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0元考研班包"导师公关"? 教育界:商业噱头

【字体: 时间:2007年05月25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8600元考研班包"导师公关"? 教育界:商业噱头

  

8600元考研班包"导师公关"? 教育界:商业噱头 
 

考研,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由专属咨询师、答疑团队、心理专家、营养专家至少5个人的全程“伺候”。日前,应届毕业生小李在考研讲座上被一家名为海文考研的培训机构推出的“钻石卡”深深吸引——“花8600元钱,就不用花时间找资料、找导师,省了一大堆烦心事”。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这项在沪上首开的考研“钻石卡”服务因为涉及到引荐专业课导师、后期包调剂等内容,已经引来了考生、学校等多方质疑。


 
记者目击
“钻石卡”包导师公关 专门“投其所好”

    昨天上午,记者按照小李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位于五角场的海文考研培训机构。记者以咨询者的身份表示了对于“钻石卡”的兴趣之后,立刻有工作人员安排记者填妥报名表,并将记者带到了一位咨询老师赵先生面前。
   
    赵先生向记者介绍,为提高“钻石卡”会员的考研成功率,学校给每一位会员配备了一个小型的辅导团队,包括为考生制订阶段性计划的主管咨询师,专门解答考生政治、英语、数学疑问的公共课咨询师,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的专业咨询师,以及心理辅导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其中主管咨询师和专业咨询师大多是当年高分考入名校的在读研究生,也就是赵老师所说的“成功者”。

    “为了让考生省掉占座位的时间,我们还为钻石卡会员在各辅导班前三排预留‘VIP听课席’。”赵先生告诉记者。
   
    而关于“钻石卡”中最吸引眼球的“引荐导师”,赵先生介绍,主要是通过各个学校的在读研究生:“我们根据会员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找到相关的导师,并由在读研究生介绍双方认识。导师不仅能在前期的专业课复习阶段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还能在之后的面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导师公关”方面,赵先生表示最主要的是要“投其所好”:“我们会特别为钻石卡会员开一天论文写作班,从选择热门选题到搜集论文材料再到最终成稿,一般在一个月之内就能为他们包装出一篇论文。学生只要出一定的版面费,就可以在相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生在见导师的时候带上自己的学术论文,就会比较容易有共同话题、得到导师青睐。”
   
    记者了解到,海文的“钻石卡”服务在北京推出已经4年了,去年10月份才开到上海。海文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今年首次在沪的招生人数为200人,现在已经有100多名学生报名了。”当记者离开时,赵先生表示:“我们要对报名者进行筛选,两三天后给你答复。”

考生体验

考研计划详细到吃饭、洗澡
高校老师斥其背离考研初衷

    “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懒了。”前来咨询的小王告诉记者,从3月份到现在,她每天按照主管咨询师为她订的计划进行,“省掉了找资料的时间,占座位的时间,剩下的只要按照他们订制的复习计划认真执行就好了。”记者发现,在小王详尽的时间安排计划里,吃饭、洗澡之类的“生活消耗时间”和“调节备考压力”的运动时间也被纳入其中。“大到每轮复习的时间节点和完成目标,小到每个阶段每天的时间安排,全都帮我排好了。”

    而已经购买了“钻石卡”的小李则表示,主管咨询师一个人要负责七八个考生:“他好象挺忙的,也没机会联系上好好沟通。”
   
    除了“钻石卡”会员外,学校老师对这种“一条龙”服务也颇有微词。华东师范大学林教授认为,这种所谓的全程服务是让学生按照别人设定的计划走,虽然提供了方便,却抹杀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初试成绩非常重要,在复试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
   
    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裘老师则认为,从“钻石卡”考研辅导服务中成功走出的学生其实并不适合做研究生,因为“研究生考试本来是为了选拔在学术上有研究能力的人才,考研的准备过程其实就是对考生研究能力、个人毅力的初步检验”。对于钻石卡的出现,裘老师归因是整个社会对于“考研”的误解,“这样考研功利性太强了,是对研究生考试初衷的背离。”

两大质疑

“导师公关”挑战考研秩序?
高校人士:“公关”旗号是种噱头。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孙老师表示,搞定一个导师就能搞定考研面试的说法是不真实的,“现在更多的导师看重的是学生在学术方面的可塑性。而且面试时通常是一组有好几个老师,如果一个导师在面试时故意‘放水’,遭到检举的话,很可能会受到校方的处罚。”

