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8月10日)

【字体: 时间:2007年08月1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追踪。

  

生物通综合:生物技术产业一周动态追踪。

 

制药业面临三大新机遇

 

 对于大多数构成全球制药工业主体的公司来说,2005年是一个艰难的年份,这一年里突出的事件就是重要药物专利的过期、收入的减少和行业大众形象的恶化。在2006年里,制药工业继续遭受来自传媒和大众的打击,还要处理来自其他方面的重大压力。日前,全球知名医药信息咨询公司IMS公司经理顾问Joanne  Grimley在美国《化工新闻》中撰文指出:尽管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药品的总体增长将持续,各个公司也在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专利过期药的仿制

          2006
年对普通药品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因为有6种药品失去了美国专利的保护:默克公司的降胆固醇药舒降之、辉瑞公司的抗抑郁药左复洛、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的安必恩、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降胆固醇药普拉固、诺华公司的抗真菌药兰美抒、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抗恶心药枢复宁,它们均为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级”药物。

          
生物制药的巨大潜力

        现在,生物制药占据了全球药品研发线的27%,是产品创新的另一个来源。它正处于其生命周期中的活跃期,我们不能再将它看成是一个新兴产业,但也不能认为它已经成熟。生物制药估计在2007年会有更多的供应,尽管有许多外部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技术和市场的变化、伦理道德的约束(例如干细胞的应用)、管理方面的挑战(包括生物仿制药的出现)。

          
去年,山德士公司的OmnitropeBiopartners公司的Valtropin,成为第一批得到欧洲药品监管当局许可的生物仿制药。紧接着,Omnitrope又得到了美国的批准,并于200511月在澳大利亚成功登陆。欧洲的管理者们希望明年能受理7~8种生物药品的申请,例如胰岛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生长激素以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前些年中,一些生物制药,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AranespEnbrel,已经成为畅销药。Humira,一种由剑桥抗体科技公司研发并由Abbott公司销售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成为欧洲市场的第一种生物技术畅销药。

      
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了生物制药的巨大潜力,纷纷加紧开发生产。去年6月,新加坡的生物制药公司SciGen宣布,它已经获得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产、分配和销售权利。这个领域的其他重要厂家有Teva制药、SandozBiopartnersCangeneGeneMedixLG化工、PlivaBarr)、莱茵生物科技、RoemmersStada公司。一些有生物技术专业知识的研究型厂家可能通过研发生物仿制药来获得额外的增长。

          
新兴市场的陆续出现

         2006
年,整个医药行业经历着地区性市场的各种变化。在全球市场以将近6%的速度增长时,药物市场的地区性平衡继续从美国转移到新兴市场。对占有世界药品销量80%10个主要市场来说,增长速度略多于5%;欧洲市场的前5位,即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增长速度在美国之后,而仅仅略小于5%

  

        但是,在诸如中国、巴西、韩国、印度、俄罗斯和土耳其,由于经济的增长和医疗的普及,这些新兴的市场预计在2007年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意味着在传统市场已经越发成熟的公司,应该要更加注重于瞄准这些正在发展的市场的业务范围。IMS公司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药品市场;同时,土耳其也将进入十大药品市场之列。

  

  2007年专利到期的四种重要药物

Norvasc  
氨氯地平  高血压  辉瑞  

Riperdal  
利培酮  精神分裂  强生  

Betaloc  
美托洛尔  高血压  阿斯利康  

Zyrtec  
西替利嗪  过敏症  辉瑞  

 



流感新疫苗力撼市场老格局

以收购Chiron公司而成为美国第二大流感疫苗供应商的诺华公司近日宣称,在9月底其即可提供出计划供应量的50%用于应对下一个流感季的“Fluvirin”疫苗,与前一个流感季相比,诺华的供应量提高了30%。随着之前该公司细胞培养疫苗“Optaflu”在欧洲的上市,以及佐剂化疫苗“Fluad”在美国的申请即将递交,诺华在流感疫苗市场的地位将得到加强。  

            
近年来,在H5N1型流感病毒爆发的威胁下,流感已经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广泛和高度的关注,人们对于流感及其并发症的认知也在逐渐增多。由于进行有效的流感疫苗接种是迅速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流感大流行的蔓延,减少和降低其危害的有效手段,于是,全球的医疗卫生专家们均希望通过向全社会人群广泛接种季节性疫苗,以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  

