将该技术发展到印度。同时,他们也在中国布局。有些跨国公司已经在我国西南地区抢占麻风树的种植基地,先圈地,为他们以后的大规模生产、抢占市场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从现在看,跨国公司又在东盟国家圈地了。

 

所以,以后生物质能源的竞争,可能先要从能源植物的种植竞争开始了。应该说,技术会一步步成熟,应用会一步步扩展,生物质能源的前景非常广阔。

 

中国与东盟相邻,某些环境相似,中国在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经验可以用于东盟,东盟的经验亦可用于中国。事实上中国与东盟在能源合作上已经深入,双方也在探讨在生物质能源方面合作的前景。前不久由外交部和科技部主办的中国-东盟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论坛在昆明召开,与会代表紧紧围绕生物质能源的种植、发电、供热等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泛北地区有丰富的木薯酒精、棕榈柴油等生物质能源和利用技术,我们完全有条件可持续利用能源,合作开发新能源。我们可以选择一批示范性的双边或多边合作项目,务实开展项目合作,带动泛北能源合作走向深入。确保本地区能源安全,是中国与东盟共同的愿望。

 

生物燃料:疑惑中前行

 

2007年,生物+化工模式似乎为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了出路:应对能源短缺,生物燃料应运而生,遍地开花;缓解环保压力,生物材料当仁不让;此外,还有生物催化剂、生物制药等等。

 

在生物技术中,生物燃料2007年的发展最迅猛。世界领域内很多区域都制定了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欧盟在其2007年新的《欧洲能源政策》中提出,到2020年生物燃料的消耗量占到汽车燃料消耗总量的10%;美国2007年初在《国情咨文》中表示,未来10年要开发替代能源将汽车油耗量减少20%,到2012年可再生和替代性能源的总量达到75亿加仑;20078月份,中国公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制定2010年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目标;20072月印尼宣布计划到2010年,生物燃料占总能源的约10%

 

各国的雄心壮志让生物燃料这把火越烧越旺,但随着一些问题的逐渐显现,泼冷水的声音也随之出现。

 

以美国为例,在基础设施改造障碍重重、成熟的工业化技术尚未成型、充分的原料没有落实的前提之下,在目前替代能源每年产量40亿加仑的基础上,能够在10年之内翻近10倍达到350亿加仑吗?也许不过是口惠。

 

联合国也发布生物质能源方面的报告,预警发展该产业的负面影响,指出其可能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包括生物燃料的生产会因为占用土地、大量水资源和化学肥料,影响粮食足量供给,致使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上涨;可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流失等等。

 

诚然,发展生物燃料是大势所趋,但这条路还很漫长,只有那些有着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心态,脚踏实地谨慎前进的投资者才能笑到最后。(江苏化工网)



08年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趋势预测

 

2007年是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过程中重要要的一年,沼气、生物燃料、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质颗粒等领域都有显著的进步,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雏形显现。针对中国生物质能源蓬勃发展之势,中国政府把发展生物质能源放到战略性的高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传统能源的稀缺和2007年创历史记录的油价以及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召开都预示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在2008年将有不俗的表现。本文将在2007年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尝试预测2008年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1油荒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链逐渐完善、布局更趋合理

 

油荒成为2007年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每桶原油99多美元的价格再创历史新高,高油价和原油紧张的供给曾一度造成中国面临严峻的油荒状况。需要我们警惕的是,石油不仅仅是一种能源,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高油价向下游传导,农机柴油、化肥、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之上涨,增加了粮食的生产成本,增加了食品类物价上涨,造成今天的结构性物价上涨。

 

油荒造成的恐惧将引导人们转移视线,生物质能源所具有的可再生、清洁、原料易得、利用形态便利等优点得到人们的垂青。自上个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着手研究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生物质能源技术已取得了初步的应用和推广,世界生物质能源产业格局雏形显现,美国、巴西、德国等国家将生物质能源技术和本国特色相结合,走出了发展特色生物质能源的道路。中国国土广阔、气候条件适宜、植物资源丰富,并且人口众多,石化资源缺乏,具有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潜力和迫切的愿望。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利用还不算特别落后,在某些领域具有世界领先优势,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国也具有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布局状况,但是存在着布局混乱、产业链不完善的缺点。经过前期产业萌芽阶段的发展,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布局将会得到改善、产业链将逐步完善,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其倡导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也将促进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全面发展。

 

2、中国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优势日益凸显

 

200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加工乙醇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后,对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又一次深度调控。《意见》的提出在中国引起了一场关于非粮的讨论,最后非粮是中国生物能源发展的方向成为这场讨论的共识。自此,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结束了以玉米等粮食为原料的时代,开创了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新时代,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的优势日益凸显。

 

 据中国生物能源网(http://www.bioenergy.cn)报道,中粮集团投资的年产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正式在广西北海投产,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投入生产的非粮燃料乙醇项目。专家表示,此举意味着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路线将真正走向非粮化。和国内其他燃料乙醇项目以玉米为原料有所不同,该项目的原料来源是木薯。广西是国内木薯主产区,北海市木薯种植面积为15万亩,年产鲜薯22.5万吨。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年需鲜木薯150万吨(折成干片为61万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此前已下文通知,为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从20082月起,当地将封闭销售车用乙醇汽油,以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其他汽油(军队特需、国家和特种储备用油除外)。这是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真正走向非粮化的一个标志。一位专家如此评价该项目投产的意义。

 

3巨头促进中国生物柴油产业格局逐步合理

 