    孙老师还强调:参加当年专业课命题的导师,不可能在辅导中透露考题。他坦言,确实存在着有些导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的现象,“但是绝对没有像这些考研培训机构吹嘘得那么神。导师的辅导只是起到在学生复习过程中解惑的作用,并且能帮助一部分跨校跨专业的学生在考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时尽快了解所应学习的范围,比如给学生一些参考书目等。而这些资讯在学校的网站上也是可以查到的。”

    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高校的研究生导师一般不会参与考研培训。而在一些重点高校,参加当年专业课的命题老师更是如同高考的命题老师,受到严格规范,不允许为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考研机构如果打着专业课命题老师的旗号,多半只是一种噱头。”

    而去年高分考入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小张则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记者,考研班在宣传的时候都刻意放大了一些外部因素,或多或少具有一定欺骗性。小张表示:“虽然在读研究生为考研学生辅导专业课很平常,但如果为了赚钱帮忙‘公关’导师,恐怕会为人所不齿。”

调剂信息,培训班能够先知道?
研招办:商业机构不可能“包调剂”

    记者从复旦、同济等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了解到,该考研培训班所声称的“包调剂”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复旦大学研招办的王老师表示,高校招生工作是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流程,“不可能会存在与这些商业机构私下合作调剂的情况”。
   
    而同济大学研招办的工作人员则透露,一些中介通过个人渠道在研招网的官方发布之前,就得知个别学校个别专业的调剂名额是可能的,“利用这个时间差的确可以帮助学生在志愿调剂中取得先机。但是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所谓能在落榜后‘包调剂’是根本不可能的。况且调剂也是一个双向选择,还要学生初试考分到线、本身素质过关。”

培训班筛选报名者:“我们不保证一定能考上”

    记者留心到,在培训班的报名表上有英语四六级考分、过关时间以及平时在班里的成绩排名等项目。接受记者咨询的赵先生也坦言,虽然在沪开班第一年的名额仅为200个,但绝对是招不满的:“并不是出了钱就可以成为‘钻石卡’会员。我们会预先对报名者进行筛选,剔除一些本身程度很差或者是目标定得超过自身实际情况的学生。”赵先生坦言这是为了“维持培训班的成功率,不至于大家白忙一场”。而当记者问及这种做法是否合理时,赵先生笑称这也是一种“双向选择”:“我们也没办法保证学生一定考进名校,只是利用各种资源,把有潜力的学生提升到符合名校的水平。”

专家说法 “钻石”有风险  购买须谨慎

    复旦大学社会学家顾晓鸣认为,导师的学术偏好属于隐性知识,有关辅导机构提出用钱来购买隐性知识的服务,是知识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一种行业细分。
   
    而上海交通大学的教育专家熊丙奇教授则表示,“钻石卡”事实上是由考研热所衍生出的考研产业的一部分:“培训机构抓住学生想要考上理想学校的迫切心理,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但是其中也可能涉及到一些问题。比如,如果请来参与当年专业课命题的导师为学生个别进行辅导,就有可能触犯有关部门的规定,老师也需要承担风险。而如果所谓的‘引荐导师’不是命题老师,相信它的吸引力也会大打折扣了。”
   
    熊丙奇教授表示:“‘钻石卡’并不代表有钱就能买到考研先机,学生要衡量自己的精力、财力而定。有些学生复习时间或者学习主动性不够,购买培训机构的系统服务是可以的。但是这些例如考试书目、往年试题、导师信息等,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等自己查询到。而除了这些讯息之外,我认为学生还应该到所要报考的学校、专业去做实地了解,与专业的老师或者是在读的学长多做沟通,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网友总结:研究生导师的四大作用

  作者:潇湘醉客

  导师在一个研究生的学习乃至生活中到底有何作用?这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人人皆知导师是用来带研究生读书和搞研究的。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问题在于,对于一个将与导师发生密切关系的研究生来说,如此笼统而含糊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导师确实在研究生的学习进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生在读书期间基本上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就象班主任老师那样引导和督促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导师一般还能提供比其他老师给你的更多的学习和研究上的支持;导师很可能与自己的研究生和蔼交流并建立父子或兄弟般的真挚感情。

