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科院宋立荣小组最新研究成果:微囊藻毒素归宿研究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7年06月0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宋立荣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太湖梅梁湾微囊藻毒素归宿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论文Distribution and bioaccumulation of microcystins in water columns: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nvironmental fate an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microcystins in Meiliang Bay, Lake Taihu,Water Research 2007, 41(13/14)(《太湖梅梁湾微囊藻毒素的环境归宿及其风险评价》)即将发表在水资源领域核心刊物《水研究》(Water Research)上。
生物通综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宋立荣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太湖梅梁湾微囊藻毒素归宿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论文Distribution and bioaccumulation of microcystins in water columns: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nvironmental fate and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microcystins in Meiliang Bay, Lake Taihu,Water Research 2007, 41(13/14)(《太湖梅梁湾微囊藻毒素的环境归宿及其风险评价》)即将发表在水资源领域核心刊物《水研究》(Water Research)上。
该论文详细论述了蓝藻及毒素在水柱中的分布规律,包括溶解态毒素、细胞结合态毒素的分布、毒素在水柱和底泥界面的分配及毒素在水生植物及水生动物体内的累积等。研究发现底泥界面是蓝藻毒素在水环境中的主要归宿地,而此前国际上普遍认为蓝藻毒素的归宿过程仅发生在水柱中。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太湖梅梁湾水域作为饮用水源、水产品养殖等生态服务功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性。具体结论是:1、太湖蓝藻水华中颗粒态微囊藻毒素含量和种类随季节发生剧烈变化,主要原因是微囊藻群体类型的快速转变;2、水华季节太湖梅梁湾中溶解态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已经明显高于对人类构成健康威胁的控制剂量,表明梅梁湾已不适合作为水源地;3、太湖梅梁湾水域生产的鱼类等水产品已经遭受微囊藻毒素的污染,长期大量食用该湖湾中的水产品可能引起潜在的健康隐患。
淡水水体蓝藻水华及其毒素持续、大范围的发生严重干扰了水生态系统功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进程,致使我国许多饮用水源水体中发生大规模的蓝藻水华,成为水质量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近期太湖蓝藻水华爆发导致无锡市公共饮用水危机就是一个例证。
有毒蓝藻水华毒素的环境归宿过程及其在水体中的主要自然消亡途径是近年来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只有认识蓝藻毒素的环境归宿过程,才能更好地评价其造成的环境风险,进而制定相应的消除或减低风险的规避策略。
2005年2月建设部发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和2006年12月卫生部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都有微囊藻毒素检测的内容。应对国家需求,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负责制订了国家标准《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GB/T 20466-2006),于2006年8月24日颁布,2007年1月1日实施。此标准规范了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方法,为保障我国饮用水和水产品的质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宋立荣,男, 1961年2月出生,江苏盐城人,研究员。研究方向:藻类分子生理生态和藻类生物学。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 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藻类分子生理生态学和藻类生物学研究。在水生生物环境生理生态学、产毒藻类生物学和藻类二氧化碳浓缩机理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 阐述主要蓝藻种类应答不同逆境环境的方式和作用机理; 在国际上首次分离出丝状蓝藻鱼腥藻高二氧化碳需求突变株, 解决了研究丝状蓝藻二氧化碳浓缩机制的理论和技术难题. 建立了全细胞PCR鉴定法快速鉴定产毒和非产毒微囊藻实用技术. 发现了我国新的水华种类及其毒素。比较研究了不同水域蓝藻水华的发生行为和产毒种类分布特点,藻毒素调控的分子机理。目前从事研究蓝藻水华发生机理及控制技术、淡水蓝藻毒素生理和分子调控及对水体生态系统长期效应的评价以及蓝藻高效利用无机碳研究. 担任中国藻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藻类学会终身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