根据中国生物能源网(http:www.bioenergy.cn)的消息:国内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古杉集团(NYSE:GU)登陆纽交所,成为第39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公司首次发行1800万份美国信托凭证,每份9.6美元。古杉集团创立于2001年,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柴油,一类为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用作化工原料的副产品,包括植物沥青、芥酸甲脂、甘油和芥酸酰胺等。集团目前拥有年产19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在四川、河北、福建均设有生产基地。古杉集团称,公司通过利用廉价的原料植物油下脚料、地沟油制成生物柴油,大幅度降低了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同时,通过生物柴油副产品深加工,推出了生物柴油和化工中间产品两大产品线,提高公司的整体利润。公司计划到2008年末增加北京、上海、湖南、重庆四处生产基地,同时达到4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而此前的2006年,中国的另一家生物柴油产业巨头福建的龙岩卓越公司以在英国伦敦成功上市。

 

卓越和古杉毕公司是依靠生物柴油上市的,这对于国内生物柴油行业是一剂兴奋剂!尤其是对于那些资金雄厚的企业,他们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进而带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蓬勃发展将会引起更多的资本的跟进和追逐,2008年中国肯定会有大量的生物柴油企业诞生,现存生物柴油公司中的佼佼者也会上市融资,生物柴油产业格局渐行渐稳,而在这之前存在这一个痛苦的过程。产业竞争的激烈性将会实现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国内政府部门加快对于生物柴油企业的行业管理及整合。2008年将会是中国生物柴油产业整合发展时期,产业布局逐渐走向合理化。

 

4、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获得突破性发展

 

新能源车的技术研究、量化生产、市场推广以成为世界上各大汽车生产企业的战略共识。2007年国际高油价,每桶逼近10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111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高油价催逼着传统汽车生产的门槛升高,而《规则》的出台则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畅销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各方面原因必将加速新能源车在中国的产业化进程,谁掌握了新能源,谁就掌握了车市未来成为业界共识。2008年极有可能成为中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爆发期。

 

无论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还是法兰克福车展上,新能源汽车都成为展会上的新贵。据车魔网报道: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已经由零星企业的个体行为扩展到多数企业的整体行动,技术拓展已经由单个车型的概念开发转变为批量车型的商品化开发;而且在产业链条上,众多零部件企业也已经参与进来。新能源汽车磅礴发展,但是技术和市场仍然是制约其快速前进的障碍。中国十分重视系能源汽车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应用,它被认为是中国追赶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的一个契机。中国奇瑞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秦力洪说,(新能源汽车)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如果你不随趋势而动,这个产业就会将你远远地甩在后面。奇瑞、上汽、力帆、华晨等中国自主品牌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企业的重要战略实施,2008年将会有很好发展。2008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和被市场接受的重要时期,奥运会在中国召开,其倡导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将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新的理念的注入也帮助更多的人可是接受新能源汽车。

 

5、中国《能源法》将实施,生物质能源将被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

 

200712月日,《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2008年,国家正式《能源法》可能出台。《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水电、核能、天然气、煤层气、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清洁、低碳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能源法中直接把支持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的发展写进了法案中,这也决定这未来国家对待生物能源等新能源的态度。

 

2007年国际高油价及传统石化能源的稀缺性使得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也不例外。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利用形式受到地理位置、利用形态等诸多限制,其利用空间具有上限。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则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利用形态和传统能源的利用形态相似,将现有机器设备稍加改造即可使用,推广价值巨大。国际上生物能源技术相对成熟,替代石油的路线是:谷物、秸杆、其它植物等-发酵-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另一种是利用劣质食用油、麻疯树籽等直接加工生产高品质车用柴油。无论何种生物质转化,都是我国资源的长腿。发展生物能源是农业大国和缺油多煤资源现状化短为长的最佳契机。生物质能源对于缓解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保证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性意义,将发展生物质能源列入《能源法》也势在必行。国家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重视,将会在政策、补贴、研究等方面优先支持,2008年极有可能是《能源法》实施的第一年,对于中国生物质能源的促进作用我们拭目以待。

 

6、非粮作物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得到更多重视

 

中国非粮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必将带动中国非粮作物的研究和应用。除了传统的玉米、甘蔗、油菜外,像麻风树、文冠果、棕榈、木薯、甘薯、凤眼莲、黄连木、乌桕、四合木等油料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已提上日程,各地根据当地地形、气候、植物资源等状况纷纷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生物质能源战略。木薯易生长、转化率比较高,属于一种理想的生物质能源原料,广西地区木薯种植面积广泛,具有丰富的木薯资源,将木薯作为主要的生物质能源原料成为广西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战略。云南与广西毗邻,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相似,云南确定在发挥整体优势的基础上,着重发展膏桐的研究和应用,避免同质化竞争。

 

中国在生物质能源作物利用的研究上也有突破性进展。根据中油网的消息,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所科研人员攻克棕榈油转化生物柴油核心技术——冷凝改良技术。用此技术,将有效提高棕榈油冷凝点,防止棕榈油转化生物柴油时遇低温结晶。和油菜籽、大豆等相比较,生产棕榈油的油棕树含油量更高,素有油王之称。其生产出的棕榈油,原料更广阔、价格更低廉。但棕榈油在常态27摄氏度以下时便凝固成结晶体,因此相关技术被东南亚、非洲等盛产棕榈油国家称作棕榈油转化生物柴油的极端技术。由中国农科院武汉油料所研究员黄凤洪等开发出的冷凝改良技术,有效克服棕榈油只有在高温下才可能转化生物柴油的局限性,将绿色生物油田的原料从田野拓展到森林。

 

2008年,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整体发展和非粮作物应用方向的确定,中国非粮作物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再上新的台阶。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