  具体说来,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在学习和人生中有以下作用:

  指导专业阅读

  研究生的学习不仅与本科学习一样具有专业化特点,而且更加细分和深入,学习和思考的抽象程度大为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导师的介入就显得重要了。导师往往是所带研究生学习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该领域的大局和枝节都比较熟悉,因此导师指导下的专业阅读往往更为精粹、更为有效、更为省力。导师指导专业阅读包括专业基础阅读和专业课程阅读,指导形式由低到高分为三种,最初是开列书目,将本专业和具体课程包罗的主要经典、权威著作陈列出来并限定阅读时间;其次是交流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大家集中在一起交流经验心得,导师点评;最后是撰写论文,阅读的最高境界在于推陈出新、激发创造,学生根据阅读的收获选取角度在导师指点下撰写研究论文。

  指导专业研究

  研究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只立足于知识的薪火传承,还要追求知识的开拓创新,所以开展研究是研究生的光荣使命,而导师往往在研究方面经验丰富,指导起来轻车熟路。许多刚刚入学甚至是入学多时了的研究生将研究工作视为畏途,以为是件高深莫测的事情,盲目地将其神秘化,这一方面反映了研究工作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更反映了研究生需要导师的指导。学生在接受导师的研究指导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研究方法的领悟,如何选题,如何查文献,如何撰写论文,如何投寄稿件,这些都是做学问的基本素养;二是研究方向的选择,哪些是前沿研究,哪些是研究热点,哪些研究相对容易出成果,哪些研究困难较大,这些不可能只是个人的兴趣问题;三是导师课题的融入,导师一般都有研究课题,融入导师的课题团队既容易步入研究正轨又与大家交流了感情。

  指导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学习中极为重要的一块,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压轴大戏,它在研究生的学习中具有决定意义。毕业论文不仅是研究生学习中含金量最高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从准备开题到最后通过答辩一般要历时一年半载,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需要完成三到五万字的写作,许多人会几易其稿。这项艰巨的工作当然主要靠研究生本人完成,但导师的点拨和启发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茅塞顿开的指点使学生增加信心、少走弯路。总之,导师是研究生闯过毕业论文难关的强力后盾。

  其它方面作用

  导师不只是一个指引学习和研究的象征符号,也是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的人,许多导师思想精妙、行为高远、个性鲜明、感情真挚,很可能就是难觅的为人治学楷模,与之相处将使自己得到全面熏陶,真可谓受益终生。大部分导师也是经过寒窗苦读熬出来的,他们理解读书的艰难,不少导师愿意给自己的弟子提供适当的经济帮助,绝大部分导师会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也很乐意给想去攻读博士的弟子推荐介绍。由此可见,导师的作用不仅有学习上的集中性,也有生活上的广泛性。

  指导专业阅读和指导专业研究可以反映一个导师的专业功底,指导毕业论文可以反映一个导师的学术水平,其它方面作用可以反映一个导师的人格魅力。任何一个研究生在入学后就要开始仔细而认真地反思,“我的导师指导我阅读了吗?指导得多吗?我的导师指导我研究了吗?指导得到位吗?我的导师是我求学为人的榜样吗?”

  如果你得到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答案,不要悲观失望,不要茫然无措,不要自暴自弃,也许你的导师也只是个入门不久的新手,也许你的导师被你或别人高估了,也许你的导师是个责任心有待提高的人。假如导师对你不负责任,难道你自己还对自己不负责任吗?既然都读研究生了,你自己也就基本能指导自己阅读,指导自己写作,指导自己擦亮眼睛识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中国科学院08年将招收万余名公费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5月14日到武汉大学举办招生咨询,吸引武汉高校的5000余学子进场咨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苗建明说,该院2008年计划招收硕士6200余人、博士5000余人,且均为不交学费的公费生。硕士学制2年半至3年,博士学制一般为3年。此外,硕士生、博士生每月分别至少有500元、700元的科研津贴。若加上导师所发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5月14日到武汉大学举办招生咨询,吸引武汉高校的5000余学子进场咨询。据悉,这是该院举办的2008年研招首场咨询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苗建明说,该院2008年计划招收硕士6200余人、博士5000余人,且均为不交学费的公费生。硕士学制2年半至3年,博士学制一般为3年。此外,硕士生、博士生每月分至少有500元、700元的科研津贴。若加上导师所发的助研、助教津贴,从第二年起,硕士生每月可拿到1000元至2300元津贴,博士生每月可拿到1300元至3000元津贴。

  据介绍,去年报考该院2007级硕士生、博士生的考生中,武汉生源占总数的15%至20%.
 