        
疫情当前:疫苗需求增加  

          2005
年,全球流感疫苗的市场规模高达16亿美元,2006年,该数值又飙升至22亿美元。据预测,未来几年该市场的增长趋势仍将持续。另据Datamonitor公司发表的另一份报告显示,到2010年,仅在全球七大市场,流感疫苗市场的规模有可能超过30亿美元。而针对如此巨大的潜力市场,制药企业自然也跃跃欲试——或加大研发力度,或扩大其生产能力,以求深度挖掘流感疫苗市场的潜力。诺华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即将到来的20072008年流感季中,美国的第二大流感疫苗供应商诺华公司计划生产大约4000万剂“Fluvirin”疫苗用于在美国的分销。与前一个流感季相比较,诺华的供应量提高了30%。随着之前该公司细胞培养疫苗“Optaflu”在欧洲的上市,以及佐剂化疫苗“Fluad”在美国的申请即将递交,“Fluvirin”疫苗供应量的增加无疑是诺华在疫苗领域的最新动作,这势必会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公司在流感疫苗市场的地位,其未来的发展亦是不可小觑。  

           
美国作为这一领域的先导,已经开始在一些人群中广泛接种流感疫苗,这些人群主要包括659月龄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孕妇、医疗保健工作者、50岁以上老人以及与20062007年流感季所有高危人群接触过的人等,他们的接种将使得美国流感疫苗的使用剂量增加至2.18亿剂之多。  

      
扩大生产:高风险问题凸显  

         
流感防治领域虽然需求巨大,但流感疫苗现有的供应却极其有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06年全球的流感疫苗生产量约为3.5亿剂,与2000年和2004年相比,其年增长率仅为8%  

         
针对流感疫苗供应不足的问题,美国已尽力改变当前的局面。2005年以前,全美国仅有3家供应商,即法国赛诺菲-巴斯德(现为赛诺菲-安万特)、美国ChironMedImmune公司,这3家公司在20032004年流感季中合计共提供了8700万剂的疫苗。然而,2004年,Chiron公司在英国利物浦的工厂受到了严重污染,致使该公司对美国市场的疫苗提供受到了颇大的影响,所以,当年美国流感疫苗供应仅为6100万剂。从那时起,美国当局就对疫苗生产商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措施,例如FDA快速批准了葛兰素史克公司流感疫苗的上市等,以期通过增加生产商的方式使本国的流感疫苗供给达到稳定。  

          
在一系列的努力下,美国的流感疫苗供应得到了平稳的抬升,在20052006年流感季,总供应量达到了8600万剂,且在20062007年流感季中高达1.18亿剂之多。尽管流感疫苗的供应量已在节节攀升并不断创新高,然而该数量却仅能满足50%的目标接种人群使用。  

        
一方面是供应量的不足,一方面却是使用的剩余。虽然政府的接种需求在不断扩大,且在过去的10年,美国的流感疫苗分销剂量也在逐年递增,然而,实际的疫苗接种数量却总是低于供应量。在20062007年流感季,1.18亿剂流感疫苗中的2000万剂均未得到使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流感疫苗在大多数目标接种人群中的普及还不够广泛和全面,缺乏认知这一现象特别在孕妇以及与高危人群有接触的这一类人中显得尤为突出。而临床医师对接种流感疫苗认知度的参差不齐也是影响其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病毒在不断地演变,所以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组成每年必须经过一些调整和改良,且每个流感季末未使用的疫苗将再无用武之地,这就要求生产厂商必须能及时研制和生产出大量的疫苗才能应对流感可能的大规模爆发。例如,WHO在今年2月公布了最新流感病毒菌株,生产厂商就必须在短短的6个月内研制并生产出有效的疫苗,才能抵御10月流感季可能出现的大规模爆发。然而现阶段,流感疫苗的生产仍依靠传统的老技术手段——鸡胚培养制备,该培养周期非常缓慢,且不易于控制产量。由于鸡胚生产流感疫苗需要消耗大量的SPF级的鸡胚,因此产量很难扩大。此外,许多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比如,在确定新流感菌株的类型和可利用的疫苗时就有相当长的时间迟滞,而大量生产则又要69个月时间,缓慢的生产进程势必会延误疫情控制的最佳时机。因此,对流感疫苗生产类型及需求的确定往往在年初就要预测完成,然后再加紧投入研发和生产。  

          
尽管有上述诸多因素影响,流感疫苗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前景仍促使生产厂商甘愿冒着商业失败的高风险亦要年复一年地投入其中。而在技术革新方面,WHO、美国政府等也在鼓励发展细胞培养技术替代目前的鸡胚培养技术来生产流感疫苗。据预测,今后新的生产技术(尤其是以细胞培养为基础的生产技术)的产能有可能将占到整个生产能力的15%  

          
需求疑惑:诺华面临压力  

    
在亟需满足的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前不久,诺华公司宣布,在即将到来的20072008年流感季中,将生产4000万剂的“Fluvirin”疫苗用于在美国的分销,该供应量与前一个流感季相比将劲增30%  

