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难以下咽”的中药

【字体: 时间:2007年08月02日 来源:科学时报

编辑推荐:

  《自然》杂志:“难以下咽”的中药

  

  最近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指出,对科学家来说,中药是如此地“难以下咽”,能否用一种全新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中药呢?也许,系统生物学是一种选择。

    传统中医和西方医学之间似乎有一道不可融合的鸿沟,科学家们希望用科学的方法鉴别出中药中真正有效的成分,或者每种成分的功效,但也有专家指出,中药是一种艺术,其疗效是各种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治疗疟疾的最有效药物,它是研究人员用还原分析的方法如大海捞针般从中药中鉴别出来的,但这种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

    中药,仍然笼罩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面纱下。

    今天,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医生和制药公司都使出十八般招数,希望能寻找到最好的方法,解开传统中医的潜在功效之谜。一般情况下,自命不凡的科学界和制药业总会对“传统疗法”嗤之以鼻,然而,今天他们已强烈意识到,有数千年实践经验的中医很可能确实有某种疗效。

    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今天的制药公司是如此热切地要进入中国市场,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小组的估计,2005年,中国国内医药市场价值130亿美元,而且这个市场还在快速发展之中。然而,尽管前程似锦,他们却被一个难题困住了脚步:传统中药中含有多种草药,它们按比例配方混合而成,中药的疗效可能就隐藏其中。

    借助于典型的还原法,研究人员希望寻找出治疗特定疾病的中药配方中的某种关键组分。有时,他们会取得成功,比如,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最有效药物,它是研究人员大海捞针般从治疗发烧的中药复方剂中鉴别出来的,但是,迄今为止,这种成功的案例实在少之又少。

    如果传统中医是如此伟大,为什么对其疗效的定性研究没有打开治疗某种疾病的康庄大道呢?显而易见,实际上中医能提供的答案本身就很少,因为中医还笼罩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神秘面纱下,还没有合理机制解释其绝大多数疗效。有一种解释是,研究人员忽略了中药一个重要特征:它是一门艺术,草药中不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是其产生疗效的重要因素。

    然而,制药业并没有一味地向新药看齐。结果,全球对药物的规范已越来越能接受传统的方法。比如,2004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署(FDA)发布了新的植物药指导原则,该原则指出,如果植物药在以前的使用中已表现出明显疗效,那么这种药就应当更容易进入临床试验,而不必精确指出其中每种成分的作用。考虑到植物药实际上包括中国植物基原的中药,而植物基原的中药占全部中药的90%以上,这引起了相关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

    中药有没有走向现代化的道路?系统生物学是研究蛋白质、基因、代谢物、细胞组分或器官组分间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部分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呼吁将系统生物学作为评估传统中药的一种有效方法。探寻传统效法的疗效是一种值得欢迎的建设性方法。但是,用尚未通过临床试验的一系列新技术测试传统中药的准确性可能是个问题,因为中药学中充满太多不科学的经验性东西。与此同时,有科学家认为,为了人类的福利,我们必须在未知的知识王国中探寻新方法,但是这种观点必须接受传统怀疑论的检测,因为怀疑论是科学和医学的基石。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热搜:《自然》|中药 |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