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科院牟炜民小组新论文登上《实验心理学杂志》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7年06月06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日,中科院心理所牟炜民课题组运动与重新定向中的自我中心和环境中心空间表征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心理学会(APA)办的实验认知心理学核心期刊《实验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6, 32: 1274-1290)上。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消息,近日,中科院心理所牟炜民课题组运动与重新定向中的自我中心和环境中心空间表征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心理学会(APA)办的实验认知心理学核心期刊《实验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6, 32: 1274-1290)上。
牟炜民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通过四个系列实验证明:在空间巡航时使用的空间表征以环境中心参照为主。观察者首先记忆由若干物体构成的一个场景中各物体的空间位置,然后戴上眼罩完成迷向前和迷向后两种条件下的物体指向任务。结果发现当观察者从场景外学习一个有明显内在参照系结构的场景时,被试在迷向后物体指向的一致性与更新后物体的指向一致性相当;而当观察者从场景内学习一个没有明显内在参照系结构的场景时,被试在迷向后物体指向的一致性要差于更新后物体的指向一致性。无论场景结构良好与否,迷向后的指向的一致性远高于随机水平。这些实验结果表明空间表征中存在着环境中心参照系和自我中心参照系两种表征;空间巡航主要依赖环境中心参照系,当不能形成良好的环境中心参照系表征时,被试可能使用自我中心参照系表征。
空间参照系分为自我中心参照系和环境中心参照系两种。比如“物体A在我的左边”或者“建筑B在我的东边”,前者是以自我为中心参照系,后者是以环境为中心参照系。对于空间记忆是以何种参照系来组织的,一直是空间认知研究领域长期争论的问题。
牟炜民 博士导师,浙江人。1995年于杭州大学获心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于中科院心理所获博士学位,1999年赴美国Vanderbilt大学Tim McNamara实验室从事人类空间认知博士后研究,2001年赴美国Michigan州立大学M.I.N.D实验室从事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和空间化人机对话研究,2002年入选中科院"****"。现任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 研究领域: 人类空间认知:人类用何种空间参照系获取和并在记忆表征空间信息;人类如何用空间记忆来指导空间行为;场景再认,本体运动与空间定向的关系。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和空间化人机对话:如何用人类空间认知理论指导移动计算系统的人机界面的设计;各种导航系统的人类因素研究。 实验室主页:http://arsc.psych.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