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南农大生科院一研究成果受国际知名专家高度评价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7年06月12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南农大生科院一研究成果受国际知名专家高度评价
南农大生科院一研究成果受国际知名专家高度评价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国际植物科学的著名学术刊物New Phytologist(影响因子4.285)最近发表了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蒋明义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有关一氧化氮(NO)参与脱落酸(ABA)诱导玉米叶片抗氧化防护信号转导的重要成果(New Phytologist, 2007, 175: 36-50),同时还配发了国际知名植物生理学家、英国西英格兰大学Steven J. Neill教授的评述文章(New Phytologist, 2007, 175: 4-6)。
NO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以玉米为研究材料,应用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学方法,系统研究了NO在ABA诱导的抗氧化防护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ABA诱导的H2O2产生能够调节NO产生,由此而活化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从而上调抗氧化防护酶基因表达与酶活性。这一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改良作物的耐逆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Steven J. Neill教授用近2页的篇幅,从3个方面详细解读了这一成果的意义与重要性。他认为这一成果至少取得了3个方面的进展:(1)揭示了ABA诱导植物细胞抗氧化防护的关键作用与H2O2、NO的产生紧密相关;(2)证明了水分胁迫下NO起抗氧化剂的作用;(3)阐明了在“ABA-H2O2-NO-antioxidant-survival cycle”过程中MAPK的活化与信号转导是关键的一环。此外,Steven J. Neill教授还同时评价了蒋明义教授研究小组近期发表在Plant Physiology (2006, 141: 475-487)、New Phytologist (2007, 173: 27-38)上的研究工作。
复旦大学提出遗传发育新机理
科技日报上海6月6日电 不育症影响着全球10%%—15%的育龄夫妇,生殖细胞形成异常是造成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韩珉、徐人尔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运用遗传学方法,最近在生殖细胞形成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提出了新的遗传发育机理。该项成果已刊登于6月4日出版的《DevelopmentalCell》杂志上,并被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选为“值得关注的论文”计划于6月8日作专门介绍。
每个人从父母那儿所获得的遗传信息,决定了个体的生物性状。在一种被称为“减数分裂”中,当个体把来自父母双亲的一半遗传信息再传给子女时,这些遗传信息会重新组合(称为遗传重组),以使后代获得更多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的进化。启动遗传信息减半传递和遗传重组的生物学机制这一重大研究课题,百年来困扰着各国科学家。
经过4年的研究,该小组首次发现动物中能够启动遗传信息减半传递和遗传重组功能的蛋白———SUN1蛋白,并提供了功能性分析。SUN1蛋白能够帮助父母双亲来源的染色体结合到核膜上启动染色体配对(即遗传信息减半传递的第一步)和遗传重组,染色体末端的“端粒”由此定位附着在核膜上,端粒在核膜上的动态变化促进染色体配对过程,从而形成了“染色体花束”的现象,而SUN1蛋白在启动这一“花束”时起着关键的“桥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采用基因剔除方法,导致SUN1基因突变,可使染色体配对和遗传重组受阻而不能产生成熟的精子和卵子,造成突变小鼠不育。
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立5年来,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及复旦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
台湾交通大学研制出人工视网膜 盲人可重见光明
据台湾媒体报道,除了等待器官移植,未来盲人也能透过人工视网膜重见光明。台交通大学研发的“人工硅视网膜芯片”,只要视神经没有损坏的病友,就能植入这一有半颗米粒大小的芯片,看到光线。
据报道,交通大学研发的“人工硅视网膜芯片”即将进入第二代临床实验,在第一代的芯片运用中,已经可以让因色素性视网膜炎或老年性黄斑病变而失去视觉的病患看到光线、甚至过斑马线。
这项研究采用“视网膜外植入”的方式,在眼睛前方的眼镜设置照相机,取代感光细胞的功能,撷取视觉讯息后,再以射频讯号传入眼内,同时在眼球内植入脉波产生芯片,接收讯号由视神经传回大脑。
北大临床肿瘤学院与杜克大学肿瘤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
近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率团前往杜克大学进行为期10天的管理培训及访问交流。其间,北京大学与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签署了双方在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合作备忘录。
北京大学和杜克大学有着近10年的校际沟通与交流历史。建校于1838年的杜克大学凭借其强大的学术能力成为“南方的常春藤”。全美大学评估中,杜克大学名列全美第七,医学院排名第四。在肿瘤治疗方面,杜克大学肿瘤中心位列全美前十名,美国东南部第一。
在杜克大学肿瘤中心举办的签字仪式上,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游伟程作了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演讲,展示了北京大学附属医院院长的管理理念以及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受到与会人员的赞赏。
杜克大学肿瘤中心的主任Lyerly教授说:“我们非常高兴能与北大这样优秀的学校合作,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事业愿景,那就是消灭癌症。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共享知识与资源以达成我们共同的目标,希望杜克肿瘤中心与北大的科学家协作攻关,共同开发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技术和新疗法,为世界人民造福”。