稿源: 中国考研网 编辑: 韩怡 
论文既成买卖 挂钩研究生学位有何意义

    付400元钱就可以在学术杂志增刊上发表1篇论文,花上1300元论文就能上正规期刊的核心正刊。由于出版服务大举挺进校园,研究生们再也不用为论文发表发愁了,花点钱就能轻松搞定。近日,不少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论文与研究生学位挂钩是否还有意义?
  记者昨天在浏览上海市高校的BBS时发现,诸如“优质核心正刊征稿”、“优秀期刊征集文稿”的帖子随处可见。一条“各大刊物联合征稿”的消息写道:现有各类杂志联合征稿,出版速度极快,《××社会科学》、《××科学家》每篇400元,《××学刊》每篇收取版面费500至1000元,《××经济》1300元。记者按发帖者留下的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男生表示,这些期刊都是有国际刊号的正规出版物,现在交稿,一般在1至3个月内就能发表刊登。发在增刊上的版面费用一般是400至500元,如果是发在核心正刊上,就贵一些,要1000至1500元。他还表示,只要不是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发在这些期刊上就符合学校授予学位的论文发表要求了。

  记者仔细浏览了这些高校的一些BBS,发现这种征稿启事每一个月都会出现一次,不仅刊物档次都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上,而且中介联系人一般也都是校内学生,联系起来非常便利。虽然网管遇到这样的帖子都要封杀,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介人对各高校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非常了解,对求助者选择期刊还会进行专业指导。

  读研就为发表论文?“课可以少上点,毕业论文可以随便点,可发表不了论文,谁都救不了你。”许多研究生一入学,同门师兄师姐们都会说上这样的话。甚至有的老师也会循循善诱:“尽早把这个烦心事(论文发表)解决了,可以安心找工作。哪怕花点钱,至少可以买个安心嘛。”

  记者了解到,虽然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要求研究生只要规定课程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就可以授予学位,但大多数高校在本校的学位授予细则中,都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N篇(通常硕士至少一篇,博士各高校不同)”。比如复旦大学要求“硕士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且申请人在论文作者中排名第一”、同济大学规定“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篇”。

  因为研究生连年扩招,而一些专业的学术期刊就那么几本,发表论文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再加上论文与学位证书挂钩,很多研究生一到了二年级,头等大事就是四处托关系、找门路发表论文,实在没办法就花钱买版面,毕竟谁也不敢拿学位开玩笑。论文与学位挂钩意义何在?

  论文发不了,学习静不下心,找工作也没心思。有很多研究生发牢骚说,我们发表文章是为了顺利毕业,但我们读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表论文。难道发表的论文就是优秀的吗?多这一个规定不见得就能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就在不久之前,清华的博士生王垠因不满学校“博士生必须发表4篇论文才能毕业”的规定,在还有一年就要毕业的情况下愤然提出退学,并质疑国内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所谓的“学术”。

  据一家中文网站调查显示,在参加调查的2500人中,57.39%的人认为论文发表数量不应当与学位挂钩,学校单纯以论文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学习水平太“简单粗暴”,违背教育规律。虽然学校的初衷是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但这样一来逼得很多学生弄虚作假买版面,偏离了原来的初衷。

  一名从英国读硕归来的“海归”说,在英国读硕,校方很重视论文的写作,但并不强调论文一定要发表。学生论文完成后,学校组成评审班子对论文进行评议,通常过半年才能完成评审。研究生期间通常学得很累,但知识很扎实。合格教学还是“懒汉教学”?

  上海大学副校长、博导叶志明表示,培养研究生发表文章,而且必须是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这是世界各高校通行的做法。虽然读研不是为了发表文章,但发表文章是读研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名研究生对自己所做的研究论文不知道怎样在学术杂志上发表,或能否发表都没把握,这还能算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吗?

  持反对意见的专家认为,高校把发表论文与研究生学位挂钩,重数量轻质量,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淡化了研究生从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致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另外,一师带多生,以论文发表衡量学生,导师省力,是一种“懒汉教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