          
诺华在流感疫苗市场的崛起,主要依靠对美国Chiron公司的收购。  

         
“在20062007年流感季,赛诺菲-巴斯德在美国的流感疫苗供应量是5000万剂,葛兰素史克公司是2500万剂。在本流感季,诺华计划将‘Fluvirin’在美国市场的供应量增加30%,这将使诺华接近赛诺菲-巴斯德的供应水平,并与葛兰素史克公司拉开距离。”Datamonitor公司的感染性疾病药物分析师Hedwig  Kresse这样评论道。  

          
尽管如此,外界对于诺华公司是否能扩产到预计的4000万剂却不乏争议。每年,由于病毒演变,季节性流感疫苗的组成必须经过一些调整和改良,且对疫苗开发的要求必须是生产周期短、应用及时且产量能应对流感的大规模爆发。此外,许多因素也将对疫苗的生产造成不小的影响,比如政府制定的接种目标、疫苗是否可有效利用等,如果说这些因素可以人为控制的话,那么,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如人类对下一季可能爆发的病毒菌株主观预测的正确与否,以及接种季节等都会在某种程度决定该疫苗生产及未来的市场发展。在如此种种可知与不可知因素存在的作用下,诺华顺利扩产所面临的压力不小。  

      
但是,一旦计划中的扩大供应能得到确证,诺华公司增加其在美国流感疫苗供的给这一举动将为其在该领域市场带来十足的商业成功。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利用新型且可进行快速生产的技术,并赶在其竞争对手之前完成对疫苗的分销。实际上,诺华已宣称,在9月底其即可提供出50%用于应对下一个流感季的“Fluvirin”疫苗,而其余的疫苗则将在10月底完成递送,时间的稍许滞后将为其另2家主要对手赛诺菲-巴斯德和葛兰素史克留出足够的竞争空间。由此看来,在今年的流感季,流感疫苗市场的“三国演义”已不可避免。  

      
多重战略:重组市场格局  

         
看准了流感疫苗市场的发展潜力,诺华已经投入开展了多方面的行动,颇有稳操胜券之势。而此次“Fluvirin”疫苗供应量的增加并非是其流感疫苗市场的唯一战略,20076月,欧盟批准了公司季节性流感疫苗“Optaflu”的上市申请。“Optaflu”是世界上第一个由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能够迅速扩大生产能力以应对大流行。“Optaflu”的上市,标志着50年流感疫苗生产史最重大的创新之一。诺华期待在今年冬季流感季节到来之际,“Optaflu”可以在德国和澳大利亚上市,且在20082009年的流感来临时能在欧盟其他国家出售本品。此外,考虑到“Optaflu”将来在美国上市后需要更进一步扩大生产,诺华公司还分别在霍利斯普林斯(Holly  Springs)和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投资6亿美元修建了疫苗生产工厂,主要用来进行“Optaflu”的生产。  

         
除此以外,为巩固其在流感疫苗市场的地位,诺华还计划向美国FDA提交佐剂化疫苗“Fluad”的上市申请。“Fluad”主要为老年人群而开发,它包含一种水包油的乳剂MF591997年该产品首次在意大利得到批准,如今,其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均已上市,使用状况亦良好。预计该产品在美国的上市申请将于今年底提交。(医药经济报)



巴西5000万美元开发甘蔗乙醇项目

 

巴西将投入5000万美元资金用于促进甘蔗乙醇的开发,由圣保罗州研究基金会(SaoPauloResearchFoundation,FAPESP)和Dedin基础工业公司(DediniS/AIndustriasdeBase)共同投资,目的在于开发乙醇燃料生产过程中更加高效的工业加工工艺、快速水解工艺以及木质素的剔除工艺。

  找到进一步提高甘蔗乙醇的转化效率的新工艺,是保持巴西甘蔗乙醇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作为全球最大的乙醇燃料生产国,巴西拥有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并从事技术出口贸易。

  根据此项在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所达成的合作协议,在5年的项目期间,共投入5000万美元的研发资金。主要用于中试工厂的建立,将把研究活动运用于Dedini快速水解系统(DediniRapidHydrolysisSystemDHR)的优化,如甘蔗渣的预处理、反应品投料与水溶剂的恢复等。DHR先后在巴西、美国、欧盟及其他国家都获得专利权,这是一种快速酸水解工艺,将甘蔗渣转化为发酵液,并用于乙醇的生产。(Biofuels News

 

默克公司首个维生素OTC几个月内将进入中国

 