哈尔滨医科大学首次发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病元凶
5月31从哈尔滨医科大学了解到,我国学者首次捕捉到导致心律失常新靶点———一种被称为“miRNA”的非编码遗传物质,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了其致病机理,结果证实miRNA的失衡,正是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元凶”。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家杨宝峰教授领衔完成的这一重大原创性成果,刊登于今年4月出版的英文期刊《自然医学》上,国际著名心脏生理学家MarkE.Anderson和PeterJ.Mohler评价说:“杨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miRNA是心律失常电重构和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调节物质,抑制miRNA可明显降低心梗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这为心源性猝死的防治带来了新希望。”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心力衰竭患者近千万,心力衰竭确诊后4年死亡率高达50%,每年因恶性心律失常猝死者近百万。由于遗传背景、生活环境和疾病谱的差异,一些对西方人群有效的防治措施并不完全适合于国人,同时,目前临床主要使用的四大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均疗效不佳。
miRNA为大约22个核苷酸所组成的非编码遗传物质,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仅停留在“组织特异性、阶段依赖性表达及进化保守”层面上,未能从根本上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杨宝峰课题组发现,与正常人类心脏相比,冠心病患者miRNA表达可增高2.8倍。课题组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将miRNA应用于心律失常模型大鼠体内进行试验,结果发现miRNA是心律失常的致病因子,并且加重心律失常。研究还发现,miRNA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某些蛋白质的变化,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北大****最新《JVI》发表病毒免疫新研究
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的研究人员利用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相关合成多肽,分析研究了10种多肽在SARS冠状病毒免疫方面的作用,为SARS冠状病毒免疫相关研究提出了重要新观点,也为基于多肽的疫苗治疗提供了设计资料。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高晓明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目前担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主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也就是我们称为的SARS,这是一种因感染SA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2002年自广东爆发了首宗SARS病例后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我国国家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许多国内研究单位自此展开了长期的实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覆盖了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氨基酸序列98%的一系列前后嵌合合成多肽,识别辨认了C57BL小鼠中4个辅助T细胞(helper T-cell,Th)的抗原决定簇:NP11(残基11-25),NP51(残基51-65),NP61(残基61-75),NP111(残基111-125);C3H小鼠中的:NP21(残基21-35),NP91(残基91-105),NP331(残基331-345),NP351(残基351-365);以及BALB/c小鼠中的NP81(残基81-95),NP351(残基351-365)。
这些多肽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刺激NP特异性T细胞系或者从用重组NP免疫过的小鼠中新鲜分离的淋巴结细胞的增殖,用这些带有合适Th抗原决定簇的合成多肽免疫小鼠,会引起体内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另外用辅助性多肽,比如NP111和NP351也会极大加速由重组NP引起的免疫应答——这是由NP特异性抗体决定的。
研究人员还发现当NP111和NP351融合了一个来自SARS冠状病毒S蛋白(spike protein)的保守抗原决定簇(SP1143-1157)的时候,这两种多肽可以辅助体内高滴定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ies)的产生。这些数据为SARS冠状病毒免疫相关研究提出了重要新观点,也为基于多肽的疫苗治疗提供了设计资料。
附:
高晓明,北京大学医学部****特聘教授。聘任岗位:免疫学。博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原北京医学院。
198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4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做博士后;
1994年1月至1998年初在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主持分子免疫研究室。
1997年至今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主任。
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0年被选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自1998年以来,负责长学制医学和药学专业学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工作。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免疫学会主任委员、以及《中国免疫学杂志》等多家专业杂志的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