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华:生物经济发展十大科技行动

【字体: 时间:2007年06月27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我国将实施推进生物经济发展十大科技行动

  

我国将实施推进生物经济发展十大科技行动

来源:新华网  
        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正在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将实施推进生物经济发展十大科技行动。  

        这是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26日在天津开幕的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透露的。  

        一是实施生命探索科技行动。加速生命科学前沿创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系统生物学、脑和认知科学等方向实现全面突破。  

        二是实施生物医药科技行动。继续发挥疫苗等生物制品在防治甚至消灭重大传染病中的作用,提高生物药在药物中的比重,并逐步形成化学药、生物药、天然药三足鼎立的药物格局。  

        三是实施生物农业科技行动。加速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克隆技术等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促进动、植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培育超级动、植物新品种,保障粮食安全。  

        四是实施生物制造科技行动。加速生物工业科技创新,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推进“绿色制造”,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五是实施生物能源科技行动,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开发无污染、可再生的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生物能源的技术水平,形成生物能源产品的产业化示范。  

        六是实施生物环保科技行动。加快生物环保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我国废气、废水、废渣处理能力,对盐碱地的改良能力和脆弱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  

        七是实施生物资源科技行动。加快特殊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育一批新的生物产业。  

        八是实施生物安全科技行动,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加快生物安全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的监控和管理体系以及生物危害防御系统,提升生物安全保障和生物恐怖防御的能力和水平。  

        九是实施生物技术产业化科技行动。加速生物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产品升级,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技术企业,建立一批生物产业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平台。  

        十是实施生物科技国际合作行动。加速人才、资金、技术、产品的引进和利用,引导和推动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一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建立联合研究机构,打造国际知名的生物技术交流平台,大幅度提高国际科技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国际生物经济大会26日在滨海新区拉开帷幕 
 
 
  新华网天津频道6月26日电 我国生物经济领域最具权威、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专业盛会——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暨展览会将于今天在天津滨海新区拉开帷幕。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来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259位知名专家将就生物科技及产业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广泛探讨。

    生物经济已经成为继信息经济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届大会主题是“发展生物技术,引领生物经济”。会议第一天确定为“诺贝尔日”,来自世界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将齐聚一堂。大会主席徐冠华、诺贝尔奖获得者T.Wiesel、美国科学院院士W.Rutter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等将作精彩报告。

    大会分为学术研讨和技术产品展览两大部分。学术研讨将分政府高层论坛、生命科学前沿进展、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医药技术、中医药与系统生物学、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能源生物技术、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化学药与药品安全和生物技术产业10个分会场,邀请259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生物科技及产业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作学术报告。

    大会期间还将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总规模为6000平方米的国际生物经济展览会,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在生物技术及产业领域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国际现代生物技术与产品。

    据主办方介绍,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力争将其打造成为类似于“深圳高交会”的综合性会议,成为提升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的重要纽带及国内生物技术和产业最大的交流平台。(吴静芳 杜悦)(完)

 
 
瞄准3万亿元产值 中国规划生物经济三步走

第一财经日报  冯迪凡

  中国计划实施“三步走”的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到2020年左右,生物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5万亿~3万亿元左右,占GDP 4%以上。

  科技部部长万钢昨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2007国际生物经济大会上作出了上述表示。

  万钢在演讲中透露,“三步走”战略分为:第一步,技术积累阶段,力争在2010年前完成。届时,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整体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论文数量达到世界前6位,专利数量进入世界前6位,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左右,其中现代生物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第二步,产业崛起阶段,力争2015年左右完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论文和专利总数均达到世界前3位至4位,生物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5000亿元左右,其中现代生物产业产值达到8000亿元。

  第三步,持续发展阶段,2020年左右完成,届时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整体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成为世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顶尖人才聚集中心和主要创新中心之一,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至3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迎头赶上的重点。但现实并不十分乐观。

  “例如同印度相比,在化学药物研发和产业化以及龙头企业等方面,印度已经超越了我国。”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昨日下午举行的政策论坛上表示,与此同时,中国还面对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以及顶尖生物人才奇缺等瓶颈。

  为推动上述战略的实现,中国将实施推进生物经济发展十大科技行动,其中包括实施生物能源科技行动、生物环保科技行动、生物技术产业化科技行动等。

  刘燕华解释称,要实施生物能源科技行动,开发无污染、可再生的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实施生物医药科技行动,例如要“提高生物药在药物中的比重,并逐步形成化学药、生物药、天然药三足鼎立的药物格局”。

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落户滨海新区 
 
 
    新华网天津频道6月26日电 25日,天津市与中国科学院共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是第一家中科院所属的科研机构落户滨海新区,标志着天津与中科院全面科技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栋梁代表院市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市委常委、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苟利军,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中科院党组成员李志刚、何岩和院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签约仪式。

    路甬祥在讲话中说,建设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是中国科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双方在工业生物技术研发领域进行战略合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中国科学院创新基地建设目标,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具有重大意义。中科院将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积极落实双方协议,选派优秀带头人和科技团队参与研发中心建设。相信经过院市双方共同努力,研发中心必将建成我国工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点,中国科学院与天津市合作新的里程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亮点。

    戴相龙代表市委书记张高丽,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中科院多年来对天津及滨海新区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院市双方签署协议表示祝贺。戴相龙说,中科院与天津市的全面科技合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取得很大成效,建立了良好、有效、长效的工作机制,到目前院市科技合作项目达到49个,已创造了6亿多元的经济效益。中科院与天津市签署共建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协议,标志着天津与中科院全面科技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在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戴相龙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为天津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科技创新是一项重要工作,发展工业生物技术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为标准,做好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的规划建设,围绕国家需求和天津市的需求,组织研究与开发,促进天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天津市将与中科院一起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适合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新体制、新机制,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上不断取得突破,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效。要经过双方努力,将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成为我国工业生物技术的原创地,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成为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示范区。

    为有效落实双方协议精神,签字仪式后,举行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理事会是研发中心的管理机构,负责研发中心发展方向、资金管理和成果转化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会议确定了理事会成员构成,推选陈竺为理事长,苟利军为副理事长。会议宣布成立研发中心和筹备工作组,审议了专家委员会组成,讨论通过了研发中心章程和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苟利军和陈竺在会上分别讲话,对研发中心的筹建和运营提出具体要求。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经过一年多的考察论证和洽谈,已决定坐落于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占地300亩,一期建设4.2万平方米的研发大楼,建成4—5个联合实验室和2条中试生产线。研发中心未来作为中科院所属的法人研究机构,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基地之一。研发中心以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体系为核心,以高通量筛选和中试发酵为支撑平台,利用微生物为主的生物资源开展生物催化、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医药和生物医学组织材料及干细胞研究、开发。

    随着双方合作协议的签署和研发中心理事会的成立,研发中心项目近期将在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正式开工建设。(武志成)(完)

 
 
南大苏州工业园共建生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 
 
新华网江苏频道  
  
   6月25日,南京大学和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建“南京大学生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协议签署仪式在宁举行。这是南大成立“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后,服务苏州地方经济的又一举措。


    按照共建协议,园区将分期向中心提供总额为1500万元人民币的科技发展专项经费,南大将在科研、人才、管理等资源上向中心倾斜,产业化成果优先在苏州工业园区转化。 (张文江 陈晓春)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