默克公司首个维生素方面的OTC保健食品将在几个月内进入中国市场。默克中国区业务运营总监严知愚日前透露,默克医药正在酝酿将其本土自有的维生素产品带入中国市场。

  默克公司首个维生素方面的OTC保健食品将在几个月内进入中国市场。默克中国区业务运营总监严知愚日前透露,默克医药正在酝酿将其本土自有的维生素产品带入中国市场。

  德国默克在全球的OTC领域十分强势,特别是维生素领域。但在中国,却一度试水失败。

  19996月,默克投资8000多万港币收购了香港中山雅柏公司60%的股份,更名为默克雅柏药业(中国)有限公司,作为默克在中国的制药基地而存在。2003年,默克大举进军OTC市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弗利民博士”系列药就是中山雅柏公司本土的品牌。

  但此次合作却没有引入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做得最好、利润回报最高的维生素药品。(经济观察网)



生物医药创新瓶颈欲破 大笔专项资金酝酿

 

我国正在进入世界生物医药研发强国行列。但迄今,产品、企业和资本规模有限,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差,研发和产业资本脱节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不过,用参加第42届全国新特药会生物医药高峰论坛的产业专家的话说,这些困难或许不是暂时的,但并不影响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的趋势。  

  大笔专项资金正在酝酿

 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看来,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生物新药比例将迅速增长;药物创新能力亦会加速提高。



  但在机遇面前,也充满挑战。众所周知,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掣肘着产业发展。从研发经费来看,美国大概每年投入837亿美元,其中企业投入500多亿,政府投入300亿;同时英、法、德等发达国家研发经费也分别达到130亿美元、84亿美元和63亿美元,而我国企业和政府加起来的投入总和只有不到美国的1%,差距之大一目了然;另外,我国虽然建立了很多GCPGLP基地,但目前和国际互认还比较少,因而无法与国际研发接轨。(医药经济报) 

 

联康3.67亿港元收购华生元 收购溢价2.5

 

据香港方面消息,停牌一天的联康生物于725日下午复牌,同时宣布以总代价3.67亿港元,收购在内地从事生物制药业务的深圳华生元全部股权。受到收购的消息刺激,当日联康生物复牌后缓步走高,并轻易升穿6.68港元高位,摸高到7.02港元,并以7港元报收,成交金额增至1.48亿多港元。  

  据联康生物日前发布的公告称,为扩展生物科学业务,公司旗下之全资附属LelionHoldings与两名潜在独立卖家于72日就可能收购ZethanelProperties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一事,订立了独家洽商协议,公司将以总代价3.67亿港元收购ZethanelPropertiesLimited全部股权,ZethanelPropertiesLimited的主要资产为华生元基因工程(深圳)有限公司的全部注册资本,主要从事生物制药产品之开发、生产及市场推广。据悉,早前由于潜在卖家已表达收取现金结合股本或股本连系代价的意愿,作为能收购事项的代价。按协议,Lelion已经向潜在卖家支付了可退回款项100万港元作为交易诚意金。

  联康生物科技销售及市场总监何颖芝表示,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其原创药品注册商标金因肽已获得俄罗斯批准在该国销售,并已录得销售。收购深圳华生元完成后,联康生物将把金因肽作为集团旗下首只销售至海外市场之产品。(医药经济报)



默沙东也不再坚持“新药自主研发”的传统了

 

52岁的默沙东法律总监Frazier,最近因为前任总裁离职(成为西门子总裁)而被提升为默沙东全球人类健康事业部总裁,将于81日上任,负责主管3万多人的员工队伍。  

  据悉,Frazier被快速提拔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为默沙东打赢多场万络官司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继辉瑞原法务部总监Jeff  Kindler荣升公司CEO兼董事长后,又一公司头号律师被提拔到公司决策人位置。

  自从默沙东的镇痛药万络因安全问题被撤离市场后,该公司先后遭遇了2.7万起诉讼官司。在Frazier的领导和精心策划下,默沙东采取“告诉法官一切”的策略,不轻易与原告妥协让步,这一风格果然有效,在至今已有庭审结果的诉讼案中,默沙东胜10场,输5场。从输赢比例和官司效率上看,司法天平似乎正向默沙东倾斜,尽管还有无数官司在等待着默沙东,至今仍未完全摆平一桩官司,但因为胜算居多,撤诉也有,使得默沙东不必担忧为此官司付出无穷无尽的诉讼赔偿费。

  此外,默沙东的肿瘤疫苗已稳步迈入重磅炸弹药物“俱乐部”,默沙东新药开始有了回报,底气变足的另一迹象是,默沙东在过去的10多个月中收购了4家公司,包括去年出手11亿美元和刚宣布以3.5亿美元收购的生物技术公司,这在过去是很难看到或想象的。在并购上极为保守的默沙东会在并购生物技术公司上下手如此迅速、如此频繁,是否在暗示默沙东也不再坚持“新药自主研发”的传统了,“拿来”主义开始盛行,做出新药就是好药厂,管它是买来、换来,还是自己做出来的!(希望天使)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